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站在名人肩膀上:窥视大立人像的“完整自然数字和古三历”象数纹饰之意象
(一)《三星堆出土青铜高台立人像观瞻小记》对本文有启蒙与提升之效
发表在《中华文化论坛》2005第4期的《三星堆出土青铜高台立人像观瞻小记》,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者、百家讲坛人物王仁湘。其文采与笔锋,皆受到青睐。该文的头两句,就很不一般:“青铜高台立人像,是三星堆出土最引人注目的文物之一。它光华熠熠、体势巍峨,它蕴意奇诡、气韵磅礴,在考古家而言,它在中国古物中真是前所未见。”如此短小精悍的开篇语、神采飞扬,获笔者的喝彩与点赞。此文章中三个提纲挈领的标题“稳步远眺 姿容庄严、 衮衣绣裳 华服嵬冠、 神耶王耶 身地高崇”,表达出全文对青铜大立人之身份居崇高地位的肯定,体现着高贵与权威(大立人的四龙外衣,古称作衮衣)。
2016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王仁湘《半窗意象-图像与考古研究自选集》。其入选于该《选集》的前七篇文章中,就再版有《三星堆青铜立人冠式的解读与复原-兼说古蜀人的眼睛崇拜》(在本文中,以下简称《眼睛崇拜》)(发表在《四川文物》2004年第4期)和《三星堆青铜高台立人像观瞻小记》(在本文中,以下简称《观瞻小记》)等。这两篇,已当作被笔者借鉴与评论的要点对象。
虽然我们十分赞赏与愿意学习名师的文采,然而从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出发,却仍需要一分为二,梳理出这两篇文论可借鉴与或可需要补充解释的两个方面。本文对这两方面的表示方法,皆是:先列举出具体文论中被关注的要点(含正反两面、并在其文字下面均“加下划线表示重点”),再紧跟着附上笔者所受启发的点评(用小括号内的内容、表示其点评或改进),以表心迹。
我们认为:在神秘感很浓的三星堆文化中,隐含着太阳历体系的大格局。为将被神秘感遮掩着“太阳历体系大格局”中的科技灵魂揭示出来,本大标题要分别针对“发现《三星堆数字(完整的自然数字‘象数纹饰’)》与《三星堆古三历‘象数纹饰’》”这两方面内容,去相对深入地展开讨论。
1、《观瞻小记》对我们“解读青铜大立人像肩负历法大师职责”有借鉴和引领之功
三星堆遗址青铜重器的代表——青铜大立人像,作为世界“铜像巨人”轰然现身三十余年了。面对这件惊世骇俗的国宝级文物,由考古界、史学界和文化界乃至于民间学者等对该人像身份之谜的认识,进行了长期探寻,但获得的真知并不多;即便一些文论中对大立人身份已有几近合理的某些推测,却更少有人去解析出该著名青铜大立人的行为之谜……而探索“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太阳历”,属本书的两种新议题。
相关旧识中一般认为: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人像,是古蜀国至高无上的国王、或是掌握神权的大巫师、再或是国王兼大巫师在主持祭祀等等;这些评价,将此人像文物描述是集王、巫二者身份于一体而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是神巫之权与王权最高权力两相结合的象征……这些种种推测,看似在理,却都不尽合理;有的言论,还与我们的新推测相去甚远。
通过学习名师的上述篇章,我们试图用系列新思路与新证据,去将学者们以前曾推有认知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的文物意义串联起来;力图以新的图说方式,与大家一道进入“能看懂”的境界。因此,我们要用新词句去描述青铜大立人像的形象,去整理出以“身穿龙服、半人半神,女性巫师、演绎历法;立表测日、手拟游标,跣足交斗、神通天地”之女王外表,蕴含着可揭示“天人合一、天数一体”的文化新内涵。
由此新词句、新内涵与体现着新的逻辑关系,一部分本就来源于受阅读《观瞻小记》要点的启发。
(1)引用《观瞻小记》的要点举例
①青铜高台立人像,是三星堆出土最引人注目的文物之一……它或许是一代古蜀王的雕像,或者是古蜀时代某个神明的象征……(激发笔者由此引申出“人神一体”的新用语)……
②稳步远眺 姿容庄严……看看是否能由一些细微之处寻找到真正的谜底……(引导笔者能手持在三星堆博物馆购买的“青铜大立人像文物工艺品”,在反复观察中从细节上既得到启迪,也另有异议)。
③……立人像体态修长,端正直立……立人像虽有华丽的冠服,却是裸露十趾……(让笔者强烈质疑大立人像“裸露十趾”的现象引发出“脚神秘”——解析其原因,是要顺应展示18月太阳历法等所需);跣足而处,两足左右平齐正立。它的足下是两层高台,下面是一个斗形方座(促使着笔者将“跣足”与“斗形方座”二词结合,得出上面新词句中的“跣足交斗”新内涵——指大立人赤足站在北斗图腾之上)……仔细看一看立人的脸庞,它是头著高冠,刺簪束发(此处“刺簪束发”,提醒根据大立人后脑勺有两个大孔穴,是供妇女 “用簪子将所束笄发、刺插入‘双斜孔’中而固定”,成为判定青铜大立人是女性的重要证据)……衮衣绣裳 华服嵬冠……半臂外衣纹样最精,纹样分为两组,以前后中线为界。前后中线构图相同,用相间的一旋一圆的眼形图案组成垂直纹饰带(本文图51与图62大立人像正面与侧面的线描基本图、是在三星堆博物馆拍的图片),将外衣中的图案分为左右两组。左侧一组为排列成方阵的4条龙纹,龙纹两两相背,龙吻呲咧上昂,龙爪紧握为拳,龙翅高展,龙鬣飞扬,迅雷疾风,威之武之。右侧一组为竖向平行排列的两排兽面纹,构图简约,稍见眉目而已(注:在图62右下方,用了9条直线从“注释的文字‘九’引出,指向9个构图简约、稍见‘耳、眼、头、羽’的‘鹰纹像’”;另在图68-1左侧和图68-2左侧,各有9条直线从“注释文字‘九’引出,指向9个构图简约、稍见‘耳、眼、头、羽’的‘鹰纹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