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
青川是“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在四川旅游开放后,《东莞时报》记者随着青旅组织的赴川首团,进入青川,成为第一批到达重灾区的东莞游客。
记者手记
这趟赴四川灾区,触目惊心,感动无所不在。那些沿街布满的帐篷,灾区儿童的表情,在青川县随处可见的塌方,大山中深藏的绝色风景,依然背着背篓沉重攀爬的回族妇女,这些都将随着青川的搬迁,成为这座县城最后的记忆。这座自西汉置郡至今2300年历史的原始村落,将成为人类废弃的故园。
有首民歌《红河谷》在唱,大地等人们来将它开垦,用双手带给它新生命。被誉为“其水清美”的青川县即将消失,而那些在大山深藏多年的原住民,又将面对什么新的迷茫?
但正如记者在采访中无数次听到的一句话:“我们在灾难面前,空前团结”。途中,有三名志愿者拦车进青川,他们是做心理辅导的志愿军人,凭一腔热血,从广东远道而来,而这样的志愿者,在灾区数不胜数。
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小故事:老师问学生,什么东西在黑暗中最亮?孩子争相回答,蜡烛,车灯,手电筒……老师摇头,都不是,唯人性的光芒最亮。这次灾难,悲伤逆流成河,但破碎的家园和生命价值观都将重建,我们相信,裂变之后,凤凰涅槃,必将重生。
广元
□本报记者 唐聪
我们是首批灾后四川游开放后赴灾区的考察团,在遥远而美丽的青川,有我们东莞建设的灾区样板房基地。因此,青川这个重灾区,对我们而言,似乎有了更深厚的情感。6月21日,我们从乐山转途成都,再转广元,终于到达青川东莞基地。
广元
帐篷里的一家人
广元市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界,近甘肃省。
到达广元市时已是夜晚,汽车在夜色中一路飞奔,透过玻璃窗,帐篷沿路搭建,三两市民站在帐篷外摇着扇子,聊天。大幅的标语“四川挺住,中国加油!”不停闪过。车停歇时,一户帐篷人家的孩子跑过来,好奇地看着刚下车的陌生人,眼睛如清水里的两颗黑明珠。孩子妈妈过来牵孩子的手,冲我笑笑。
聊天的时候,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自地震后,他们一大家子人都不敢再回家,家里虽然未垮,但墙上有裂缝,已成危楼。“那些不怕的人就搬回去住了,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敢回去。”孩子爸摇着扇子走过来,插了一句。尽管广元市地震中未有人员伤亡,但地震带来的恐惧却无所不在。传言说近期还有5到6级的余震。没有人知道这消息从哪传出来,是否可靠,但对于地震后的人而言,宁信其有而勿信其无。
孩子妈拉着我的手进帐篷,翻开红色的棚帐,里面闷热异常,只有蚊帐,一顶简易帐篷和孩子床。这里白天的温度可达40摄氏度,帐篷里无水无电,酷热难耐。孩子爸已经不再回去上班了,他说希望做点小本生意,但他仍在反复强调,要等余震结束。但那场余震是否真存在,什么时候会发生,没有人知道。
我问她,我们可以做什么。她摇头,透露着四川人骨子里的倔强,“我们什么都不需要,你们从这么远的地方到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她反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谢谢你们”。
临上车的时候,孩子妈拿着一罐东西冲出来,硬往我们手里塞:“这是金银花,地震前我亲自在山上采摘的。你们那么老远过来很辛苦,喝了能解暑。”孩子妈淳朴地笑着,不到两岁的孩子站在一旁,清亮的大眼睛扑闪,看着妈妈和这些陌生的大人。
青川
青川路途奇险
对于赴青川的计划,带团司机原本是坚决反对的。青川余震不断,路况奇险。但几乎每个人都坚持要冒着危险试一下。
早上8:10,从广元出发,近5个小时的奔波后,在一个风雨中剥落的绿色路标下,车内顿时沸腾起来。“青川到了!”
进入青川县内,沿途山崖险峻,不断目击塌陷的路面和滚下来的巨石,在狭窄的车道旁边,江水在雾重深锁的大山脚下翻腾不息。到了半途,突然急刹。前方,一辆救灾120车被货车歪倒路面,半身撞得稀烂。有人说,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起车祸了。一时间,无人说话。
重新上路时,路边的裂缝和滚石依然触目惊心,到处是地震中被破坏的痕迹,只有风景依旧绝美。偶尔见到两只白色的鸭子,在河岸嬉戏,几只蝴蝶在砸断护栏的石头旁边飞舞。大山中散布着农民的小屋,错落有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
样板房里的东莞人
直到终于见到样板房建设的东莞救援队时,记者有种重见亲人的感觉。李东是一位东莞志愿者代表。5月20日,一场紧急会议召开后,他成为第一批被派来青川的政府志愿者。
在这里,他吃了很多难以想象的苦。刚进来的时候,这里水电不通,就像一个金庸小说笔下的寂静之城。到处一片漆黑,几乎没有人烟气息。因为供水紧缺,他理了个光头。他相机里有张经典的照片,是一群工作人员蹲在屋顶上吃饭。这是因为6月25日前,要交付五千多套样板房,不舍昼夜地赶进度,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吃饭也在屋顶解决。他笑着说,我是24小时紧急待命。
他说起最惊险的一次,是他跟随运输的车辆刚过一个山路口,车身后轰然一声巨响,回头一看,一块巨石从山上滚落,砸在刚刚经过的地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对生命有了全新的体验。青川余震不断,最高一天余震达208次。在东莞原来只能吃一碗饭,现在,他埋头吃白饭也能吃三碗。而且倒头就能睡熟。地震带的生活,让他回归最简单超脱的自我。采访到最后,听说青川县政府准备迁城。到时,这些建好的五千套板房,也许也将一并外迁。
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我们准备离开青川的时候,样板房建设的代表们,带我们找到附近唯一开伙食的农家小院。在飘着雨丝的阴天,走进小院,茶壶在炉上扑扑地沸腾,葡萄藤架下的小院,有人坐着竹椅喝茶,抬手就可摘到一串串鲜翠欲滴的葡萄,不远处,桃树结满了野生的桃子,绿色中透着一抹红色。有鸟儿上下翻飞,呼唤,一派自然田园风光。似乎全然没有地震曾来袭的痕迹。听到水声,我以为外面开始下大雨,再细看,才发现溪流穿越草地而过,流水淙淙有声,清澈透明。有农家妇女背着箩筐从院子旁走过,淳朴地冲着我笑,问及去哪,说采草药拿去镇子上卖。他们家住深山,习惯背着东西上下山,走三天三夜也不厌倦,很少有人能跟到他们的住地,云深不知处。
这般原始的生态,却即将要被改变。
因为青川处于地震带,余震不断。当地政府筹划将青川集体外迁。而这个偏远美丽的村落,却是有着羌族、回族文化传统的原始之乡。很多当地人仍保留着自己的习惯,种植农作物,采摘野生的果实,背箩筐上山,住在深山里他们的房子,有很多直接用粗大的原木搭建,支撑起板架子。但随着青川迁城,这一切将会被颠覆与改变。
这些农家院子和深山里的人们,以及羌族没有文字记载的原生态文化,以后将如何保存,去向何处,这又是灾后重建后一个全新的命题。
流经青川县境的白龙湖 资料图
东莞时报数字报 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