华夏时报》记者穿针引线 73名灾区学生圆梦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22:34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刘 丁 成都报道
6月11日,73个灾区孩子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在此前的地震中,这些小灾民们中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家园。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将在北京重新开始正常而规律的读书生活。而这一切,要归功于许多人为了他们举行的一场爱心接力。
缘起于碰碰运气
5月22日,《华夏时报》记者正在成都进行采访,偶然遇到一群来自灾区的孩子。
这群孩子当时正被临时安置在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的校园内,他们的家乡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在交谈中,这些饱受苦难的孩子们流露出希望能尽早恢复正常读书的愿望,他们说:“如果能去北京读书该多好。”
听到这句话的记者,决定为了这些孩子碰一下运气。
北京爱心人士接力
5月24日,英国伦敦,正在这里出差的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董事长李健收到了国内发来的一条短信,请求接收一批灾区孩子前来读书。李健立刻回复:愿意接收,减免学费、住宿费,第一批人数定在70人左右。
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其实是北京一所档次很高的“贵族学校”,从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设置齐全,平均每个孩子每年的学杂费为3万元左右。但由于是寄宿制学校,床铺和宿舍有限。经过同学校领导层沟通,李健作出决定:将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的床铺腾出来,先留给灾区的孩子。另外,动员教师们挤一挤,增加每个宿舍的教师的人数,再腾出一部分床铺。至于下一学期新生的住宿,过一阵再说,先把灾区的孩子安置好。
5月27日,北京,刚刚从灾区出差回来的“北京大学传媒人校友群”成员段德峰得知了这个情况,他立刻给记者打电话,表示愿意帮忙,有任何需要都会全力支援。
接下来,段德峰联系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互力健康基金的负责人王旺桂。王旺桂立刻请示领导,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汝鹏和互力健康基金管委会主任付新华立即表示,互力健康基金可以为这些失学儿童提供到北京的路费、到北京后的生活补贴等,预计救助涉及费用总额为100万元。王旺桂还决定和李健一同飞赴成都,与记者会合。
四川省政协接力
6月5日,成都,四川省政协副秘书长夏公海得知这个事情后,提前来到政协的办公大楼门口迎接,亲自把北京一行好心人带到自己的办公室,为每一个人倒上茶水,认真地听完李健表达来意。之后,他饱含深情地说:“我代表四川人民感谢你们!这个事情我立刻办,晚上之前给你们答复。”
为了能圆最需要帮助的孩子的读书梦,夏公海联系到了青川县姚渡镇九年制学校。据统计,青川县这次地震中,总共有3.6万多名中小学生失学。
6月6日上午,青川,夏公海亲自陪同北京一行人驱车前往青川县,路上山体塌方还不时出现。遇到险要路段,夏公海说:“我们的车先过,没事你们再过。”
青川县地处山区,汽车从成都行驶了近7个小时才抵达满目疮痍的县城。青川县教育局局长特地赶来,感谢北京好心人对青川的帮助。简单吃过午饭后,大家继续向大山深处行进了一个半小时,汽车停在一条宽阔的河边。由于地震造成桥梁断裂,需要继续乘坐摆渡船,到达对岸后再继续行进两个小时才能到达那所学校。
河对面,青川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姚渡镇的领导正等待着北京一行人的到来。但突然间乌云密布,一场山雨即将到来,摆渡无法进行,风高浪急阻止了河两岸人马的聚首。
夏公海征求大家意见,决定不再前行,而是把当地政协负责人以及学校校长召集到岸边,大家在岸边的一条船上开会,商议孩子上学的问题。
于是,在深山湖畔的一个简陋船仓内,为了70个孩子的命运,几日之前还素不相识的人们从天南海北聚集到了一起,融洽地商讨、贡献着各自的财力、物力、智力和资源。
“学校方面什么时候能确定学生名单?”夏公海问。
“明早就能拿出名单。我们接到通知后,连夜制定了挑选的原则,就是要将帮助落实到最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并采取公示的办法,确保公平。”学校校长白培蜂说。
“教育局方面什么时候能办好所有手续?”夏公海转向当地政协负责人。
“两到三天。”当地政协负责人回答。
“你们什么时候能开始接收孩子?具体接收数字?”夏公海又转身问李健。
“我们随时都可以,第一批可以接收70个左右。”李健回答。
“好!我们做一下分工。”夏公海说,“你们当地政协、教育局和校长负责统计学生名单。星期二之前,把孩子安全地送到青川县城。星期二早晨,我负责组织车辆,到县城把孩子接到成都。当晚我们在成都住一晚,星期三早晨赴北京。红十字基金会的同志请负责联络从成都到北京的交通。北京学校方面请准备好床铺以及接收工作。”众人同声说好。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73名灾区孩子终于顺利抵达北京,住到了漂亮安全的校园内,爱心的接力终于圆满完成。他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有各种各样愿意帮助他们的人: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活动家、记者等等。这些孩子将会是快乐的,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终究还是好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