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赞歌--天津第二批赴青川医疗队救援纪实
2008年06月20日 10:30:41
新华网天津频道6月20日电 "5·12"四川汶川里氏8.0级地震,震惊中国、震惊世界。突如其来的灾难,顷刻间夺去数以万计的生命,伤者不计其数。天地悲鸣,山河哭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殒落,一双双期盼的眼睛等待救援……
危难时刻,全国人民的心与四川人民在一起,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战士、白衣天使、志愿者在第一时间千里驰援。
灾难面前,天津人民心系灾区,在第一时间派出公安消防和医疗队基础上,5月16日,天津市第二批医疗救助队火速集结,迅速挺进地震灾区--四川!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是对每位队员的重大考验。天津市第二批医疗队的103名勇士在地震重灾区--青川,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夜以继日抗击灾害,齐心协力救死扶伤,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守护线。自5月16日到30日,医疗队共出车238 次,随车派人234人次,接诊病人3834人次,集中送医药56批次,价值100万元以上,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他们用无畏的勇气、精湛的医术、博爱的胸怀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挺进! 103名勇士驰援青川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根据卫生部的指令,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卫生局迅速组建由副局长申长虹带队,由208人组成的第二批赴川医疗救援队开赴抗震救灾一线,他们中既有各领域的专家、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也有各专业的精英骨干,还有普通的医生护士。5月16日20点30分,按照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部署,医疗队中的103人携自带的10吨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品由成都连夜赶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青川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脚下,是万丈的悬崖;头上,是不断滚落的山石。余震一次又一次,塌方一处又一处,医疗队在挺进青川的路途中步步艰险,经过6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于17日凌晨2时到达金子山脚下。因为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决堤等危险会随时发生,山路禁止夜行,队员只能在车上过夜。但生命不能等待,当天空刚刚露出一丝光亮,队员们便催促着司机师傅启动车辆,继续向着青川进发。金山子到青川县城虽然只有70多公里的山路,但坍塌路段、山体滑坡却多达100多处,此时队员们又当起了"清道夫",随时下车清除路障。经过8个多小时艰难行进,冒着随时塌方的危险,5月17日中午11点28终于到达青川中学。下车后,队员们才发现,临行前指挥部为每两人提供的一瓶维系生命的矿泉水谁也没舍得喝。夜幕降临,山风侵肤。医疗队员们自己动手搭建帐篷,建成天津抗震医疗队营地。
由于物资紧缺,到达青川的前三天,队员们30多人挤住在36平米的帐篷中,一日三餐只能以凉矿泉水就干方便面,生活极为艰苦。队长申长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因地制宜搭起炉灶烧开水,结束了冷矿泉水就干方便面的局面
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的旗帜、党的组织、党员的身影。由于队员们来自不同单位,临时被分配在5个队、7个组中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身处险境的医疗队如何生存,如何有序地开展工作,如何发挥天津医疗队的自身优势打赢这场抗震救灾战役等问题,摆在了队长申长虹的面前。在这特殊时刻,他意识到建立临时党组织,加强党员凝聚力和先锋带头作用是当务之急,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申长虹马上决定并报请市卫生局党委同意,迅速成立由其本人任党总支书记的战地临时党总支,医疗队的5个分队分别成立党支部。事实证明,在此后救助工作中,临时党总支、党支部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灾难面前,有了党的凝聚力,便有了夺取胜利的坚强保障;有了党的领导,便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每当工作最辛苦、最危险时,都会率先出现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诠释了什么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以勇敢坚毅诠释了什么是无私无畏,他们以模范行为,诠释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力量。在这种强大精神的感召下,15名队员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
无畏! 战斗在救灾一线的英雄
青川县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强震过后的青川满目疮痍,面对此情景每位队员无不痛心疾首,有的队员不觉澿然泪下。从步入青川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下定决心--向前,向前,决不后退,这是抗震救灾凝结在一起的灵魂共鸣。
青川余震始终不断,平均每天都有4级以上的可感地震。队员们都清晰地记得在青川度过的第二个夜晚。那是深夜一点多钟,疲惫的队员们挤在伸不开腿的帐篷里甜甜睡着,忽然身下大地轰鸣,犹如滚滚车轮。队员们立时惊醒冲出帐蓬外。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和工作量的加大,队员们对每天频繁发生的余震便习以为常,有的队员打趣地说:"不要紧张,就当土地爷给我们免费按摩好了。"
天津市医疗队的主要任务是每天在青川县所辖7个乡镇巡诊,随时深入到乡村实施医疗救治工作。而青川县山高路险,公路在山间、在山崖边盘行,因地震和雨水的冲刷,山体松垮,且余震不断,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山间行路的困难和危险是可想而知。在这7个乡镇中,最远的距青川县有70多公里的路程,最近的也有30多公里。天津医疗队7个组的队员们每天坚持自带饼干与矿泉水乘车4个小时以上,穿梭于山间险路,走村入户为当地百姓送医送药,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一次,医疗队员刚刚归队,还没来得及喘气,脚下的大地又摇动起来,只见不远的群山中腾起浓重烟尘,大面积山体滑坡。十几分钟后,抗震救灾指挥部打来电话,询问医疗队人员情况,并告之刚刚的地震震中就在青川县,震级达到6.4级,而队员们刚刚走过的那条山路已经被塌方的山体掩埋。
在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面前,天津医疗队员们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第9队在青川县医院院内搭建的3个临时诊室处在开裂的山体下,随时都有遭受到狮子梁山体滑坡的危险,22日夜紧急疏散。5月23日,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大娘,哭着前来求助。"好人们,快救救我孙女吧!镇里的医生说只有大医院的医生能做这手术。"原来,小姑娘在一天前的余震中导致左前臂开放粉碎性骨折,由于山路难行,伤后一天才步行到医疗队驻地。此时,面对这样复杂开放骨折患者实际上已无力救治。尚未撤离的天津医疗9队队长骨科专家冯世庆教授仔细看过病人后斩钉截铁的说:"这个患者需要马上手术,多耽误一刻,就增加一份感染的风险,手术室所处的位置虽然危险,但我们尽量以最短时间完成手术,抢救病人是第一位的。"半小时后,手术在临时帐篷手术室里展开。尽管没有无影灯、没有x光机、没有专业的动力设备,加之小姑娘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给手术增加了难度,但在这个经过千锤百炼、配合相当默契的骨科手术团队里,没有人在困难面前退缩。普外科教授田伟军等人在手术台边擎着手电筒为术者照明,每一位参与的医生更是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2个小时后,贴身衣服被汗水湿透的医生们眼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手术非常成功,小姑娘的胳膊将不会留下任何功能障碍!年迈的奶奶握着队员们的手,老泪纵横,"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天津的医生,你们是好人啊,好人一生平安……"
由于青川县的所有医院建筑均被损坏,无水、无电,无法开展临床救治和手术等医疗活动。医疗队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分别与两所当地县级医院、两所军队医院合作,联合救治病人,减少了病人所需转院至少3小时的路途颠簸的痛苦,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在青川期间,医疗队成功实施了17台手术,抢救了13名危重病人的生命,无一例死亡,谱写了抗震救灾医疗救助工作的凯歌。
5月25日下午4时,青川县发生6.4级强烈余震,这是自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最强的一次余震。强余震发生时,九分队队长冯世庆和组长田伟军教授分别受伤,当时冯世庆正在为队员们准备晚餐,强烈的地震将冯世庆抛起,重重地摔在灶台边,经初步判断,冯世庆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田伟军在巡诊归来的路上也遇上余震,导致头部受伤,形成局部血肿。大家纷纷劝告这两位队内年龄最大的队员一定好好休息几天,但他们只是回以微笑,继续带领大家奋战在一线。轻伤不下火线,这是天津青川医疗队这样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再不过寻常的一幕。生活条件的艰苦,工作环境的恶劣,连续作战带来的伤病都无法挡住队员们跨步前行,战胜天灾的坚定信念。当青川医疗救助任务交给下一批天津医疗队,回到天津总医院的冯世庆主任才感觉到腰痛难忍,经过核磁检查才知道震后的摔伤导致了腰椎压缩性骨折,作为骨科专家的他,惊出一身冷汗,这么严重的伤只用护腰保护,却每天坚持带头工作,坚持上手术为灾民解除疾病折磨,是哪来的毅力和精力?!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是人类潜能的激发,这是天津医疗队的白衣天使对灾区人民的大爱的体现!
强余震发生后,医疗队队员冒着余震的危险来到黄坪乡乡进行巡诊。一路上,队员员们心急如焚,希望早一点把灾民急需的药物送达。来到黄坪乡后,队员们在刚刚收割完的一片麦田间摆开桌椅,开始了特殊的露天门诊。村民们见这些"麦田守望者"在田间给人治病,马上奔走相告,把临时诊桌围了个严严实实。骄阳似火,医疗队员们不顾暑热,挥汗如雨,耐心为患者诊治,发放药品的同时还对某些患者的特殊病情详细列出注意事项,一再叮嘱患者用药原则。天津总医院骨科医生李晖来到地震棚中,逐一为多名骨折行动不便的病人诊察,指导功能锻炼。天津中心妇产医院的崔洪艳医生对一位丧子的女病人进行专科检查,并且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
心手相牵,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同舟共济;舍生忘死、英勇无畏……天津青川医疗队103名勇士们在灾难面前的表现,无愧于这些动人的词汇。
奉献!灾区群众心中的天使
天津医疗队负责巡诊的是青川县最为贫困,受灾最重的7个乡镇。由于灾情严重,除巡诊外,他们创造性地组建咨询门诊,联合部队医院开展手术,设立孕产妇检查点、宣传卫生知识……天津医疗队在青川以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一条条生命;用暖暖的话语,抚慰着一颗颗受伤的心灵;用实际行动,向灾区群众奉献着爱心。伴随着巡诊的足迹,他们把天津人的真诚、友谊、关爱传递到每一个受救助的人心中,鼓舞起灾区群众战胜灾难、共赴时艰、自强不息的信心。当地灾民动情地对队员们说:"是你们将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天津人民的深情送给我们,我们会记住你们的,待我们重建家园后,一定请你们再来。"在当地群众心中,天津医疗队不仅仅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更是给他们带来幸运、驱走苦难的天使。
5月20日下午14时左右,天津市青川医疗队接到医疗指挥中心电话,板桥乡的一名产妇情况非常危急,请求救援。该队妇产科专家三中心医院李强,人民医院侯志敏,儿科专家刘莹,队员李会明,手术护士赵亚爱,大港医院麻醉师李学华等乘坐"120"急救车赶去救人。30里的山路蜿蜒崎岖,到达农妇杨春波家中时,产妇已经出现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症状。如果不及时手术,胎儿、孕妇都有生命危险。医疗队员将情况电话汇报给王宏磊队长后,王队长紧急联系离产妇最近并具有手术条件的济南军区一五三医院驻扎的战地医院。但该院是部队医院,没有剖腹产手术物品。王队长又紧急调动另外一辆"120"车辆,带上天津医疗队自备的产科药品、手术器械等物品,火速赶往一五三医院战地医院,与携带着孕妇的"120"车辆在手术地点会合。此刻,他们正进行的是一场抢救孕妇的生命接力赛。手术过程仅用了半个多小时,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在他们手中诞生。队员们忙里忙外,直到看到母女平安,住进战地医院的住院病房,才返回驻地。母亲为孩子取名:陈震平,寓意在地震中降生,在灾难中平安。乡间的夜晚来临得早,尽管行进在漆黑的山路上危险重重,但医疗队员的心中非常畅快,儿科医生刘莹一路向大家描述着女婴的美丽。吃上冷水泡面时已是夜间12点,生命绽放的美好冲走了医疗队员浑身的疲惫。
在青川的日子里,每一例手术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次手术队员们都要经历一次巨大的考验,每次术后的疲劳又往往被为灾区群众减轻痛苦的自豪所代替,每位队员的心中都装着一盏明亮的希望之灯!
下乡巡诊是艰苦而危险的工作,要翻过一道道山梁,要"蹭"过一个个山崖,要走过崎岖、坑洼、石块遍地的山路,还要防备余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常常要徒步几十分钟才能到达山里的居民点。但种种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天津医疗队员们巡诊的脚步,他们知道,那些不曾去过医疗队的山村里,村民在病痛中期盼着他们;他们知道前面还有许多需要救治的生命在等待着他们。
为了把医疗服务送给最需要的群众,天津青川医疗队先后巡诊到凉水、双河口、建设村、跃进村等偏远、不曾接受过医疗救助的村庄,送医送药送温暖,送物送粮送真情。
当领队申长虹带者第八医疗队在险象环生的山路上,带领医疗队员亲自开路、铺路,经过3个多小时才达到骑马乡的中元村时,很快就被第一次见到医疗队的村民围住了。看到村里救灾物资每人只分到一瓶矿泉水和五包方便面,申长虹将携带的被褥和食品全部捐给了村民。巡诊结束后,当医疗队员用方便面充饥时,村民争相从家里拿来热水,而且把队员团团围住,说家长道里短,亲如一家人。当医疗队返回时村民们挥泪相送。
医疗队员王能兴、韩宏毅、魏剑平巡诊到双河口时,村里的老百姓异常兴奋,因为他们尚未得到救助。看到老百姓需要水和食物,他们将自己备用的食物全部发给老百姓,并承诺将食物一定尽快送到。转天,当他们再次进村时,一位大娘特意准备了饺子。大娘说:"你们天津人为了救灾来到千里之外的青川,我知道你们爱吃饺子,所以大清早就包好了饺子等你们来。"所有的队员都流泪了。村民自己无粮可吃,却把仅有的一点面粉做成饺子。这饺子是队员们心中最贵重的礼物。
在巡诊过程中,看到灾区群众的困苦,医疗队员们忘记了自我,能做的不遗余力。李欣欣在巡诊中遇到角膜损伤的病人,需要眼药水;邢金城医生接诊的病人,需要倍他乐克;田永刚医生的病人需要胃药。他们丝毫没有犹豫就将自备的药物奉献了出去;张国强医生发现皮炎的病人无药可用,他悄悄的跑到药店,买了药膏及时为病人治疗。巡诊途中,经常会遇到拦截救护车的群众求医问药,车内队员们二话不说,停车就在路边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在阴雨的天气,不便出车巡诊,队员们就徒步在青川县周围的灾民居住点工作,传授防疫、护理、卫生知识,将自己节省下来的蜡烛、食品等生活用品捐赠给灾民。六一将至,医疗队第七组与第十组的队员用自己的钱,准备好书包、铅笔、篮球等学生用品,将其赠送给板桥乡毛坝村爱心小学。在天津青川医疗队所到之处,当地百姓说的最多的是话是--共产党好!政府好!天津的医疗队好!
越来越多的灾区群众知道在青川抗震救灾的天津医疗队,知道他们不光有精湛的医术,还有金子般善良的心,不少群众跋涉几十里山路慕名前来求医。一次,医疗队在骑马乡巡诊时,遇到一位叫黄继海(音)的老大爷。他在地震中膝关节被断裂的楼板砸伤,膝关节已经形成窦道感染,队员们立即给黄继海大爷进行了清创引流。黄继海大爷动情的说:"听说天津的专家在这里治病,我是赶了60多里的山路到这里来的,天津的医生真好啊!"黄继海大爷拄着一只拐,拖着伤腿、翻山越岭,走了60多里的山路到这里,这是灾区人民对天津医疗队怎样的信任啊!
在天津青川医疗队第七队的队员里流传着一段"追踪治疗"的佳话。5月18日,队长王宏磊为伤员诊治时,听当地医生们说起,青溪县阴平村一位83岁的老太太在震中被砸伤,因放心不下家中的事情,用夹板进行了左腿骨折固定后就出院。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王宏磊、李会明、刘兵等医生非常清楚,在骨折后一段时间内,必须不断调整治疗,否则非常容易造成肢体坏死,当即决定对大娘进行"追踪"治疗。他们辗转到达大娘家中,情况正如医疗队员所料。住在帐篷里的大娘左腿血运受阻,医疗队员立刻对大娘的伤腿进行了处理,并指导随行的卫生院医生治疗方法。医疗队员将随身携带的消炎药、止痛药以及罐头、方便面等食品送给大娘一家。可王宏磊等医疗队员还是放心不下,接连三天,顶着酷暑,翻越70多公里的山路,到大娘家为她输液、处理伤口。躺在床上养伤的刘大娘,不停地给医疗队员作揖,一定让孙子把过年都没舍得吃的兔子杀了,给队员们补充营养。大娘说,"要不是你们这些心眼好、手艺好的天津孩子们追到家里给我看病,不光我这条腿,就连我这条老命都没了。"
关爱无处不在。在济南军区153部队医院的帐篷内,一位身体虚弱的妈妈对着刚刚出生的儿子说:"是天津的大夫给你接的生,你喝的第一口奶也是"天津奶",长大了要记住,天津也是你的家乡、天津人也是你的亲人。"原来,天津市医疗队队员在济南军区153部队医院的大力配合下,为一灾区产妇成功接生了7斤重的男婴。考虑到产妇和孩子身体虚弱,医疗队员从医疗队携带的奶粉中拿出6袋,送给了她们。
关爱无刻不在。5月26日是青川中学高中学生集体去广元复习、准备参加高考的日子。因路途遥远行走困难,多数山区学生选择了5月25日到校、26日早晨乘车出发。因青川中学校舍已是特危楼,学生只能露宿操场。预报当晚将有大雨,面对这些坚强、无助的孩子,天津医疗队员们腾出一顶帐篷,给学生过夜避雨。队员们还纷纷将自己的巧克力、夹心饼干等食品分送到孩子们的手中。26日一大早,申长虹队长亲自烧好开水,为孩子们冲泡方便面,并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争取好成绩,今后报效祖国。一位学生将父母为她蒸好的花卷分给了队员,她说:"叔叔阿姨,这是我的,送给你们,谢谢你们的帮助。"血浓于水的亲情,无时无处不体现在守望相助中。
此次赴川救灾的大港医院医务人员还带着一个特殊的任务--将临行前医院全体职工捐赠的6.8万元捐给当地一所受灾严重的医院。王绍山副院长说,在巡诊中发现,青川中医医院受灾严重,医务人员承担着很重的救治灾民任务,决定将款项全部捐给该院。今后,大港医院不仅要帮助青川中医医院的建设工作,两家医院还要结成友好单位,长期交流合作。捐赠不久,大港医院又帮助联系了一家美国公司给青川中医院捐款。
牵挂!前线的你是我们的骄傲
天津青川医疗队在余震不断、条件艰苦、工作繁重的青川重灾区,代表天津市1000多万人民出色地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领导、同事以及家乡人民无不时刻牵挂着他们。亲人的关心、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鼓励,成为他们积极开展救灾医疗工作强大的精神力量。
虽然奔赴灾区的只是医务人员中的一小部分,但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了。从准备赴川物资,到承担他们原来工作,再到承诺照顾家人,凡是同事们能想到的,能为赴川同志做的,都有人在行动。在医疗队员随身携带的包里,有牙膏、牙刷、碗筷、手电、电池、饼干、矿泉水等生活用品,还有应急灯、绳索、等应急物品,还有医院领导硬塞进去的补品。从接到任务到登机的时间里,各医院为赴川同志做了充分的准备。
医疗队的工作及每一个医疗队员的安全深深地牵动着天津市领导全市人民的心。青川发生6.4级余震后,医疗队先后接到张俊芳副市长以及市卫生局领导的慰问电话。5月19日,市卫生局局长程津新带着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委托,带着卫生系统数万名医护人员的问候,在余震中走进帐篷慰问医疗队员。通过短信,队员们得知区县、医院领导带队到每一个队员的家里进行慰问,家庭的困难都主动帮助予以解决,这些极大的鼓舞了队员们的士气。医疗队员们表示,一定努力完成这次艰巨而繁重的医疗任务,为灾区人员多做贡献,为天津医疗同仁争光,为天津市争光。
天津青川医疗队员们都是家庭的顶梁柱,为人母、为人父、为人子。有的家中有卧床的妻子,有的要丢下十几个月大的孩子,有的是婆婆刚刚手术……但接到赴川抗震救灾任务后,每一个家庭都表现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境界,家人知道灾区人们更需要他们,家里的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能解决,但对身在赈灾一线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却无法抑制。家人们食不能安、夜不能寐,总希望能多了解一线的情况,可又担心打电话会耽误对当地群众的救助。千言万语汇成一条条短信源源不断地注入医疗队员的手机,而后又化作汩汩暖流温暖、鼓励着医疗队员们。
大港医院王绍山的妻子在短信中写到:"在地球上生活,艰难和困苦从未远离我们,但只要心中的信念不倒,就不会有永远的风暴。绍山加油!医疗队加油!"
一位医生接到同事的短信:"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是无限的。你们在与灾难战斗的同时,是书写生命的厚度。你们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你们的精神鼓舞了在后方的每一位职工,我们在家努力的工作来回应你们。"
天津医疗队在青川的15天时间里,将天津人民的一片真情和天津的医疗技术带给了灾区人民,也让灾区人们体会到了天津人的豪迈、顽强和坚韧。"青川救助"必将成为每位医疗队员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抗震救灾还在继续,重建刚刚开始,天津人会永远与灾区人民站在一起,携手共建美好明天。(完)(韩军 刘桂菊 赵议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