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共十篇
题解:
秦国建国较晚,秦人的祖先是嬴姓,世代辅佐殷商驯养牲畜,周武王伐纣时,秦国祖先恶来效忠商纣被杀,嬴姓中衰,沦为周王的奴隶。因为居住在西北甘肃陇州高原农牧混交带上,长期与戎狄混居,学会了饲养牛羊马匹的技术,被周天子封于秦地,即今天甘肃天水,封号为西垂大夫,是周朝的附庸,仍驯养牛羊马匹。公元前770年,幽王之乱时,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获封为诸侯,伯爵,秦国才开始封邦建国。封建的地方是被戎狄占领的周天子旧地,即今天陕西中北部,秦人是从敌占区解放后才有根基的,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平定,平定后还将中南部土地人口还归周天子,秦人做的大方大器。从公元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称为始皇帝,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中央集权时代。秦国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秦朝。秦风排第十一,位置正好,后来居上。
《车邻》1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车驰响辚辚,马额白毛升。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未见君子面,迎候传音信。
阪有漆,隰有栗。 墁坡漆树园,凹地栗树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见到我君子,同坐奏佳音。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今日不享乐,衰老乐不成。
阪有桑,隰有杨。 高台桑林绿,洼地杨树荫。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我与君子同,击鼓吹竽笙。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今日不享乐,死了无人闻。
用李白的《春夜晏桃李园序》为之作解:“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另外,还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的诗句也与之有着承继的关系。
名句: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驷驖》2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四马色如铁,缰绳手上勒。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公爷领宠子,外出猎一围。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僚佐驱时兽,丰硕窜地走。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公爷指左射,放箭便获有。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满载游北园,马步得松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轺车铃铛响,猎犬撒起欢。
围猎是古代贵族最重要的活动,娱以练武,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场面大小各异,诗经中就有好几篇。这篇看起来更象玩儿,“公之媚子”, 是最溺爱的儿子或孙子,“从公于狩”, 是老带幼,“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教的仔细,射的准确,最后当然“载猃歇骄。”那种洋洋自得的味道,不深入其境根本体会不到。驖,这个字念铁,也是铁色的意思,但铁色有铁黑、铁青、铁黄、铁红多色,管它呢,只要不是白色就行。其实白色也可以,诗中有“白铁无辜铸佞臣”之句,可见铁未绣蚀的本色亦为白色,不信磨块铁看看是也不是。
《小戎》3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 轻车车厢浅,五韦连辕盎。
游环胁驱,阴靷鋈续。 背环扣接扣,引带白铜镶。
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虎皮垫毂梁,花马黑蹄扬。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念君人品好,情温同玉祥。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板屋歇军旅,使我心惆怅!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 四马高又壮,六辔挽臂膀。
骐骝是中,騧骊是骖。 红马驾中辕,黄黑两边帮。
龙盾之合,鋈以觼軜。 龙纹雕盾牌,抓手铜扣挡。
言念君子,温其在邑。 思君好人品,温馨留边疆。
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何时回家转? 想他心凄凉!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 战马披重甲,戈矛耀日光。
蒙伐有苑。虎韔镂膺。 盾面饰羽毛,虎斑雕箭囊。
交韔二弓,竹闭绲縢。 双弓相交插,弦套丝绳长。
言念君子,载寝载兴。 思夫人不见,睡下又起望。
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温良我夫君,德行美名扬。
百年前人说《诗经》有一半不可解,这首诗就是证明,太难译了,查了好多资料,主要是对古代车战名词不知不解,“龙盾之合” 为战车高厢挡板,也叫楯,与下句“蒙伐”的手持皮藤盾不一样。“竹闭绲縢”为弓套或弦套。“板屋”是以车厢连环为屋,不是用木板搭的屋。
这是首妻子怀念征夫的诗,想得很细致,车马服饰戈矛居住都想到了。秦人出征时,家人必送行,征人之妻当然也在其中。当她回忆起丈夫出征时的披挂乘车坐马,回味丈夫给她留下的美好形象,字里行间,充满着仰慕之望和思念之情。“秦风”的特点是简直厚重,国人习武成风,男儿征战,为国效劳,以立军功进爵成为时尚。秦国在春秋初中期还是个弱国,自商鞅变法后渐渐走向强大,一百多年完成了四百多年老祖宗非子想都不敢想的伟大功业。秦人务实恶虚,从诗中便可略知一二。“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为诗中名句,后多被铭、辞、赞采用。
名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言念君子,载寝载兴。
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蒹葭》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芦苇莽苍苍,白露亮晃晃。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的那个她, 婷婷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流相追寻, 弯绕太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顺流相追寻, 仿佛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芦苇正萋萋, 露霞相映碧。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我的那个她, 水草望无际。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逆流相追寻, 崎岖难歇息。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顺流相追随, 仿佛石上憇。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芦苇郁葱葱, 露珠润无穷。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我的那个她, 岸边影朦胧。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逆流相追寻, 曲径何时终。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顺流相追随, 沙洲怨匆匆。
这是《诗经》中最美最合现代人心理满足的一首诗,有人说是《诗经》第一,我有同感。王国维说他“最得风人之致”。 试想一下,一个人在初秋的早上,望着苇荡对岸若隐若现的身影,心里荡起阵阵涟漪,河水宽阔,道路回环盘纡阻隔,芦苇,霜露渲染出一片凄清迷漓的景象,未晞、未已,仿佛,烘托出徘徊无尽的思恋,那可望不可及情景,岂一两句话说得尽然。
《毛诗小序》说“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东汉郑玄也是个了不得的大学问家,他在给《小序》作笺注时说“秦处周之旧土,秦人被周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
周幽王迷色引祸,秦襄公带兵驱敌,立了大功,被周平王封为伯爵,虽被酬以周土岐、丰旧地,并与之盟誓铸鼎, 却还要秦人自已深入敌占区,进行更为残酷的解放战争才得得到。匡救宗国,再扶天子,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就“刺襄公未能用周礼”了呢?不救是周礼吗?不取是周礼吗?而且还咒人家“将无以固其国焉”。这些冬烘先生不知长了一颗什么脑袋瓜子。东汉郑玄把秦人视为野人,是用汉朝末期的老花眼隔着前朝看几百年近千年前的事,还说别人“未习周之礼法”,幽王习得好,弄得子逃妃死身亡国灭天下动荡。此种谬论,本不值一哂,但他们偏穿过《蒹葭》从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所谓伊人”是褒姒么?即便是褒姒,真的被平民追上了,被人迎娶,过起夫倡妇随的平淡日子,虽然劳作辛苦一点,至少不会丧命留骂名,真比嫁给幽王好多了。看那个“幽”的谥号,骄奢淫佚,昏暗不明的主儿。
名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终南》5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终南何所有,有梓有梅花。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君子到此地,狐裘罩锦纱。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脸色若涂丹,我主就是他。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终南何所有,山高堂宽敞。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君子到此地,青衣配彩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佩玉叮当响,到老莫相忘。
这篇诗的用词简古,应该很早,古人说是襄公时,差不多。此时襄公送周平王迁都洛阳,立了大功,被赐以伯爵,正式封邦建国,进入了诸侯行列,再一鼓作气,从犬戎手中解放了西周旧土歧山以西的土地人民,这时乘兴视察自己的邦幾,正是时侯。终南山是周人兴起发迹的地方,凤鸣岐山便是这里,称为天下第一福地。秦公至此,真有种扬眉吐气的豪壮,“锦衣狐裘、黻衣绣裳、颜如渥丹”正是对此形象的描写,“其君也哉” 是人民对他的褒奖“真象个君主啊”。 而君主应该象梓树那样细致有理,象梅花那般耐寒,象山石那样有棱角,象堂坝一样宽广容人,象玉一样温润清罄“佩玉将将”, 还要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寿考不忘。”
另外,条不是山楸类灌木,而是梓树,高大而细密,可做寿材檁条家具农具等,最多用作雕板,古时称梓匠梓人等,梓树原产地就在秦岭上下。我家梓潼,便以梓树得名,如今“梓树不知何处去,空留潼江绕蜿蜒。”
名句: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黄鸟》6
交交黄鸟,止于棘。 交交声哀鸣,枣刺钻心疼。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殉葬从穆公?子车奄息名。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奄息好姓氏,百夫最才俊。
临其穴,惴惴其慄。 众人临墓圹,胆战又心惊。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苍天睁眼看,谁坑好男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若可赎代他,百人愿献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 交交声哀鸣,桑枝最伤心。
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殉葬伴穆公?子车有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众夸仲行好,百夫最才能。
临其穴,惴惴其慄。 众人见殉葬,心惊不敢登。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苍天睁开眼,好人无好应!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赎代他不死,百人愿化尘。
交交黄鸟,止于楚。 黄鸟交交哀,苦荆苦楚来。
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殉葬陪穆公?子车针虎再。
维此鍼虎,百夫之御。 众夸针虎好,百夫将帅才。
临其穴,惴惴其慄。 众人覆墓穴,胆战被活埋。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苍天在看否,人殉大不该!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若可赎代他,百人赴椁盖。
这首诗真不好译和评价,三章诗每章只换六个字,便将这一历史事件一波三迭的唱了出来,后两联叠句迭唱,让人读后悲从中来,知道了三勇士的遭遇。别愤恨秦穆公死时以大量的活人殉葬,这是当时的制度和礼制,不殉还不行,只是多少而已。不独秦国,不独中国,据考古资料报导,西亚一些地方和美洲一些民族,殉葬的有上千人之多。古人视死如生,死去叫往生,在另一个世间生活,殉的人有妻妾爱将、侍伇仆从,工匠战俘,殉的人中也有自愿的。其中子车氏的三兄弟被殉葬,从诗中看并非出于自愿。对三壮士的哀悼,表现了百身莫赎的痛惜。诗以枣刺扎肉,桑树伤心,苦荊苦楚来描写黄鸟,黄鸟也是雏鸟的代指,暗示了子车氏幼子待哺的景况。诗是写实的,《左传》文公六年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唉!真是百身莫赎其哀!
名句: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晨风》7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鹯鸟如疾箭,郁集北树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不见意中人,忧心独悻悻。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我该怎么办? 把我忘干净!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 山坡栎树丛,凹地榆树怜。
未见君子,忧心靡乐。 不见意中人,忡忡难欢欣。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我该怎么办? 把我忘干净!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 斜坡长棠棣,低宕山梨挺。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 不见意中人,恍忽醉迷沉。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我该怎么办? 把我忘干净!
秦风也委婉,女人会用心。鹯鸟郁而集,如何问不停。从归林起兴,至忘我实多止,回环往复,迭迭不休,用鸟、树、坡、宕营造出一种萧肃的环境,用靡乐、如醉、如何如何反映内心的感受,表现曾经的幽会之地,渲染出一种幽怨的气象。兴也,赋也,兼而有之。有人说此诗为女被男抛而作,不如看做失约怅望更贴切些。
名句: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无衣》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谁说没有军装?你我同样战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君王起兵征伐,修整尖戈利矛;
与子同仇! 同仇敌忾英豪!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 谁说没有军装?你我同样麻绦。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君王起兵征伐,整装列戟横刀;
与子偕作! 共同呐喊咆啸!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 谁说没有军装?你我同样皮腰。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君王起兵征伐,铠甲坚韧牢靠,
与子偕行! 你我整齐步调!
同样的句子,在一首诗中,应有不同的指示,“岂日无衣?”揣摩译解为军装,内衣,裤子和护具,也是符合场景和实际需要。有人把“与子同袍”译为“同穿一件衣袍”,简直是开玩笑,两人穿一件试试?
这首诗应该是一首军歌,战士出征前或行军途中所唱,铿锵有力,袍泽之谊,便是穿一样衣服,喝一口水井的乡情。
名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渭阳》9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我送舅舅归,送到渭河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何物为赠礼? 高车四马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我送舅舅归,舅舅连亲娘。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何物做赠礼? 宝玉表心肠。
这里写的是一段历史史实,秦康公送流亡多年的舅舅重耳回国就国君之位,送到到渭水南岸秦晋交界之处,在即将分别之时,作此歌表达感情。此时康公还只是太子,他父亲秦穆公还在。康公的生母晋姬此时已故去,死时托咐穆公帮助她的亲弟弟重耳能够及早返回晋国。所以诗中说“我送舅氏,悠悠我思。”岂能不由舅舅而念及母亲之理?两句诗也从单纯的送别,升华到亲情国谊的高度,更是让重耳不要忘记秦国对他返国即君位所作的强力支撑。重耳做到了,“退避三舍”便由此垫底。
两章八句,简洁有力,情深意长。是秦康公作的,别人代得了笔,代得了亲情吗!
《权舆》10
於我乎,夏屋渠渠, 唉唉真难堪,曾有大宅院。
今也每食无余。 如今吃饭也舔碗!
于嗟乎?不承权舆! 别问我怪谁?人生难回转。
於我乎,每食四簋。 实在是难堪! 常享四大盘。
今也每食不饱! 如今肚子填不满!
于嗟乎?不承权舆! 别问我怨谁?不能比当年。
据说此诗还有个小序“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诗也” 有人说也是康公作的。此时的秦国,已开始走下坡路了,四处征战,六国不安,四境为敌。而国内也处于天灾人祸君暗臣强的时期。要兴盛还得再等一百多年五代后的商鞅变法。但要说此诗是康公作的也有点说不过去,再怎么贫穷,也到不了他身上吧?存疑。
后来唐肃宗在安史之乱逃难时曾有诗曰:
朝日上团圆,照见先生盘。
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饭涩匙难捥,羹稀箸易宽。”
也有点这味道呵。
(下节、【陈风】共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