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SCM989765

大风枪逸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五章 山里生活

第五节 背伦之恋

    罗汉生当了大老板后,家境十分富有。岁月流逝,一群儿女们也渐渐进入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过去山里人习惯于按长幼顺序逐个解决儿女婚姻,罗老板的四个千金,个个漂亮,家教也好,有心的男人都眼巴巴地等着。较小的女儿都已嫁人,老二罗秀英仍然没有男朋友,让人感觉奇怪。

    罗秀英在四个女孩中,特别突出,人才出众,文化水平高,能说会道,善于与老百姓打交道,心地纯正善良。婚姻上一直没有归属,也没有恋爱对象,自然免不了有许多猜测,引发了不少流言。

    对于流言蜚语,最担心的人是罗汉生父子俩,他们可不是一般家庭,婚姻选择不当会引起许多非议,毁了家族清誉。父子俩分析后认为:最大的可能是罗秀英心里有人,不好明说,也不方便说,或者估计到父母不会同意她的婚事,不敢说破。

    家里人擦亮了眼睛,加大了监视力度。最后,终于揭穿了谜底,结果震惊了周围所有人。

    罗秀英的心上人居然是她的晚辈,同姓侄子罗国华,两人同在一个村,年龄相差也不大,秀英还要长一岁,从小在一起长大。女孩子心理成熟早,一起上学时,大人们都会随口说一句:“秀英,把你的侄儿子照顾好哦!”,秀英也总是乖巧地应一声:“好啦!我晓得!”。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俩人都是同班同学,成绩一直不错,也算是有缘分。

    两个人走在一起,简直是金童配玉女。男人高大帅气,高中毕业后,在茶厂里当司机跑外销,女人在厂里协助哥哥管理厂务,记账发货。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又一起读书,一起工作,产生感情,应该很自然。然而,在长辈们的心中,他们间一直是姑侄关系,名分已定,要改变看法,转变已有观念很难。长辈们小时候经常喊秀英照顾侄子,结果照顾成了恋人。在那个年代,人们思想保守,恪守同姓不通婚的传统观念,辈份不匹配,有违常理,悖逆人伦,很难让人接受。

    实际上,两家只是祖上同姓,略微沾亲带故,早在五六代之外了,连婚姻法也不禁止,按新婚姻法规定是可以结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人才决定抗争到底。

    罗汉生对此非常生气,是别有原因,不便明说。那是多年前罗汉生的一段风流韵事。当时,他是年轻人,血气冲天,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被狼群吃掉,妻子姜佳英精神恍惚,疯疯癫癫,极不正常,求医问药完全无效。罗汉生心情苦闷,终日愁眉不展。

    罗汉生是一位优秀的男人,在山里狭小的环境中,鹤立鸡群,特别吸引女人的注意。国华的母亲何玉露,年轻漂亮,泼辣任性,与汉生交集较多,两人之间有一种不确定的感情,时断时续,一直不为人所知,因为年轻,或者冲动,两人偷吃了禁果,逾越了做人的边界。可能是对妻子的愧疚,也可能是妻子精神恢复正常,相继生下了孩子。罗汉生作为一个负责人的男人,理智战胜了感情,果断地掐断了情丝。

    何玉露嫁给罗国华的父亲,十分突然,相当于现在的闪婚,让人大惑不解。罗国华的父亲罗有才,身材矮胖,形象猥琐,言语结巴,办事阴柔,与罗汉生形象相差太远。两人走在一起不般配,人们不理解月下老人是怎么配的婚,都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或者说:“一棵鲜嫩的白菜,遭猪拱了!”,都替何玉露惋惜,不知是何缘故。

    罗国华生下后,长得圆盘四脸,聪明好动。罗汉生怎么看都感觉像自己,按时间推算也可能是自己的骨血,私下问何玉露,她一直不承认。汉生心里疑惑,想把孩子收为干儿子,何玉露严词拒绝,斥责汉生的无理要求。外人不知情,两家关系也不错,往来甚密,罗汉生确实痛爱国华,表现得与众不同。

    罗秀英和罗国华的爱情,突然勾起了罗汉生对往事的深刻记忆。汉生担心如果罗国华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兄妹结婚,那将是天大的玩笑,自己没脸做人是小事,要再生下一个畸形儿,就是祸害子孙后代的大事了。

    罗汉生的态度非常坚决,要求两人彻底断绝关系,不再往来。罗秀英的脾气像父亲,忠于感情,坚决拒绝了。汉生召集全家人,将秀英捆绑起来,吊在房梁上,用竹片抽打,打得罗秀英身上满是血楞子,一条一条的。

    附近的乡亲们不明白原因,听到吵闹声,都赶来围观。一看情况严重,都纷纷劝解。有人不理解平时通情达理的罗汉生,突然变了一个人,对待自己女儿如此凶狠,如此狰狞和固执。当着众乡亲和族人的面,汉生更是怒不可扼,坚决要求两人断绝关系,不再往来。秀英宁愿打死也不同意。

    罗国华听说秀英家的事,跑过来跪在汉生面前,态度坚决地说:“要打就一起把我们打死,绝不退缩半步!”,看到两年轻人这样坚决,所有人都感动了,知道这段感情是真挚的,也是难以拆散的,再逼迫下去,会出人命案子。在众人的苦苦劝说下,罗汉生才点头同意这门婚事。

    罗汉生的过激反应,让一般人觉得不近情理。然而,了解内情的人,也觉得在情理之中,里面包含了上一代人的恩怨,反对,恰好是对下一代负责的表现。

    经历风霜雪雨的爱情,像被霜雪冻透的柿子,吃起来更甜蜜。国华和秀英走在了一起,成立了小家庭,过起了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般的幸福生活。他们生育了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女双全,刚好凑成一个“好”字。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五章 山里生活

第六节 不欢而散

    随着市场经济慢慢建立,罗汉生岁数逐渐大了,在时代浪潮中,逐渐跟不上时代要求。罗劲松的心思在家庭里,在儿女们身上,根本没有用心在生产经营上。公司实行家族式管理,制度松懈,兄妹几人各自负责一块,政出多门,漏洞百出,一看就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是经营企业的人才,却掌舵企业的发展,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汉生最了解儿子的德行,始终对儿子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经营,在许多事情上还是实行遥控。罗汉生一直坚持自己原有的套路,重信誉,讲品质,继续沿老路经营下去。

    有一次,罗汉生凭借商人的信誉,将三卡车成品茶,卖给一位外省来的大老板,没有收到全部货款,也没有签订有效合同,便让老板把茶运走。后来,货款迟迟没有收到,汉生才派人前去催讨。派去的人发现所谓公司只是一个皮包公司,早已人去楼空。货物被骗,损失巨大,汉生连忙报案,警察也束手无策。骗走货物,银行贷款的资金收不回来,银行停止继续贷款,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从此,茶叶公司开始拆东墙补西墙,陷入经营困境中,再也没有缓过气来,一直在濒临破产边缘上徘徊。

    罗汉生经此一劫,心灰意冷,不再参与管理经营上的事情,任由儿子折腾。几个女婿也没有闲着,指手画脚,各搞一套,有好处往自己兜里装,一个企业变得群龙无首,内耗严重。加上市场不景气,竞争激烈,债台高筑,最后彻底破产了。

    茶厂破产后,本地茶一下失去了销路。从前,茶叶外销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导致大面积种植茶树,茶叶产量大,大量农民专门从事茶叶生产。随着茶厂倒闭,销路突然断了,转产别的也不容易,本地茶叶销售量减小,茶农都非常焦急。许多小厂应运而生,加工生产茶叶,品质得不到保证,相互间激烈竞争,却帮助茶农找到了销路。

    罗国华夫妻俩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熟悉经营的优势,慢慢从小做起,逐步积累资本,逐渐建起了自己的工厂,虽然规模远不及老厂,为当地茶农解决了销路问题,顺利接过老一辈人的衣钵,成了本地茶叶生产的龙头老大。

    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夫妻俩积累了大量财富。进入新世纪后,企业发展迅速。夫妇俩拥有众多产业,生意红火。罗秀英为了化解竞争风险,使产业布局走向多元化,合理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家业的管理和经营上。

    工作再忙,秀英也十分重视对一双子女的教育,从不娇惯,事事严格要求,富而不骄。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先后顺利考上名牌大学,惹得大家羡慕不已。

    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在跟着变。适应时代要求,才能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感情再深的夫妻,都不易永葆爱情。经历岁月冲刷,婚姻生活,不比谈恋爱,那般风化雪月,蚀骨柔情,永远浪漫。婚后生活是油盐酱醋茶,过日忙孩子,再能干的女人也难以兼顾各个方面。秀英专心经营和孩子,忽视了对罗国华的爱。罗国华长期在外跑销售,找门路,见惯了风月场面,思想变得活跃起来,背着妻子也喜欢追求感官刺激,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心里慢慢滋生,追求享受和安逸的生活。

    有时,夫妻俩由于经营见解不同,经常会引起争执。女人有才,身上都带有一股霸气,说话做事不那么温柔,甚至盛气凌人,遇事非要争出一个子丑寅卯来,罗国华每次都争不过妻子,心情苦闷,思想离心力越来越大。他精神上慢慢变质,不再努力进取,一心做大做强企业,他利用妻子的信任和单纯无防范,在外收款时,慢慢藏钱建享受的小金库,许多账目经常对不上。面对妻子的疑问,他只是一味推脱,或是打牌输了钱,或是应酬花销了,或者是送礼物花掉了。罗秀英知道其中肯定有鬼,也没有办法细查,她不可能天天跟在丈夫身边,两人的心里隔阂越来越深。

    有一天,一个罗秀英关系要好的闺密,悄悄告诉她一个惊天秘密:“你丈夫与隔壁邻居家的美少妇刘思思有绯闻!”,秀英说:“那不可能吧!”,先是不信,后慢慢恢复理智。朋友劝说道:“谁听了这事,都无法接受,但是你必须保持冷静,想办法应付!”。罗秀英听说此事后,心像掉进了冰窟窿。冷静下来思考对策,组织了几次规模庞大的捉奸行动,都擦肩而过,没有捉奸现行。已经证实丈夫变心就足够了,她的心彻底碎了,对婚姻失去了信心,海誓山盟已经成为往事。既然感情已破裂,何必强求一纸婚书把他拴在一起呢?她决定选择放弃。

    罗秀英果断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离婚,实在出乎人们的意料。许多人出面劝解,给夫妻双方都做工作,希望为了两个孩子各自退让一步。但罗秀英的态度坚决,没有回转余地。也有人认为秀英选择起诉,意在财产争夺上,劝她与丈夫坐下来协商离婚,不必非要走法律程序,让儿女们脸上没面子,秀英还是没听,坚持己见。

    法院开庭那天,罗家上下所有人,不管公公婆婆兄弟们都倾向秀英,希望她作为婚姻无过错一方能够多分到一点财产,在经济上弥补她,抚慰她受伤的心灵。罗秀英没有请律师,自己申述,说出的话语,既让法官惊讶,也让罗国华惊讶不已。

    在法庭上,她对法官陈述:“我坚决要求离婚,是因为孩子们都大了,是非曲直,他们自己会判断。他的心都变了,还维持婚姻干什么!所有的财产我一分钱都不要! 人,我都留不住,拿钱何用,我净身出户吧,成全他俩!”,法官以为她在气头上,说的是胡话,提醒她注意:“这可是人生大事,可不能感情用事,要冷静思考一下才做结论,可不能后悔哦!”,她再次郑重表示说:“我净身出户,所有财产都留给他!”。

    法庭上的听众,主要是双方亲属,都感到非常吃惊,私下的告诫完全没起作用。罗劲松气得脸色铁青,不停地比划手势,其他姐妹都感到不可理解,好像她是背叛婚姻的人,却把她无可奈何。人们感叹:“这就是感情,最不可能出现的结果出现了,这女人生来就欠罗国华的,从小照顾他,为他生儿育女,为她操劳挣家务,最终却被这个色欲熏心的男人背叛和抛弃了!”。

    罗秀英在家乡一下子出了名,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两人婚姻生活的细节,也成为众人打探和热议的热点,人们的过度关注,让她心情非常烦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五章 山里生活

第七节  再婚结局

    罗秀英决定离开生活许多年的家乡,离开是非和流言,到城里租房独居,彻底清静一下,靠打工养活自己,从头开始,过好人生的下半场。

    一切问题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许多真相开始慢慢浮出水面,被人们熟知。罗国华出轨的点滴事情,被好事的人串联起来,展现无遗。人们的道德判断倾向弱者,倾向于受害者,莫不佩服罗秀英的志气,厌恶罗国华薄情寡义。

    罗国华离婚后,不到两月,便迅速再婚。再婚对象恰好是当初绯闻主角刘思思,一个花瓶式的小寡妇,年轻,身材姣好,引人注目。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分得清是非曲直。

    罗国华娶了刘思思这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自鸣得意,想把婚礼办得热闹一点,洗掉人们对他离婚的非议,晒一下个人的幸福。

    他广发请柬,遍请乡邻。婚礼当天,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婚礼现场,捧场的客人寥寥无几。办了八十桌酒席,坐了不到二十桌,门庭冷落,贺客稀疏。他红着脸,到处邀请人,却少有人动身捧场,让厂里的员工去吃饭,大家都找理由躲避,很少有人去吃饭,一时传为天大的笑谈。

    罗国华再婚后,幸福日子并没有想象那样美好。新夫人转正后,两人过了一段蜜月期,不到半年,原形毕露。国华慢慢开始感觉到了压力,以前许多罗秀英操心的事情,现在都需要他亲自操心,茶叶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他。刘思思根本不懂行,一问三不知,还嫌麻烦。

    刘思思长得漂亮,确实不假。然而,花瓶是需要养护的,女人的美丽需要时间去保养和维护,每天的大多数时间被她用来打扮,化妆,盘一个头型要一个小时,其余时间打牌,参加各种朋友聚会,在朋友圈里晒幸福。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经常当着众人面指使罗国华,损罗老板的面子,让国华心里非常窝火,却又不敢发作,只能尽力克制。

    罗国华的新丈人、丈母娘,看女儿找了一个金龟婿,也跟着到家里享福。老人需要人伺候,自己一双儿女,需要料理,刘思思的女儿,也需要照顾。家庭负担沉重,所有担子都压在国华身上。罗国华每天忙里忙外,累得腰酸背痛,身体慢慢吃不消了。

    刘思思也不像当初那样温柔体贴,多情妩媚了。打牌输钱要发火,孩子不乖要发火,夫妻生活不如意要发火。刘思思是一个会享受的人,对于做生意简直一窍不通,对顾客傲慢无礼,从前茶农送货上门,罗秀英都要亲自接待,殷勤应对,礼貌待人,在茶农中留下很好的口碑,茶农供货的质量好,品质有保证。刘思思则不懂装懂,遇到顺眼的人,还客气一下,对于看不顺眼的人,或者心情不佳时就做脸色,摔东西,许多老顾客慢慢流失,原料和生产两个环节都出了问题,市场销售量一降再降,频频告急。罗国华的心情变得十分急躁,动不动就发火,生意更不顺当,一落千丈,丢掉了许多从前的传统客源。

    罗秀英为人平和,品德高尚,生活过得很顺利。

    进城之初,她在城里一个小巷子里租房居住。去一家餐厅当服务员,招呼应酬得体,谈吐不凡。其才能很快被餐馆老板发现,升她做了大堂经理,负责员工的日常管理。她安排过大厂业务,做起小事来非常顺利,得到老板赏识,工资待遇比一般员工都要高。

    有一天夜里,早过了平时打烊时间,有一桌客人还在用餐,其余员工相继离去了,她坚守到最后。那桌客人实际只有一个人,是一位情场失意的酒厂老板,叫杨彬,在桌上喝闷酒。这时,店里只剩两人,一男一女,正好闲着没事,两人就聊上了,很是投缘,越说话越多,最后离开时,杨彬有些依依不舍。

    从此以后,杨彬成了餐馆常客,从一般交往到私下约会,慢慢好上,最后到再婚。

    罗秀英的新任丈夫比前夫更有钱,更帅气。她也从餐馆辞职,全心帮助丈夫管理企业,过着富裕的生活。人们不是说她命好,而是说她人品好,好人总归有好报。

    机遇总是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有能力的人才能把握住随时可能出现的机遇。命运像是上天定的,其实成事在人,有些聪明人凭着聪明,可以取得小胜,但要成就一生的事业,还得要靠德行。正如常人所说:“世上男子娶妻,不要只看美丑,最重要的要重德行,看品性”,美丽,固然养眼,却未必适用。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一节  赤脚医生

    古福生回村里后,在村上当代课老师,后来转为民办教师,他一个年青人,贪玩不着家,常常住在学校里。

    李牛娃看家里不缺人,兄弟几个都在家,显得非常拥挤,将来都娶媳妇在家也困难,想离开家里出去安家。正好有人看中这一点,游说他去当上门女婿,他也不在乎那些虚名,到山底平坝上做了上门女婿。

    古福生爱打牌,常常不回家。只在农忙时节,回家帮忙,忙完就走。家里只有李雨民老夫妻俩,李虎娃在学校读书,只在周末回家聚一聚。

    李狗娃学医三年,学会了医术,师傅让他回来行医。李狗娃在村头上,租房三间,开了一个小诊所。他一边帮父母干农活,一当边当起了赤脚医生。

    李狗娃医术也不错,治病救人方面,对于一般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不在话下,治好了不少人。农村有句俗话:“医好了,就给先生传名”,因此都说了“手艺不错,药到病除”的好话。

    有一天早上,村里李长林的儿子李大宝在路上急冲冲地跑,祝可成看见了,连忙问:“有啥子事情哦?跑得那么急!”,他只答应一声:“我老汉儿病了!”,便跑得没踪影。

    李大宝来到诊所,用力敲打门板,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李狗娃,他慢慢地开了门,问一句:“有啥子事情,慢慢说,别把门板打坏了!”,大宝说:“狗娃哥,赶紧去给我爸爸看病,他说肚子疼”,狗娃问:“凶不凶?”,大宝:“有一点凶!”,李狗娃连忙收拾整齐,带上药箱,跟着大宝赶过去。

    进门后,只见李长林脸色苍白,坐在门前的圈椅上,连打招呼的精神都没有。两个同村人,彼此熟悉,狗娃问:“怎么生病的啊?”,长林说:“我昨天赶场回来,吃过饭后,肚子就开始不舒服,不晓得是什么原因!”,狗娃一听,也问不出什么好歹来,分析可能就是肠炎之类常见病。

    李狗娃先给李长林打针,包了五道消炎药,喊大宝倒开水给爸爸吃药。折腾了一阵,李长林肚子不那么痛了,心里非常高兴。两人开始晒太阳,喝浓茶,闲聊起来。

    做午饭时,李长林特意嘱咐妻子加两个好菜,留狗娃在家里吃午饭。中午,饭菜摆满一桌,李长林拿出昨天喝过的酒瓶,给李狗娃斟酒,倒了满满一大杯酒,显得非常热情。他自己因为肚子疼,就没陪他喝酒,边吃饭边闲聊。

    李狗娃喝完一杯后,大宝连忙掺满酒,刚准备喝第二口,突然感觉肚子有点不舒服,胃里翻江蹈海般闹得凶,脸色开始变白。他仔细看那酒瓶子,顿时明白了:原来,李长林是村里出了名的“宝器”,没读过书,不懂科学,用装农药“敌敌畏”的棕色瓶子装酒,昨天,他就是喝了被农药污染的酒才肚子疼,狗娃没有弄清楚原因,又接着喝那瓶酒。酒瓶里多浸泡一天,药效更浓更烈了,怪不得这么疼。一想到这一层原因,他心里一急,药效来得更快,很快就不行了。

    李狗娃开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倒在地上痛得直打滚儿。李长林一家人眼看不行,赶紧叫来四邻,往乡上医院里送。

    送到乡医院时,李狗娃早已人事不醒,知觉全无。

    经过乡医院医生的全力抢救,李狗娃保住了一条性命,显得非常丢人。故事在人群中传播,也在医生中扩散,很快成一个为天大的笑话。

    “人怕出名猪怕壮”,因这事慢慢地在山里传开,李狗娃给别人医病,差点把自己整死。人们怀疑他的医术,都不敢去他那儿看病。村里人再有病有痛,宁愿走很远的山路到场上就医,也不愿意在近处就诊,想起李长林家发生的事情,心里就发怵。

    李狗娃虽然学过医术,丢了口碑,没有病人,就算是失业了。无事可干,只能在家帮父母做农活,干修理地球的老本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二节 生财有道

    李狗娃毕竟有文化,脑子转得快,见麻羊卖得好,价钱高,适宜山里养殖。凑钱买了一群麻羊,满山遍野放羊去了。麻羊是杂食性动物,适合山区喂养,狗娃在养羊过程中,采取敞放敞养,两百多只羊,从山上经过就像蝗虫过境,周围百姓的庄稼可遭殃了,林里树苗被吃掉了许多。

    最开始,人们向他反映情况,希望他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出现。狗娃豪横,对别人的话没有理睬,也没有给羊戴上嘴篼子,数量太多,也实在忙不过来。人们说的次数多了,反而惹得狗娃不高兴,便不说话,采取了敌对行动。

    村民将剧毒农药浸泡过的玉米粒洒在自己家的地边、树林里,山羊特别喜欢吃玉米,不停地拣食,羊先后被毒死了几十只。李狗娃心痛不已,知道事态严重,犯了众怒,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山羊全部卖掉,靠牧羊致富的梦想又破灭了。

    狗娃年轻力壮,读过许多书,农村里的活也干得不差,样样都行,总觉得呆在村里不自在,他利用农闲在村子周边打小工,做点小买卖。却一直不顺当,贩卖木头被政府抓,买生猪卖又被猪贩子群殴,很不顺心。

    这时,一个新生的行当吸引了他的注意,山区交通不便,行路艰难,道路狭窄,适宜摩托车通行,有人便买摩托车进行载客拉客,俗称“摩的”,本钱小,利润高,还非常自由,生意特别好,一天运气好时,能够挣到百八十元钱,远比打工挣钱快。

    狗娃找亲戚朋友借钱,买了一辆摩托车。在江口街头的梧桐树荫下选择一处阴凉地,将车子架起来,坐在车上等候,有人跑路,他负责运送,按距离收取路费。

    跑了一段时间,狗娃感觉很舒服,挣了钱,心里特别满意。跑“野的”像钓鱼,愿者上钩,东奔西跑,不论刮风下雨,随喊随到,挣点生活费,比山里劳动容易许多。

    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害,跑“野的”属于一种非法运营行为,干扰运输市场秩序,使有资质的客车营运商没有客源,旅客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不仅运政人员要查,跑运输线路的承包人也不会放过,经常组织人员巡查。一旦发现“野的”,又打又骂,恶狠狠地驱赶,很是受气。这般苦楚狗娃全不在意,觉得此种营生轻松自由,本小利大。

    有一天,逢赶集,街上行人特别多,坐车的人也特多。为了抢夺生意,几个摩的师傅恶性竞争,把车子开得飞快。狗娃一不留神出了车祸,撞伤了路上的行人。自己连同摩托车上的乘客共两人,一人伤势和自己差不多,给点现金就算了,另一位大娘严重一点,腿部骨折,躺在乡医院里治疗,狗娃自己身上也有多处软组织创伤,痛苦不堪。狗娃的车子被老大娘家人扣留下来,不让他继续跑车,让他先筹钱治疗伤者。

    治疗伤病要用钱,李狗娃兜里钱不多,开始着急了。狗娃初涉此行,平时也挣到许多钱,没有家庭拖累,不知道存钱防灾,挣到的钱都用于吃喝消费了,连买摩托车的钱都还未还清,医疗费几乎全部靠借。骨折病人的医治比较简单,只需要将骨头接上,在家里静养,但护理特别麻烦。老大娘的家人不让她回家,一直在医院里躺着,让护士来护理,要回家也可以,必须赔钱了事。

    狗娃为医治大娘的创伤,加上赔偿和生活花销,前后花了一万多块钱,已经欠下几千元钱的债务。车子卖掉,还不够付账,哪里还有钱来赔。在别人教唆下,索性从家里偷跑了,连面也不见。受伤大娘听说他人跑了,只能找李雨民负责。

    狗娃外出后,一去不返,受伤大娘的亲属纠结一帮人到雨民家里闹腾了几场,拿了许多值钱的东西。两位老人被逼无奈,代李狗娃写下一张欠条,承担了一部分债务,说好等儿子回家再还钱,事情才算了结。狗娃从此不敢回家,十几年没有人见过他的踪影,像从此消失了一般。

    雨民家前后出了许多事,村里慢慢有一股不好的舆论,说:“他家得罪了鬼神,遭了报应”。雨民通过各种途径获悉了舆情,心里产生了巨大压力。人们见他时,都刻意回避,有时即使见面,也不多说话,怕被厄运粘染。关系要好的人,心里有话也不好明说,不时借讲鬼神故事,恐吓他一下,劝恶扬善。一起劳动时,有意无意说话影射他,故意讲报应之事,启发他的思想。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三节  病入膏肓

    李雨民年轻时,虽有残疾,但身强体健,没病没疼。上了年纪后,像机器老化一样,出现不少病疼。听到有人背后闲话,影射他,他心里虚了,思想压力一直很大,干啥都不来劲儿,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他知道自己病了,让大儿子古福生带他去大医院里查一查。

    古福生虽不是雨民的亲生儿子,但是从小在雨民身边长大,待若亲生,自然不敢懈怠。福生凑钱把雨民带到省城大医院检查了一番,结果查出得了食道癌,进入了晚期。医生只告诉古福生一人,当时癌症晚期,几乎是死刑判决书,再也无法救治。福生心情很沉重,但是不能告诉李雨民,那样会加速他的死亡,雨民不到五十岁,却得了食道癌,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回家后,福生只说是小病,吃几副中药,注意保养就会好的。

    然而,看着儿子忧郁的眼神,他知道自己的情况不是很乐观,每天几乎吃不进食物,吃饭经过食道下咽时,像犁耙刮过一般,咽不下去,痛得钻心刺骨。灌进肚子那些毫不相干的中药汤水,一点效果也没有,相当于等死,一直在家里耗着。

    过了数周,雨民瘦得皮包骨头,面部像骷髅,眼窝深陷,双目鼓出,非常吓人。

    虽然病入膏肓,求生的欲望依然强烈,他背着儿子福生,拿着自己悄悄攒下的私房钱,到处求神问卜。陈山观音岩有一位“巫医”,号称陈端公,最会装神弄鬼,算命骗钱。那天,两人相约在小庙里,烧钱打卦,起神问平安。

    陈端公神仙附体,浑身战抖不已,慢慢拷问雨民:“在菩萨面前,不能撒谎!做过哪些亏心事,如实对神明说清楚,不然没法改作!”,雨民求生心切,只好将过去盗掘寺庙财宝的事情和盘托出。雨民看见无人在场,说得非常清楚详细,连细节都十分明了。

    哪知隔墙有耳,所有对话都被墙外放羊的祝可成听得明白,祝可成回家再讲给汪玉香听。汪玉香是个出了名的大嘴巴,从小如此,很快全村人都知晓了。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人们背地里骂他贪财忘义。然而,事过境迁,将死之人,谁也没有与他计较。

    有一天黄昏,汪成娃赶着牛羊回家,远远听见有人在高谈阔论,以为来了客人,非常高兴。山里娃最喜欢家里来客人,平时难得见到一个外人。他拴好牛羊,走进屋一看,对面坐着一具“骷髅人”,正在和李树珍侃大山,吹牛皮,冲壳子。他一时认不出来,不敢乱喊,便怯生生地躲在一旁听。

    骷髅人说:“我自己的病早好了,现在一顿能吃下一只鸡熬的汤,神仙对我说:‘你有八十岁的寿缘!’……”,他说话时的表情非常激动,一双眼睛一鼓一鼓的,深陷在眼眶里,脸上只剩下一张皮连着,嘴巴张得很大,说起话来唾沫横飞,像活鬼一般。这样的场景,汪成娃只在电视剧《聊斋》里见过,刚打开棺材盖儿见到的死人就这样,特别吓人,仿佛置身于恐怖片中。

    汪成娃非常害怕,不敢多问,匆忙刨了几口饭进嘴里,早早地进屋睡觉了,侧身躺在床上听外面对话。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四节  伤天害理

    第二天早上,祝可成起得很早,去李雨民家旁边的水井挑水,第一担水挑回家,响声惊醒了早睡的成娃。他在床上赖着,不想起床,侧耳倾听屋外说话,只听到李树珍与父亲在屋檐下说话,声音不大,却听得很清楚。

    祝可成悄悄说:“我今天撞鬼了,尽遇到一些倒霉事!”,“啥子事情哦!大清早就发生了!”,“雨民昨晚来我们家,原来是回光返照,今天早上就死了。我去挑水正好赶上他断气,他家里人都害怕,吓跑了,屋里一个人也没有,连皮大娘也不在,只留李雨民躺在床上叫唤!满脸挂满泪水,哭着,喊着:‘陈阿莲’的名字,……,嘴里说:“你饶过我嘛!我还债来了,……”  我听着感到好奇,走进去看了看,见他坚持了几分钟才断气,倒霉啊!我不晓得陈阿莲是谁,奶奶肯定听说过嘛?“,李树珍说:“我只是听说过,我这个远房叔叔啊,作孽太多,死也不得安身啊!”,祝可成好奇,问:“究竟是什么事情哦,讲来听一听!”。

    李树珍说:“说来话长,那年冬天,好像是“低标准”开始的那年冬天,人们没有吃的,到处寻觅食物。山背面的村子里,有户陈姓人家,家贫无过冬粮食,让大女儿陈阿莲去油榨坨亲戚家借粮。那孩子大约十六七岁,经常赶场都要经过雨民家门前,彼此十分熟悉。

    那天早上,李雨民看见阿莲一个人背着背篼从门前经过,便留心多看了她几眼。

    阿莲的亲戚是开碾坊的,日子好过一点,家里有一些余粮,他们让陈阿莲吃饱一顿,准备了一袋玉米面粉,让她赶在天黑前背着回家。陈阿莲身子瘦弱,但山里姑娘背几十斤面粉还是很容易,飞快地往家里走,一家人等着这点粮食过冬,她不敢懈怠,一口气不休息地走,十几里山路几小时就走完了,眼看离家越来越近。

    翻上大风岭山脊,下山就到了家里,只有不到十里山路。一眼就能看到家,她心里踏实了许多。一路疾走,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把背篼放在石凳上,停下来休息。背篼没放稳,面粉袋子摔在雪地上,被树枝戳破了一个小洞,漏出了一点黄色的面粉,陈阿莲用手指粘起来吃。

    这一幕,恰好被正在树林里剥棕心,忙着寻食物的李雨民看见,他想:“要是有这么一袋面粉,弄成野菜粥,或许我们一家人就能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于是在阿莲休息的空隙里,李雨民想出了一条毒计,操近道溜回家,叫上两个兄弟一起追赶阿莲。靠近后,三人大喊着:“抓小偷了哦!抓小偷了哦!……”,从后面冲上去,将毫无防备的陈阿莲按倒在地。三人用绳子将阿莲捆绑起来,把袜子塞进她嘴巴里,同时,李雨民的小兄弟飞快地把面粉背回家,藏了起来。

    李雨民对着阿莲大吼:“你怎么偷我们家的东西?”,姑娘初见是熟人,并不畏惧。她刚想分辩,嘴巴就被堵上了,天大的委屈说不出来,李家兄弟没时间听她分辩,也不允许她分辩,一切都不过是演戏,糊弄周围的邻居。两人上去,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一个弱女子被两个汉子拿住,再也挣扎不脱。

    李雨民的大弟弟见哥哥打得凶狠,害怕弄出人命,劝哥哥下手轻一点,雨民脸色突变,把兄弟拉到一边,小声说:“不弄死她,我们以后咋个说得清楚,你先回去,我来整她!”,兄弟赶忙回去了。

    李雨民身体有残疾,二十多岁还未结婚,心肠狠毒变态,最恨女人。天色渐暗,四周无人,雨民放开胆子大干起来,把昏倒在地的女孩棉袄脱掉,藏在雪地里,只留一件单衣小裤在她身上,重新用绳子绑紧双手。天空中飘起了雪花,天色更暗,行人对面不能识。阿莲身上颤栗哆嗦,却无可奈何,嘴巴被臭袜子堵着,再叫也没人听得见。

    李雨民把陈阿莲拉到寺庙前的山门边,把她绑在那棵大核桃树上,一顿暴打,慢慢折磨,发泄胸中对女人的仇恨,一番轻薄戏弄后,身体瘦弱的女孩晕死过去。李雨民也打累了,跑回家烤了一阵火,吃了点东西,想:“那女子没有结果掉,早晚会东窗事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做个彻底了断!”,他拿着一个盆子,转身出门去了。

    当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白雪映照下,能够看清道路。阿莲被当成“小偷”打了一顿,折磨一阵,晕死过去,失去了知觉。李雨民铁心要她死,用盆子从寺庙前面的水塘里舀来一盆冷水,对着女孩从头往下淋。阿莲一个激零,浑身像筛糠一样,不停地抖动,上牙与下牙咬得嘎嘎直响。痩得只剩一张皮的身子,完全没有丰满性感可言,女性身体特有的柔美,无法激起雨民怜香惜玉的心情。他的兽性扭曲了人性,对一切痛苦毫不关心,只希望阿莲早点死去。

    阿莲的生命还在玩强地支撑着,抖动的躯体释放出更多热量,又被另一盆冷水无情地带走。看着阿莲的活动越来越弱,最后不动了,雨民才放心地离去。

    荒山野岭,也没几户人家,都饿得躺在床上睡觉,谁有精神去管闲事。况且听说是小偷,更没有一个人去管。灾荒年,到处都有偷拿现象,人们最恨小偷,至始自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制止暴行的发生。

    第二天早晨,雨民再去看时,阿莲已经冻死白雪中,眼睛鼓出,死不瞑目,面部变形,样子十分狰狞恐怖。三兄弟乘没人围观,慌忙将其尸体掩埋在大核桃树下,连木板都舍不得用一张,从寺庙里找来一张破草席包裹着掩埋。

    歹毒的一家人,安然度过了寒冬。陈阿莲的家人又冻又饿,死了好几个,幸存下来的人,不知道女儿怎么没有回来,只当没有借到粮食,饿死在野外,并不知道背后的情节。阿莲借到粮食被抢夺,折磨致死,没法报案,死不瞑目。那样的荒唐事,在“低标准”那个年代常有。

    很久以后,干部听说:“有人死在路边”,开始查问,李雨民口才好,脑袋灵活,推脱说:“我们看见她死在路边,不知道是冻死还是饿死,怕瘟疫传染,才做好事把她掩埋的,周围邻居都是人证!”。干部查问邻居,邻居几乎都是亲戚,有人看见,碍于关系亲密,或者点头说是,或者说不知道,真相让人不得而知,坏人因此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在那样的年代,为了活命,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有人干,能活下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善恶终有报应,只是来得迟早而已啊!……”

    天色放亮,屋外传来队长何明理的喊声:“李雨民死了,大家赶快过去帮忙料理哦!”,李树珍和祝可成停止了谈话,喊醒孩子们,安排好家里的事情,赶过去帮忙了。

    成娃起床后,知道了李雨民的死,才明白什么叫“回光返照”,受到刺激太深,整天心神不宁。安葬李雨民的那些日子,成娃不敢一人独自走路,总是混在人群里,他怕鬼,也知道鬼是不喜欢热闹的。睡觉时,总会想起那双鼓鼓的眼睛和深邃的眼神。

    埋葬雨民的那座山岗,是汪成娃平时放牛常去的地方,他再也不敢去那里了。经过他绘声绘色的讲述,村里的小伙伴们也都不敢去那里放牛,经过那儿时,也会想起那双鼓起的大眼睛。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五节 不白之冤

    李雨民死后,大儿子古福生当家。农村风俗,长兄为父,要担负照顾全家,抚育幼弟的责任。

    古福生也算人中豪杰,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与大学擦肩而过,差几分与天之骄子失之交臂的人,是人们眼里的文化人,也算能人。

    村里人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推选他当村里的代课老师,后经过考试招为民办教师。家中搞生产,学校里教书育人,挣双份酬劳,让人非常羡慕。

    古福生那样的家庭,四间木架子房屋,兄弟五人均分,每人分不到一间,家徒四壁,四处通风透气。一般生在这样的穷家庭里,弟兄多,房屋少,要讨到媳妇是一件难事。

    家境不好,古福生却一点也不在乎,从不妄自菲薄。他不但讨了老婆,还是平坝上的漂亮媳妇。成家生子传宗接代,一切都顺理成章,没费事,没劳神。

    刚回到村里那阵,为他说媒的人很多。人们听说他有本事,聪明能干,早晚必成干才,有发展前途。村里邻居都说:“臭嘴巴皮大娘啊,这回总算过上好日子啦!”。

    古福生性格高傲自负,爱打抱不平,常以村里学历最高的人自嘲(高中复学二次)。不管是谁家里有事,他都爱去帮忙,谁家里有家庭纠纷,也爱去评理,劝化矛盾,不是村干部,做得比干部还好。山里人虽少,话很多,谁也不服谁的情况严重,对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很尊崇,他的调解也很有效,得到大家认可。干部们却不这么看,觉得他有野心,对他产生了成见。

    村、队两级的干部们,只要处事稍有不公,就会遭到古老师的批评议论,经济上有点小问题被他抓住把柄,一定要举报到乡政府,让干部们下不了台。他们怕他,村民喜欢他,称他为“干部克星”。他在村里扮演了反对派,专门和组织的人对着干,只是每次他都占理,拿他没办法。

    有一次,土地承包到户,队长何明理在包产到户过程中,自家养的耕牛折价过低。被他抓住把柄不放,一封举报信交到村上,何队长受到了警告处分。何明理在生产队里任职十多年,威望很高,人都是有私心的,在资产分配时,略微偏向自己一点,便被举报,愤然辞职不干了。

    乡干部的亲戚到山里买木材,砍伐数量超过了批条上指标,被他举报到县里,受到严肃查处。在几年的时间里,古福生与人结下了许多梁子,有人对他恨之入骨。

    爱打不平的古福生,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很多人,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有人开始暗中挖陷阱,慢慢引他上套。

    有一年暑假,古福生所在村小的四位老师轮流值班护校,每位老师值二周。轮到他在校值班的晚上,校门口停了一辆小货车,不知是谁的车,也没有给他打过招呼。停在校门外,不是学校管理的地盘,他没有在意。

    第二天早上,福生还在床上睡,就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急忙披衣起床开门。刚打开校门,闯进来一伙人,动手把他抓住,诬陷他偷汽车的电瓶。古福生没有做贼,理直气壮,怎么会承认呢!那伙人在学校里到处找,从校园墙角的乱草堆里找到了电瓶。福生这才知道上当了,他大声喊叫冤屈,却没有人听他解释,把他的嘴用破布堵上,捆起来塞进吉普车里,扬长而去。

    周围的人看情况都很纳闷,没有人相信古老师是小偷,还把偷来的电瓶藏在学校里,睡在床上等人抓。抓捕盗贼只有公安人员才有权力,那伙人都是身着便衣的壮汉,让人疑惑不解。

    那伙人身强力壮,古福生的反抗没有丝毫作用,他的眼睛被蒙上,带到一个山沟里。小溪边有一座木屋,那伙人私设公堂,严刑拷打古福生,逼他写下字据承认自己偷盗电瓶,再送他到派出所拘留,至少让他丢失教师的工作。古福生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拒绝承认,更不会动手写字据。那伙人开始轮流用皮带抽打福生,打得福生皮开肉绽,体无完肤。他还是拒绝承认,不留字迹。

    那伙人把福生绑住双脚,头朝下倒起吊来,把绳子慢慢降下,将福生的头浸入水中。他憋不住气,吃了许多水,再拉出水面来换气。如此反复折磨他,要他承认偷窃。福生咬牙坚持,不承认自己偷盗,让那伙人的阴谋完全破灭。

    最后,那伙人见福生是个硬骨头,榨不出想要的东西来,只好把他拉到学校附近,丢弃在大路边。福生拖着受伤的身躯,饿得全身没劲,拼尽全力,往家的方向爬。

    村里人在山头看见福生,浑身上下衣衫褴褛,体无完肤,都吃惊不小。纷纷前去问候,看望他,听他讲发生的事情,人们不敢相信如此太平盛世,居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福生在家养伤,将息了半个多月,皮肤才痊愈,活动自如。学校还没有开学,他想去派出所报案,苦于找不到有用的证据,查又查不出什么情况来。因为他的眼睛一直被人蒙着,绑他的人他不认识,也说不出什么特征,只能哑巴吃黄连,将一口怨气咽到肚子里。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六节  民工生涯

    古福生想到自己一身本事,却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无缘无故遭受一顿毒打,连申述的地方都找不到。

    开学后,上课没有精神,再也没有当初刚走上讲台时的劲头。

    有一天,他去中心校开会,散会出来的路上,碰见高中同学梁涛,两人四五年没有见面了。从前读书时,福生对他有点轻视,梁涛毫不介意,热情地招呼他,在一个馆子里款待他。

    两人边喝酒边聊天,相见甚欢。原来梁涛大学毕业后,分回了本乡,在乡中学里教历史课。中小学分属于不同单位,平时很少见面,不清楚彼此的情况。谈起工作及待遇,福生简直无法与梁涛比,一个是公办教师,一个是民办教师,出道的身份不同,工资待遇天壤之别,差距很大。

    古福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寻思:“我成天与一群小孩子混在一起,一辈子也不会有所成就,不应该再教书混日子了,应该乘年轻出去闯荡一番,也不枉身为男儿,白来世上一场!”。他把这种想法告诉妻子和母亲,婆媳俩都不支持,以为他被人打之后,脑子坏了,邻居听了,也纷纷表示反对。

    很快,邻居们都听说了古老师要辞职的消息,纷纷前去劝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耀眼的职业,古时候有‘天地君亲师’的排位,也算有地位,是上等人,现在都不要了,太可惜啦!”。关系要好的人都跑去劝说,反复谈心,促使他思想转变。对此,古福生决心已定,毫不动摇,对以:“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文词,众位乡邻不解其意,不好再多劝说。

    左邻右舍尽力劝说,也有一番苦衷:原来,自从村里出了一位教书先生,村民引以为豪,邻居中许多在外乡读书的孩子,纷纷从外乡转回来,指望能得到古老师的提携,悉心调教,将来有个好的出路。刚读了一年半载,还没有见一点成效,又要竹篮打水一场空,都很失望。结果,苦劝也没有成效,不肯回头。

    看到乡亲们对他前途的担忧,福生非常感动,表示:“我一定要出去混出一个人样来,‘杀几只红鸡公’给他们看看!在村里教书,确实是平安保险,却像白开水一样,无盐无味,连一家人都养不活,是一项没有出息的营生。我意已决,众位不要再劝,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感谢大家!”

    离开村子,古福生到县城混生活,从小在农村里长大的他,具有操社会的先天优势。生为农民,吃苦耐劳是本份,再苦他也不觉得苦。在人类角色分工中,农民是所有阶层里最苦最累的,能够当好农民,就能应付一切生存挑战。

    古福生在县城无亲无友,无所依靠,他租了一个农家小院住着,先从最苦最累的活干起,洗碗、掏大粪、挖下水道、搬运货物,哪样挣钱,他就做哪样活。做起来,反而觉得比村里干农活还轻松省力,那些有单位的正式工,特别讲究,怕脏,怕累,怕苦,干活没有力气,农民工进城正好弥补其中的空隙。

    古福生坚持干了两个月后,挣的钱比教书高两三倍,坚定了他的想法,决心继续干下去,不再回头。

    有一天,古福生搬运货物路过一个工地。看见一位身材矮胖的人,像是大老板,手持大哥大,正在指挥工人修建新房。那场面和气势非常豪气,吸引了古福生的注意,看到许多和自己一样的青年民工在老板指挥下干活,他想起了司马迁《史记》中描写的场景。像当年刘邦押解民工进咸阳一样,恰逢始皇帝出行,遥见秦始皇的威仪,心生羡慕,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慨叹。是能人,都有一个英雄的梦想和情怀,同时的项羽也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慨叹!显摆的始皇帝无意中埋下祸根,颠覆了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的王朝。帝王将相都可以轮流做,小老板也是可以轮流做的。

    从此,他认识到这是一个劳动密集的新行业,能够学到技术,将终生不愁吃饭问题,开始关注和了解这个行业。

    他找到建筑公司和承包老板,自荐要为老板做事,居然成功了。他成了一个工地上的民工,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每天忙于搬砖,搬钢筋,搅拌水泥。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工地上有技术的正式工人,所干的活最轻松,工资待遇也高,但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多事情喜欢派农民工去做,自己躲在一边清闲。看建筑图纸,学起来也不是很难,只要肯用心琢磨,很快就能搞明白。福生边做苦力,边学习技术,积极和技术人员搞好关系,拜师学艺,主动为他们服务,牢记老一辈常说的:“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的古训,当牛做马般,伺候好师傅们,获得了师傅们的信任和指点,历练的机会就多了。

    福生当过几年教师,人们一听说他的过去,都对他高看一眼,耐心给予点拨。他很快突颖而出,成为一名熟练的建筑工人。

    那时,改革开放刚起步,春满大地,市场需要更多工价低廉、不择待遇和工作条件的农民工。老板听说福生有口才,能说会道,便让他回山里招募青年农民工,到工地上干重活。

    古福生心里盘算一番,把自己打扮一下,洗脸刮胡子,买了几套新衣服,衣锦还乡去了。

    福生在村里出现,立即引起很大轰动。人们纷纷围过来,听他讲城里的故事,他能言善变,巧舌如簧。经他一番鼓动,一大批年轻人离开了土地和家人,跟着他进城,和他一起去闯荡,加入他队伍的人,有四五十个。

    在农民工队伍里,他鹤立鸡群,有文化,见过世面,大家信任他。老板让他当管工头,施工班长,专门负责管理新招募的工人。后来,又把许多小型工程转包给他打理,让他当起了小包工头。

    古福生豪气干云,为人义气,对大家挺照顾。民工家里有困难,他帮着找老板预支工钱,谁家里没人干活,他派自己家人去帮忙顶着,伙伴们想家的时候,他做疏通工作,劝说大家努力向钱看。时不时带着兄弟伙去馆子里搓一顿,喝喝酒,打打牙祭,把一帮兄弟紧紧团结起来,坚如磐石。

    年底,到了发工资时候,老板家里迟迟没有现金,让大家在那儿干等着,非常无聊。有人提议:“干脆留下一个人收钱,其他人回家等着”。都是一个村的人,有家有口,谁也跑不了。大家都同意,留下古福生一人收钱,其余的人一起乘车回家去。

    大伙回家后,边做农活边耐心等待,等古福生为大家带回工钱来,好好过一个丰盛的新年,劳累了一年,也该享受享受了。有人急需用钱,每天眼巴巴地望着山下的路口,希望看见福生那敦实健壮的身体出现在面前。有人每天有事没事从福生家门口过几次,盼望看见他回来,带回大家的血汗钱。

    福生从工地上回来,已是腊月二十四。这个消息像惊雷一样,影响了几十个家庭,男人们兴高采烈地往古福生家里赶,害怕迟到了,钱已经发完。

    福生的脸色蜡黄,非常疲惫和尴尬,与大家的高兴劲儿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看着大家迫切的眼神,他开始说话:“钱是领到了,全部是现金,可老板非要喊几个包工头一起吃顿团圆饭。饭后,大家一起打纸牌,我不好薄老板的面子,只好坐下来打牌。就像遭人设局一样,坐上去就一直输,一把都没有糊过。本想站起来走了,又被老板按住,前后打了一天一夜,把大伙的工钱都输掉了!”,几十人一年的工钱,不是一个小数目,怎么一下子输没了,大伙儿一听傻了眼。

    人们震惊,不敢相信:“福生哥!你不要和大家开玩笑哦!我们可是等着这钱过年啊!”,其他人跟着附和,以为他在开玩笑。

    可是福生疲惫的眼神告诉大家,这不是在开玩笑,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他许诺说:“我一定挣钱还大家!但这需要时间!”

    钱没有了,谁也没办法。有些人心软,认为他有家有室,信誉也好,有老婆孩子,现在没有钱,以后可以慢慢还,不怕他跑了,再逼他也拿不出,总不至于逼死人嘛!多数人失望地转身离开了。

    还是有些人不答应,天天去他家里闹。闹了两三天,大清早起来,连福生的人影也见不到,不知去向何方。问他老婆冉小蓉:“福生去哪里了?”,小蓉反问大家说:“你们天天逼着要钱,把男人给我弄到哪里去了?今天非给我说清楚不可!”,哭着闹着,要大家给个说法。

    大家一下又傻眼了,心里疑惑,难道寻短见去了,还是被人暗杀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再提钱的事,像霜打过的茄子,蔫不拉几地回到家里。在女人埋怨和老人咒骂声中,冷冷清清地过了一个新年。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1-25 01:12
舒老师的《大风枪逸闻一…》写得好,有味。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1-25 01:12
舒老师的《大风枪逸闻一…》写得好,有味。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1-25 01:12
舒老师的《大风枪逸闻一…》写得好,有味。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7-1-25 01:12
舒老师的《大风枪逸闻一…》写得好,有味。

谢谢鼓励,争取多处好作品,对得起大家牺牲宝贵时间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7-1-25 01:12
舒老师的《大风枪逸闻一…》写得好,有味。

谢谢!你的支持是我的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7-1-25 01:12
舒老师的《大风枪逸闻一…》写得好,有味。

谢谢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七节  留守妻子

    古福生失踪后,冉小蓉带着孩子继续住在山上。农村人家里长期没有壮劳力,地里重活没人干,生活非常不便。村里人因为工钱没有兑现,暗地里生闷气,很少有人帮忙。冉小蓉生于平原地区,长得很漂亮,双手葱根一样洁白,身材像豇豆一样苗条,干活没力气,母子俩的日子过得挺可怜。

    冉小蓉没有丈夫在家支撑门户,失去了遮风挡雨的坚强支柱,和婆婆一起生活,矛盾不少。皮大娘个性好强,喜欢斗嘴,即使在家里也要争一个输赢,对媳妇的表现左右瞧不上,颇有微词。在相处中,两人经常爆发激烈冲突,吵嘴拌架,冉小蓉不仅日子过得清苦,精神上也倍受煎熬。

    冉小蓉带儿子在家苦等,一等就是四年,丈夫仍然音信全无,不知死活。她感觉心情苦闷,想离婚却找不到丈夫,不知如何是好。孩子已大了,到了要读书入学的时候,山高路远,行走艰难,一个女人身单力薄,养育孩子很难。冉小蓉再次陷入了极度苦闷中,她有一种感觉,丈夫即使还在,也是铁了心要抛弃母子俩,坚守下去绝非长久之计。

    有一天,正逢赶集,冉小蓉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在乡中学大门对面不远处,她发现有一间门面上挂着“乡村法律事务咨询处”的牌子,便走了进去。咨询处只有一个人,端坐在一张桌子前,桌子旁边摆着七八个木质小板凳。那人个子高大,体型偏瘦,热情地招呼她坐下。

    小蓉说明了来意,对方一下站了起来,把她上下打量一番,说:“嫂子!我是你丈夫的同学梁涛,你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一些,你想离婚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不过我听了心里难受,古人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何况你丈夫是我的同学,婚姻大事,你要考虑清楚啊!”,一听此话,冉小蓉也非常吃惊,把对方上下看了一遍。她听丈夫说过梁涛的名字和事迹,问:“你不是在学校里教书吗?”,梁涛说:“我刚考了律师资格证,想转行做律师,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这里办个咨询处,为大家做法律服务,也好积累一点实际工作经验,顺便挣点小钱贴补家用!”。通过交谈,梁涛知道了冉小蓉的实际情况,答应帮忙,他边说边用笔记下冉小蓉的情况,着手为她准备法律材料。

    最后梁涛免收许多其他费用,让冉小蓉感激不已。

    冉小蓉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丈夫告诉她梁涛的情况,不甚感慨。她听福生说:“读高中时,梁涛家贫,父亲到处帮人家打短工挣钱,回家的路上,顺道在树林里捡一些干木柴,送到街上大小馆子里出售,得些钱送他们兄弟俩上学。穿不暖,吃不饱,经常衣服破破烂烂,无人缝补。据同学说:他的母亲沉溺于封建迷信活动,一心想得道成仙,对两个儿子和女儿根本不关心。他因穿着破烂怪异,常被同学耻笑。冬天里,梁涛衣衫单薄,常冻得鼻涕长流,咳嗽声响亮,同学们都讨厌他,不愿意与他过多接触。他变得很孤僻,学习刻苦,成绩很不错。他资质不高,记忆力比较差,靠持续不断地朗读,机械记忆,由此被许多同学轻视。然而,此人毅力坚毅顽强,屡败屡战,最终考上了大学,成了山沟里的金凤凰!”。端起了铁饭碗,还不满足,又开始了做律师闯荡社会,将来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山里人的坚韧和吃苦耐劳精神让她佩服不已,但她不可能再为那个山里人一直守在家里,指望丈夫能回来。

    在梁涛的帮助下,冉小蓉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根据法律要求,登报找人,在规定时间内不见人影,宣告古福生失踪。经过调查审理,准予解除婚姻关系。

    冉小蓉终于自由了,一个人带着儿子,回到娘家,改嫁他人。

    古福生被法院宣告离婚一事,在村里引起一场风波,思想守旧的老年人对冉小蓉的行为嗤之以鼻,搬出戏文上薛仁贵征东,妻子寒窑坚守十八年,直至丈夫回来的例子。冉小蓉为人与薛仁贵妻子相差太远了。然而,戏文毕竟是艺术化的形象,过滤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油盐酱醋茶,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孩子需要抚养,一个如花似玉的女人,为别人守活寡,还要受婆婆百般欺凌,离开何尝不是最佳选择。即便丈夫是个大英雄,也不可能都衣锦还乡,上战场就可能当炮灰,马革裹尸也是一种结局。

    山里人家,离婚是件稀罕事,起诉离婚的人,更加少之又少,冉小蓉成了舆论的焦点,倍受关注。人们热议一阵后,渐渐冷却下来,从此后,几乎很少再提起这个人。

    许多年过去了,岁月无情地洗刷去了生活的痕迹,一切变得模糊起来。
村里人认为福生失踪了,或者客死他乡,或者被逼债的人弄死了,丢在山间偏僻之处。本地山高林密,天坑密布,人口稀少,有多少未解之谜未被发现,也属于正常现象。人们说不清,道不明,众说纷纭,连他曾经的同事,最要好的同学都认为:“他或许早就死了!”。村里人渐渐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只是无法忘记他演绎过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八节  顽劣虎娃

    古福生失踪后,家里无长辈管束,兄弟各奔东西,独立找寻生活道路。岁数大一点古福明早就操社会去了,音信全无。李牛娃出去做上门女婿,老四李狗娃跑摩的伤人后玩失踪,一个个都不见踪影。

    “男人长大了,要凭本事操社会,不能呆在母亲身边一辈子,反正男子汉怎么操,都不会吃亏!”,皮大娘常挂在嘴边的话,无疑是对孩子们最好的鼓励。

    家里最小的孩子李虎娃,年纪尚幼,心性未定,犹如脱缰的野马,没人拘管,任性胡为,无法无天,到处游荡。他慢慢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搅和在一起,变得越来越混,做事越来越出格。

    李虎娃生于虎年,起名虎娃,命中带着一股虎气,名字里有山大王,脸上有一股霸气。虎娃从小心狠手辣,天性好动,不喜欢被人拘束,顽劣成性。

    有一年,盛夏季节,虎娃放假在家,玉米地里阴凉,他常去玩耍。满山遍野的玉米林,遮挡了人们的视线,玉米棒长须飘飘,犹如一杆杆红缨枪。玉米刚开始扬花,空气里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青青的玉米地,漫山遍野,玉米杆下多种植物共生,充分利用玉米叶子缝隙透下的阳光,拼命生长。地面布满黄瓜、冬瓜、南瓜的藤蔓,结出数不清的瓜果,是农民盛夏时的时令蔬菜。

    虎娃在玩耍时,突发奇想,用刀子在大南瓜顶上划出一个三角形的小洞,看见瓜瓤里有空隙,撅起屁股往南瓜洞里拉屎,拉完后,再把瓜皮原样堵上,修复得和原来一模一样。虎娃对自己的恶心和龌龊不感到耻辱,反而自鸣得意。

    李树珍老眼浑浊,没有细细察看,不知其中蹊跷,把南瓜摘了回去。洗净表面后,用菜刀从中间一刀破开,一股恶臭扑鼻而来。汪玉香在灶前闲坐,闻到了屎臭味,赶紧四处看,细看瓜瓤上,似有朽坏色,再细看发现了瓜瓤里的大便,连菜刀都粘上了稀屎,气得玉香暴跳如雷,开始“骂花鸡公”:“谁家的缺德鬼哦!干的啥子缺德事情哦!要断子绝孙的!……”。

    虎娃听到叫骂声,乐得蹦蹦跳跳,拍手欢笑。此情此景正好被路过的何明理妻子看见,告诉了汪玉香。汪玉香岂肯罢休,找到皮大娘说理,皮氏护短,不承认是孩子的过错,两位悍妇对骂一场,直到声音沙哑才罢休。

    十一二岁开始,变得更加顽劣异常,最初是小偷小拿,动静不大。有一天,虎娃在汪玉香房屋下面的树林里放牛,放开拴牛绳子,任其自由吃草。他在一边去玩耍,用树枝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屋,藏在里面休息,遮阴避骄阳。

    下午的太阳毒辣如火。玩一阵后,李虎娃肚子饿了,生起一堆火来。夏季,地里出产不多,没有果实烧着吃,瓜果没油水太清淡。他东张西望,见远处有几只母鸡在地里啄虫子吃,便轻轻走过去。玉香家的母鸡非常乖巧,见有人走过来,以为是主人,连忙蹲下不动,被李虎娃一把捉住。拎到火堆旁边,抓住脖子用力一绞,弄死了,趁热拔毛,用长铁钉磨成的小尖刀挖出鸡内脏,丢进灰堆里埋藏,用黄色粘稠的稀泥糊住鸡身表面,丢在火堆里烧,做成一道名菜“叫花鸡”,一个人独自饱餐一顿。

    晚上,汪玉香发现有一只母鸡没回来,开始四处寻找,踪迹全无。第二天,她找到了虎娃搭建的棚屋,在柴火灰里,用鼻子一闻,闻到了鸡毛烧的焦臭味,掏出了火堆里烧剩的鸡毛和鸡骨头。

    玉香收集好证据,打成一大包,健步走进皮大娘家院子里,与皮大娘理论起来,要皮大娘赔偿损失。皮氏向来护短,人所共知,尤其溺爱幼子。玉香经历多年的历练,泼辣干练,皮氏也有点畏惧她,不好顶撞。把儿子喊过来,仔细审问儿子,得知确实是他所为,才同意赔偿。

    玉香家的鸡是下蛋母鸡,生蛋能换钱,也能养小鸡。有一只母鸡在,油盐钱就有了,感觉比公鸡值钱。皮氏坚持一命赔一命,一只公鸡赔一只母鸡,玉香却要皮氏用两只仔鸡赔一只母鸡。两人相持不下,拉扯起来,玉香年轻力壮,自己打开鸡笼,抓起两只仔鸡就走。皮氏气愤,却毫无办法,只好借教育儿子发泄怨气。

    周围邻居平时没少受虎娃扰害,见皮氏教育儿子,纷纷侧耳倾听。只听到皮氏骂声不绝于耳,却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感觉奇怪,以为皮氏又在假打,故作姿态。

    稍后一阵,又听见了李雨民的打骂声,依旧没有孩子的哭声。雨民一般很少打孩子,中年得子的他,对孩子们都非常痛爱,极少教训,今天动手了,说明事情犯得挺大。

    有人假装有事,过去看看,不看则已,一看吓了一跳。原来,雨民夫妻俩把孩子的裤子全部褪下,用一根嫩竹杆儿使劲抽打虎娃的屁股,整个屁股都成了茄子色,青一块,紫一块,血珠子都浸出来了。竹竿也打成了竹丝丝,虎娃就是不掉一滴眼泪,两牙紧咬,青筋暴露。

    人们不好再说啥,像这样性烈的孩子,山里真是少见,如果没有教育成人,必定危害社会。农民生于社会底层,家里孩子众多,祖传的教育经验很丰富,人人都是管教孩子的专家,许多看法并不比专家差多少。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亲!今天这次连载下来,放假休息,到处走亲访友,收集素材,初八开始连载,希望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十节  学徒生活

    古福生突然失踪后,最初一段时间,虎娃由嫂子冉小蓉管束。能够勉强供应学费,让他去学校里读书。冉小蓉对小叔子简直无可奈何,说话他不听,要钱拿不出,她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法照料好,更何况小叔子。后来,学费也供应不上,没有学费和生活费,原本成绩不错的虎娃,开始流落街头,与地痞混混一起厮闹,开始了讨生活的道路。

    虎娃来到大都市,到处流浪,饱一顿,饥一顿,像一个乞丐,生活没有着落。街道旁边有一家中餐馆,生意火爆,正缺少人手,老板娘见虎娃仪表不俗,虽衣衫褴褛,但气质不错,身体康健。对他施以衣食,收作学徒,烧火做饭,择菜洗碗,送物上门,使唤很勤。经师傅慢慢调教,虎娃诸般手艺学得很快,事情做得让师傅满意,也解了一时的衣食之忧。

    打小工,挣衣食,一分钱的工钱也没有,又辛苦又劳累。做了一段时间后,虎娃渐渐感到不满足了。

    有一天,趁着师傅不在,虎娃悄悄把收到的饭钱藏了起来,老板娘忙忙碌碌,没有及时发现。他用这笔钱潇洒了好一阵子,买了许多零食吃,饱餐几顿。第二次拿钱,老板娘也没有发现,他去小巷里看了几场黄色录像。几次下来,胆子更大了,没钱时就悄悄藏钱。

    不停地掉钱,老板娘警觉起来,把几个徒弟盯得紧。先来的几个伙计,她不会怀疑,重点放在虎娃身上,虎娃年幼,不知道上深浅,没有注意到情况变化。

    老板娘和师傅一起商量,设下一个圈套,在抽屉里放了一些做记号的钱,等待虎娃上钩。虎娃一看有钱,趁没人注意,便拿过来藏在衣兜里,还没有来得及花销,便被师傅搜了出来。

    师傅啪啪打了虎娃两记耳光,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打了一顿,骂了一阵,赶虎娃走。虎娃不肯承认偷盗,说:“钱是我在路上捡到的!”,师傅看虎娃不见棺材不落泪,用淀粉水往纸币上一刷,纸钱上显出老板娘的名字。虎娃知道对方早有防备,是挖好的陷阱,自己已经跳进去了,辩白不脱,只好灰溜溜地离开餐馆。

    虎娃被师傅赶出门,与带人送货的罗汉生差一点撞着,样子气呼呼地,连招呼也没有打就走了。汉生走进店门,老板娘嘴里还在咒骂:“贼娃子,山里人不是好东西!真他妈的贼娃子!一痣在手,偷鸡摸狗!……”。罗汉生听了此话,心里一股无名火窜起,以为是在骂他自己,与老板娘论理起来。老板娘不得已,才说起事情的完全经过。罗汉生看到乡亲的孩子这样,挺惋惜。准备在适当时候,对皮大娘好好说一说。

    虎娃偷拿师傅钱物的事情,很快在餐馆行业传开了,人们记住了那个手上有一颗大黑痣的人,手脚不好,不能使用。李虎娃不熟悉其他行业,再也找不到活干。没有饭吃,没有钱用,和社会青年一起,结伙成群,小偷变大偷。

    有一天,虎娃和那伙人在工地上偷钢筋,被一群保安追赶,路过罗汉生的茶叶店门口,跑得似一阵风。罗汉生眼力很好,一眼就瞧出了虎娃,拿他没办法,看了直摇头。

    乘着回家的机会,罗汉生与皮大娘谈起虎娃在城里胡作非为的事情。皮大娘根本不相信,罗汉生见状,说了两句闯心的实话,惹恼了皮大娘。她一贯护短,听不得别人说虎娃的不是,急火攻心,发起怒来,把罗汉生大骂一顿:“罗汉生,你算什么东西,不就是当过一个芝麻官,有几个臭钱吗?在这里充好人,教育我怎么做人,坏我儿子名声,让他将来娶不到媳妇!……”,既把别人的好心当成驴肝肺,罗汉生也不便多说,转身离去了。

    李虎娃回家后,听母亲说起此事,愤愤不平,认为罗汉生背后坏他的名声,纠结一帮闲汉,去罗汉生的茶叶店里寻隙滋事,打砸一番,砸坏不少东西。村里人都知道罗汉生的为人,是一个大好人,一贯行善事,为人处事中庸平和,绝不是会胡来的人,都因此闭口,不敢再说话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六章 生存之道

第十一节衣锦还乡

    虎娃凭借过人的天赋与脾性,少年出道,在社会上操,简直如鱼得水。他与小偷为伍,与混混打堆,偷拿拐骗,样样在行。很快,李虎娃学会了一整套地道成都话,言行举止更像一个地道的成都人,手里有钱,出手阔绰,潇洒大方,非比常人,像一个豪门中人。

    在外操社会,弄到了钱,虎娃不忘衣锦还乡,在乡亲们面前出彩。他回家看望母亲皮大娘,每次都能引起轰动。

    有一天清晨,江口街场头的徐师面馆,一如往常一样,顾客云集,等着吃面。从早班公共汽车上下来一个年轻人,戴着一副墨镜,模样炫酷,操一口地道成都话,随意叫了一碗清汤面,夹了半碗钵钵肉,取下黑眼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徐师傅在江口场上开面馆十多年,附近的人都很熟悉,见青年人有些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最后,他终于想起来了,那不是古福生的弟弟李虎娃吗?从前每次都是他哥哥带着来馆子里吃面,有点印象,然而口音又不符合,拿捏不定。李虎娃付款时,伸出右手递钱,徐师傅见虎娃手上的黑痣,确定此人就是李虎娃。几年不见,变化挺大,怎么连口音都变了。只见虎娃掏出一叠百元大钞,抽出一张递给徐师。徐师傅一看,吓了一跳,面钱加肉钱一共才六元钱,清早起来,哪里去换零钱呢,连忙摇头说:“找不起零钱!找不起零钱,对不起,请换换!”,虎娃又摸出一张“青花皮”,徐师傅跑了两家店,才把五十元换开,找回了零钱。

    虎娃边收钱,边操成都话说:“江口真是个小地方,连五十元钱都换不开!”。徐师傅望着李虎娃远去的背影,不知道这孩子在哪里发了洋财,好神气哦!

    虎娃走进江口场头最大的一家商店,挑选各种商品,买了一大口袋营养品,都捡最贵的东西买,连一向不爱搭理顾客的服务员都睁大了眼睛,表现得恭恭敬敬。购买的东西太多,虎娃在街边买来一个背篼,装了一大背篼,雇了一个货三轮师傅,让他背着,约定:“背到山上家里给一百元”,师傅可高兴啦!平时一天到晚也挣不到二十元,平白无故遇上一个大方的主。他背着东西走在虎娃后面,一摇一晃地往山上走。

    一路上,看热闹的人很多,凭这个派场,让人感觉惊讶。一个小青年,才几年就混出了模样,一时轰动起来,引起人们热议。

    虎娃二次回家,比第一次轰动效应更大。

    那天上午,天清气朗。李虎娃从车上下来,后面跟着一位美女,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她个子不高,中等身材,头戴一顶巨大的遮阳帽,脸色苍白,像戏台上的演员,一身白纱裙裹住身体,显得非常合体。白纱裙几乎透明,粉色内裤隐约可见,上身披一条白纱巾,薄如蝉翼,桃红色纹胸里,塞着两个雪白的大乳房,像两个大白馒头,随着走路的姿势一摇一晃。高跟鞋走在凹凸不平的街面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美女走这样的泥石路,是一项高技术活,没有一身平衡的本事,是无法保证不崴脚的。徐师傅看着眼热,虎娃这次却没有照顾他的生意,进了隔壁王师面馆。

    虎娃西装革履,潇洒倜傥,像电视剧《上海滩》里的许文祥,看得女人心动。男人们几乎不看他,眼睛都聚焦在身边的女人身上,目光从上往下搜索扫射。在民风淳朴的山沟里,难得一见男女手拉手,这般打扮入时衣着暴露的女子,岂有不看之理。

    虎娃雇了两个车夫,各背一背篼东西,他牵着美女在后面跟着走,让人不得不佩服年轻人的创意,装酷功夫真是一流,如果再配上一副滑竿,就是还乡团的老爷们也摆不出这样的谱。

    早上,清风袭过,有一丝凉意。街边的男女们停下手中的活,看这对男女款款而过。男人目不转睛盯着美女的敏感部位瞧,被吃醋的媳妇狠狠拧一把胳膊,痛得暴跳起来,羞红了脸。

    虎娃回村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山里的犄角旮旯,人们看稀奇的心理催促着脚步,发疯一般往虎娃家里赶。李洪华带着两个光棍跟在美女身后,眼神不离雪白的胸脯,目光像一把刮骨钢刀,似乎要扒去那层薄纱。

    见过母亲后,李虎娃带着女朋友到村里各家去拜访。他的突然造访,让主人家手脚无措,特别是男人,目光不知道往哪里看,手脚不知道往哪里放,不知如何应对才不失礼。

    白天,虎娃在风光中度过,言行甚是拉风。夜里,皮大娘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虎娃!今天你给妈妈长脸啦,可是妈妈老了,身体不灵便,床铺被褥都没有洗过,家里住着恐怕不习惯,我看你还是去汪大娘家住一夜,明早回大城市里去住!”,虎娃只好带着美女去汪大娘家。

    李树珍见远房亲戚登门,面带微笑,热烈欢迎。汪家姐弟三人与虎娃年龄相当,话题特别多,虎娃在大城市里见过世面,讲的内容很多:他的励志故事,吃苦经历,以成功者的身份,大谈人生哲学和生财之道。几个山里娃哪里听说过,十分好奇,几人一直讲到深夜。虎娃挨着汪成娃一床睡,美女陪汪成芳姐妹一起挤。

    第二天一早,虎娃带着美女要走,李树珍也不挽留,只是送到门口。看着虎娃俩远去的背影,正在读书的汪成娃充满了羡慕之情,在一旁的李树珍面露不悦之色,对成娃说:“你们可不能学他,满嘴胡话,有几句是真的?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要羡慕浮华,否则,终有败露的下场!”,成芳顶了老祖一句:“祖祖,你老了,什么都不懂,就不要乱说嘛!”,李树珍一脸不屑:“我今天的话,你们要好好记住,十年、二十年再回头看,就会明白的”,成娃想:“或许老祖是对的,未来的时间太长,现在有谁去管今后的对与错!”

    姐姐成芳对成娃讲:“那位美女自言:我原来是银行职员,有稳定的工作,一次在酒吧里偶遇李虎娃,他出手阔绰,一口地道的成都话,以为是当地土豪,两人开始来往……”,成娃觉得好笑,想那美女那样娇柔,被虎娃欺骗,知道真相后,一定非常痛苦,或许还有别的故事,挺让人心痛的是姑娘那么漂亮可人,被虎娃这样的粗野汉子压着,心里一阵怜香惜玉,简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