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剑青公路上,经常能看到像这样的重建工程■本报特派四川记者 岳巍 摄 本报特派四川记者 岳巍 报道 “512”大地震,造成青川全县4697人遇难,90%以上房屋垮塌,因灾损失达500.8亿元。 辽宁消防部队作为第一支进入青川的专业救援队伍,曾在这片土地上战斗了8天8夜,我作为我省惟一的随军记者也在青川坚守了8天8夜。 快到地震一周年时,我再次踏入这片土地…… 剑青公路,是目前青川县对内贯通南北的惟一陆路通道。 2008年5月14日,我就是沿着这条路进入了青川,那时沿路看到的只有道路塌陷、巨石挡路…… 2009年4月24日,我再次踏入了这片土地,景象已完全不同…… “要命”公路正在变坦途 从剑阁下高速到青川县城的剑青路,3个小时车程之后进入盘山路,这条路被人们称为“要命”的路 2008年5月14日,我进入青川时,路上随时可见滚落的巨石,沿路山体出现了大面积滑坡。 由于余震不断,山体经常发生滑坡塌方,要是遇上雨天,刚刚打通的公路更面临着阻断的威胁,随时都可能发生“要命”的危险。 “现在的路好走多喽!”大巴司机何林先给我吃了个定心丸。 我发现,我们此时行车的速度还和地震后一样,并没有快多少,但看到的已经不是巨石挡路了,工人在修补马路坍塌的地方。 从竹园镇到凉水镇约30公里的路上,有10多处工人修路的现场,占去了半边马路。 在马路边修路的告示牌上,有这样的介绍: 剑青公路金乔段(金子山乔庄,就是那3个小时的盘山路段)全长73.5公里,途经8个乡镇。剑青公路金乔段灾后修复工程将投入4600万元,计划2009年5月完工。 “你要6月份来,路就更好走喽。”看着工人修路,何林说着还吹起了口哨,作为每天都跑个来回的大巴司机,他因为看着“死亡”公路马上变成坦途而感到高兴。 “没想到我们也有了大棚” 坐在我旁边的年轻男子在经过马鹿乡时,惊讶地说了一句:“啥子时候盖的大棚?” 马鹿乡是剑青公路上的第二个乡,被年轻男子一提醒,我才记起地震时我在马鹿乡并没看到大棚。 因为修路的原因,车停下了,也让乘客下车休息了几分钟。这个时候我见到了54岁的老刘。 老刘说,那些都是浙江省援建的大棚,他也有一个,现在还没盖好。但他说自己已经等不及了,开始想象丰收后的情景。 一个大棚,不光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生活和经济收入的本质改变,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以前都不敢想,在山里,不知道外面的农民都咋生活,他们靠什么来赚钱,没想到我们也有了大棚!”老刘说。 包括马鹿乡在内,一路上除了不时出现的修路工人外,看见最多的就是重建的工地、塔吊,还有工地上忙碌的工人,他们在重建小学、医院、工厂…… 商铺老板坐在外面等客人 3个小时后,我进入了青川县城,地震后作为辽宁消防救援部队营地的地方已经盖上了大片板房。 青川县城里的变化并不大,出现裂缝的楼房还在,但居民已基本没了恐惧,边走还边和同伴们说说笑笑。 “房子都不能住喽,所有人都在县城边上的板房里住。”何林介绍着,但马路两边的大部分门市房都在正常营业。 住在城外板房内的居民或走或乘坐三轮车到县城里购物,因县城内居住的人少,所以县城的街路上人并不是很多。 我发现,在没有顾客光临的时候,老板们都拿着个小凳坐在店外等待客人光临。 “生意得做,可也得注意安全。”开服装店的小赵坐在凳子上说,虽然余震已经不可怕,但毕竟坐在外面要更安全。 县委县政府留在最后重建 现在的青川县委县政府的大院里很宁静,一排排的板房上写着各部门的名字。 青川县委宣传部王维听我回忆那栋一遇余震就掉砖头瓦块的办公楼后笑着说,“那栋楼早拆喽”,包括沈阳消防官兵为了救一对爷孙冲进去100多回的县委家属楼。 王维说,青川是异地重建还是原地重建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如果异地重建最佳选址是竹园镇。 但肯定的是县委县政府的办公楼要留在最后重建,先要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 地震致使青川县2万户群众通行没了道路、生活没了饮水、建房找不到安全地方。 我在青川县委宣传部了解到,道路正在修,饮水已解决,对于居民建房,青川县正以“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工作方针安置着居民, 青川县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青川县已经有1.67万户6万名失地农民在安全的集中安置点实现了就地就近安置。另外,通过失地农民向城镇集中,通过集镇扩容还安置762户1590人。 因为人员的成功安置,青川县现在已经成功拆除了竹园、关庄等12个临时集中安置区。 “我要做个普通学生”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何翠青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何翠青(左三)高兴地和同学们玩着游戏 ■本报特派四川记者 岳巍 摄 地震发生时,13岁的何翠青本来已跑出寝室,但后来又返回寝室将还在午休的10多名同学摇醒。她却因错过了最佳逃生时间而被埋废墟,最终导致失去了右腿。她被中央文明办等单位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 4月28日,记者在青川县木鱼镇板房中学操场上见到了何翠青。此时,她正开心地和10个同学们玩着“心有千千结”的游戏。 老师:她变得更成熟坚强 现在的何翠青已经安上了假肢。今年2月25日,重新站立的她走进了青川县木鱼中学的板房校园,回到了她盼望已久的课堂。 “因为地震的关系,何翠青耽误了半年多课程,从初一重新读。”何翠青的代理班主任老师贾雪峰说,“她与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很努力,成绩一天天在提高,已经到了班级中上等。” 贾雪峰老师说:“她开学来的时候先跟我们说‘我要做个普通学生’。” 何翠青因为在地震中的言行感动了很多人,被中央文明办等单位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在同学眼中已经是个“大英雄”了。 “地震让她变得成熟、变得更坚强,也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在老师眼中,何翠青从来不主动提出什么,甚至在自己腿不方便的时候…… 何翠青:我渴望安心学习 体育课上,有些活动不适合何翠青,她就在旁边笑着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看着同学们玩游戏,你也这么高兴? 何翠青(还在笑):当然了,你看看第二排的那个男孩儿做错了。做错了得做5个俯卧撑的,我就不用了,呵呵…… 记者:你可以逃过去了。 何翠青(一脸坏笑):没有了一条腿,有好处也有坏处,现在就是好处啊……往好了想,我就开心了。 记者:不后悔地震时放弃了最佳的逃生机会,又跑回寝室吗? 何翠青: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救出更多的同学。 记者:看你现在很高兴,“小英雄”在学生、生活上有了明确的目标了吧? 何翠青说:我不是英雄,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现在就渴望一个安心的环境好好学习,做我自己,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所有关爱我的人。 本报特派四川记者 岳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