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南郭散人

[诗词歌赋] 寻诗问道——田园牧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别字:概为慨之误,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桃夭》第二章“桃树”为“桃叶”,校对粗心之过。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芣苡8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呀车前子,采回好做菜。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呀车前子,一把抓起来。

采采苯苡,薄言掇之。    采呀车前子,手指要分开。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呀车前子,泥土抖下来。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呀车前子,用襟兜起来。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采呀车前子,鲜嫩逗人爱。   
    这篇诗疑义很多,有人说车前子多籽,妇女吃了希望多生;有人说车前子可治不育不孕证。还有,不举了,全是一派想当然的胡言乱语,万不可信。
    车前子就是药食兼用的草本叶类植物,小是菜,老是药,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作用;一般用作药引子,单独可泡水喝。今天农贸蔬菜市场上,也有卖车前子地丁草的,凉拌清炒俱佳。“捋之”就是摘尽根须抖泥土的动作。
    诗歌中唱得明白,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群妇女到野外去采车前子,肯定不是都不孕不育,而是尝鲜做菜吃。她们一边采集,一边歌唱,上下唱和,好象民歌比赛,充满了欢乐之情。而且三章只换了六个字,回环复沓,制造出优美的意境,把整个采摘过程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真个是“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也。

                 《汉广》9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南山乔木高,无荫不可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水有美女,无求何以妻。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宽滔滔浪,没法游过去。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水长悠悠远,舟船也非易。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荊灌错丛生,砍伐去棘刺。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姑娘要出嫁,马匹喂壮实。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江宽又广,没法游过去。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悠悠江水长,舟船也非易。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草窠丛丛生,开路穿蒿泽。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姑娘出嫁了,小驹归家国。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滔滔江汉宽,归来是何年。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悠悠水长长,云水远茫茫。
    多年来这首诗被解释为恋情诗,说是一位青年樵夫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帐的愁绪。但仔细琢磨,并非如此,极像是贵族送女出嫁,女方家安排人开路、割草、喂马、送亲之状。
    诗歌里唱得明白,“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乔木”指的是门户高,庶人怎可休息呢,“游女”是指正出嫁的女子,别人都出嫁了也不可能求思。闻一多先生说是“借女神之不可求,以喻彼人之不可得,开《洛神赋》之先声。”闻先生是前辈的大家,我尊敬得很,但对这首诗,我也可以有点不同意见;“游女”不可译释为“女神”或“神女”,这种“神女”,是带有巫觋性质的公共情人,不可以拿来比寓描写良家姑娘,否则,“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便失去了意义。艳羡是有的,思也可,求则难;而“神女”思可得,求也不难。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语直意永,言浅义深,回还复沓,营造出一种幽远淡雅的气象,太妙啦。
    名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下节、汝坟》)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汝坟》10
遵彼汝,伐其条枚;     汝河大堤走,砍条好编筐。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没见我丈夫,忍饥被清霜。

遵彼汝,伐其条肄;     汝河大堤走,砍枝好烧汤。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见到我丈夫,莫再弃野荒。

鲂鱼赬尾,王室如燬;     红尾鱼漂亮,王事急火旺。
虽然如燬,父母孔迩。     虽然急如火,父母谁供养!
    全诗在凄凄的质问中戛然收结,征夫对此质问又能作怎样的回答?这质问其实贯穿了亘古以来的整部历史,当惨苛的政令和繁重的徭役,危及每一个家庭的生存,将支撑“天下”的民众逼到“如燬”、“如汤”的绝境时,历史便往往充满了这样的质问。
    三代前的古人其实是没有爱国一说的,谁当君王老百姓都一样,但爱家则是血液中的遗传,无家则无国。今天反过来了,叫没有国哪有家,细想之下,国是由无数个家组成的,无家无国才是正理,儒家“民贵君轻”的人本思想便由此而来。 “鲂鱼赬尾 多译为事急如火,其实不对,应是妻美年少,鱼在古代的比喻中,就是性事情事又多子的隐寓。意译此句应为“家妻好模样”,直译便不太好理解。王室如燬 才是国事紧急如火烧。前句是家事,后句是国事,两相比较,发出了“父母孔迩”深深的无奈,“孔迩 是儿孙满堂的人伦之乐。家妻再漂亮贤惠,父母再年老体衰,但与国事和王事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未见”“既见”,是事与情的悖理之叹。
    名句: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麟之趾11
麟之趾,振振公子,    鹿蹄轻而捷,公子更振奋,  
于嗟麟兮。            高歌唱雄浑!

麟之定,振振公姓,    鹿头显慈祥,公子施善仁,
于嗟麟兮。            咏叹送身影!

麟之角,振振公族,    鹿角威而猛,公子领族人。
于嗟麟兮。            赞美颂心声!  
   《荀子》中说:“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恶杀,麟在郊野,”兆示“天下太平”的仁义之兽悠然徜徉于山川林泽。后来凡赞誉圣明,则眉飞色舞于“麒麟在圃,鸾凤来仪”。孔子因“获麟”而泣,是以为麟出非时也。古代因瑞兽造假制祥的事太多了,史书中还有祥瑞一章专记这些事。有人说这首诗是恭贺贵族得子的,也通达,从趾、额、角论,正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龙子凤孙之义,凡俗之家也多有得“麟子 的奢望。“得麟之喜”与“弄璋之喜”,都是人间美好的祝愿,不分贵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欣赏咏读《麟之趾》,更有一种不同的味道。一首诗三章三十三个字,只有六个字不同,而且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气韵形象交互作用,别说汉魏,即便盛唐也不可能,只有诗经做得到。但理解起来,因时代久远,便有距离。另外,用乐歌吟唱,能更入心耳。
    诗歌中三句一章的格式,两起一结的呼应,后世也在《乐府》诗歌中多有,但因气韵短促,不易发挥,后人很少再学用。但却被后来日本遣唐使学来作俳句,成为日本的国粹。
     二条良基(宋末元初
    万物感晚秋,
    山野鹿鸣虫唧唧,
    如此竟悲愁。

     心敬(元末明初
    阴云挂长天,
    依然似可如往昔,
    施雨至人间。

     宗袛(明初
    人生天地间,
    若无碎雨敲吾舍,
    诸事惹心伤。
    这三首俳句在日本的地位,差不多是杜甫在中国诗歌中的地位。按中国诗解,“秋、愁”,“天、间”犯了叠韵的诗病。按日本通古斯语系读,是有韵的,并不侵韵犯讳,只是从汉语译文上不见有多好,但意境也真不错。后来郁达夫留日期间,见日本俳句如此,也写了不少,把日本人惊得一楞一楞的,佩服得心悦诚服。这是在一些闲书中见到的掌故,只作参考用呵,作不得准的,在此说明先。
    (下篇【召南】共十四篇)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召南】共十四篇
    题解
    召南在陕县以西的南部,由召公进行监管。召公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庶弟,姓姬名奭,被封在燕国,公爵,史称召公奭。他与周公一样,也不能去封国,而是担任了天子的三公之一太保,封地由他儿子姬克任国君,受侯爵。召公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武王死后他也是托孤人之一,同周公旦一起平定了武庚三监之乱,为“成康之治”建立了功劳。他经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管理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甘棠》篇便是记其事。“召棠 是颂扬官吏良政善绩的典故。他被历朝历代遵为贤人。圣人周公占第一,贤人召公自然占第二了。《召南》的十四篇诗歌中,便有一些是汉江流域小邦国的诗歌。

                  《鹊巢1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喜鹊筑成巢,斑鸠来居住。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姑娘出嫁了,百车来迎娶。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喜鹊筑成巢,斑鸠来居住。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姑娘出嫁了,妆奁多丰富。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喜鹊筑成巢,斑鸠来居住。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姑娘出嫁了,车马载长路。
    这篇诗歌虽是描写婚礼的诗,但“鹊巢鸠居”的比喻今天的人难以理解,是贬意词。这个鸠可以是斑鸠,也可以是布谷鸟,这两种鸠鸟与鹊大小差不多,色泽相近,经常在一起,古人认为鸠鸟不筑巢不孵卵,全靠喜鹊代劳,怎么观察的不知道,也不能用现代科学精神去驳斥荒诞不经。这篇诗歌应该是中原大邦国,往南或蛮夷不开化的地方嫁女的诗,上对下,有一种文化心理的优越感“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百两御之、将之、成之”, 不仅是迎亲队伍的宏大,也是妆奁丰富的表现和排场。
    名句: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采蘩2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何处去采蒿?就在沼与池。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为何束紫茎?公侯要祭祀。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何处去采蒿?涧边湿土旁。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正要用纯色,公侯祖庙堂。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蒿穗多光洁,早晚迎风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用以做修饬,礼毕再卸装。
    译这篇诗歌一二章岐义少,第三章岐义多,有的直接写到人,我不同此意,要将蒿茅的作用表现出来,因为一二章已进行了铺垫,蒿茅一定是有特殊作用的。插蒿用的是蒿穗,洁白而大团,风吹如飘雪,这是祈愿兴旺发达,又根深簇大,子孙众多的目的所在,庙内插在神主位下,公侯夫人握在手上,白花花一大片“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也更加飘逸好看有气势。现代舞女头上戴的羽绒高饰,只怕与此多少有些借鉴。古代公侯夫人不仅要管内庭,还要参与四时八节的宗庙祭祀,从此诗歌中便知一二。顺便再说一句,现在一些庙宇的佛道圣贤师尊前,也有用此蒿穗或绣球花穗供养祈祷的。
    名句: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草虫3
喓々草虫,趯趯阜螽。  喓喓草虫鸣,蚱蜢到处腾。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未见心上人,心中不安宁。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既然见到了,欢乐溢出神,
我心则降。            忧愁不复存。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登上南山坡,蕨苔最鲜嫩。
未见君子,忧心惙々。  未见心上人,心神乱窜门。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既然见到了,欢娱最温存,
我心则说。            喜悦掩不尽。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南山山坡高,嶶菜绿得妙。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未见心上人,悲伤满怀抱。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既然见到了,浑身感觉好,
我心则夷。            欣慰最美妙。
    译完此诗,大有读柳词的味道,故有感而发;
    虫鸣心惊愁自生,未见忡忡见有情。
    南山薇蕨红绿好,觏止心逸最传神。
    “未见 既见 转瞬之间的心理变化,“觏止 与“ 心夷”, 满足后的快感两相对照,欢愉之情即具体又味浓。还是让人自己去体会更好,掰碎了细分析,只会破坏美感。
    名句: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降。
         我心则说。
         我心则夷。

                《采蘋4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何处去采蘋? 南涧水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何处去采藻? 浅沼泽畔找。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要用什么装? 圆箕和方筐。
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要用什么煮? 铫锅与瓦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祭品置何方? 窗前有灵幢。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谁是主祭人? 小女是齐姜。
    女子将嫁,必入娘家祖堂前告别,古今都一样。古代王公有家庙,老百姓有祠堂,今天依然如此。为什么要“采蘋采藻”, 这其实是有寓意的,女人如萍藻,有家才生根。家是夫家,在娘家是生不了根的,生不了根只得流浪随水流,命运不在自己手上,有了夫家便可扎根育子女。入庙告祭,是说将要扎根了,同时,还会学习到有关的礼仪和夫妻敦伦之道的知识。

                 《甘棠5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郁郁棠梨甜,别砍也别剪,
召伯所茇。             召伯坐下边。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   郁郁棠梨甜,精心来照看,
召伯所憩。             召伯树下安。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   郁郁棠梨甜,时常勤浇灌,
召伯所说。             召伯树下断。
    这篇《甘棠》,三句一章,虽止三章,回环复沓,只变了六个字,意义便层层深入,是典型的民歌式样。
    这篇诗歌太有名了,“召棠之词”,便是颂扬良政善绩的典故出处,说有“甘棠”余风,便是办事立决立办。召公是召南的实际监管者,据说常年在各地巡视狱断,坐在甘棠树下或有余荫的树下,现场解决问题,很受各邦小诸侯和百姓拥护爱戴。甘棠是杜梨、山梨,也是野海棠类的果树。
    今天也有巡回法庭、民事调解之类现场决断。现代还有焦桐,杨松,也是颂扬一心为公的楷模焦裕禄和杨善洲。

下节行露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露6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     露水湿草路,早晚要出去,
谓行多露。               此时难迈步。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说雀无嘴? 啄穿我房屋。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谁说尚未娶? 害我蹲监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即使陷囹圄,休想进我屋!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谁说鼠无牙? 啮穿我壁铺。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谁说待婚配? 害我惹讼诉。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即使讼缠身,坚决不从汝!
    这就是民间“露水夫妻”的出处。“厌浥行露”起句晦涩而难懂,似有缺句。此诗气韵愤慨,好象有所暗示,“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曲笔隐指似乎曾经许诺过,而又婉转道出分道扬鏣的坚决和不从的意志。强调即使无中生有,造谣诽谤,哪怕用诉讼牢狱来胁迫,也决不会屈服。正话反说的二句是“谁谓雀无角?谁谓鼠无牙?”表示雀虽有嘴,无栖我屋之理,鼠虽有牙,无穿我家之隙,而用“亦不从女 的斩钉截铁作结。蓬头硬尾,诗句复沓,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人解释说这首诗是拒绝有家室男子求重婚纳妾而作,此说也与传统释解相合,但未必正确,原因就是前三句的隐晦缺词。我以为有缺失,可能大家会笑我胡说,二千多年没人怀疑,你译不通了就说缺,那还怎么讲。如果只读前一章,的确不明就里,有一种有话讲不出的味道。
    名句: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羔羊7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裘皮好蓬松,白线细密缝。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晏罢归家去,摇摆正从容。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    皮袄丝毛绒,五扣盘当中。
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悠然此日月,公帑乐无穷。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    袄暖身陶陶,带扣歆羡好。
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俯仰自得趣,何处不辛劳。
    这就是美刺,用赞美外在的美衣美食,讽刺皇亲国戚卿大夫们贪腐无能,饱食饫足,无所用心的状态。这篇诗歌用七言译,发挥一下添油加醋的味道更好,但不能。相类的《诗经》中还有《宾之初筵》等,通过完整描述一场盛大的豪宴,从饮酒开始举行各种仪式,然后徇序渐近,从彬彬有礼到举止轻浮,从庄严岸然到烂醉如泥的过程,全用赋体,最后一章发出议论进行规劝。
杜甫学这种美刺的手法很多,最有名的便是《丽人行
    另外,这篇诗歌还有个特点,颠倒移动句子,以增强感染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复沓回环。从第一章的“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到第三章的“委蛇委蛇,退食自公。”这样前后移动的句子,在诗经中也不多。
    名句: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殷其雷8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雷声隆隆响,就在南山上。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此时离家去,心忧多惑惶。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君子有作为,归来别辞让。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隆隆雷声滚,震撼四周邦。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离家非此时,难有休止望。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君子应勤奋,归来养精壮。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天雷响不停,炸在南山宕,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出走违气候?不要流浪。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壮志励君子,归来建功忙。
    《毛诗序》说此诗是“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攻,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 此说古今解诗者无异议。虽然所思念的对象不必如《毛诗序》之定为“大夫”,但从诗中所称“君子”来看,则这位行役在外者当是士大夫中人,不可能是平民百姓。此诗的每一章虽只寥寥数语,却转折跌宕,展示了主人公抱怨、理解、赞叹、期望等多种情感交织起伏的复杂心态,活现出一位思妇的心理轨迹,堪称妙笔。此诗之妙正在于其上下不一的语意转折,在否定亦复肯定中呈现活的心态。此外,此诗的语言简洁朴素,齐言中又有长短相错,模拟说话的声口,在一唱三叹中倾吐衷情,颇为传神。
    全诗的结句,落在“振振君子,归哉归哉”上,这为那些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传达了归国回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招唤,外面再好,也会是有“殷其雷 的。
    名句: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摽有梅9
摽有梅, 其实七兮。    敲打梅子落,树上留七分。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心好小伙。不要误良辰。

摽有梅, 其实三兮。    梅子纷纷落,枝头剩三成。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求我时候好,佳期莫再等。

摽有梅, 顷筐塈之。    纷纷梅子落,簸箕要端稳。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有心来求我,莫再慢吞吞。
    俗话说男想女,隔座山,女想男,一层纸。这个姑娘在委婉中大胆的求爱“求我庶士”, 其实就是“我求庶士”。梅子酸中有甜,甜中有酸,那种酸酸甜甜,甜甜酸酸的味道,正是爱情的滋味,这好象是句广告词呃。“其实七兮”,还有七成果,“其实三兮”,还有三成果,“顷筐塈之”,再不端稳簸箕就只有等来年了。
    唐人有诗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正是此意。
    名句: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下节小星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星10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小星光朦胧,三五挂天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未亮就出征,早晚都为公,
寔命不同!              命运真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    小星幽幽明,参昴不成行。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    未亮就出征,离了暖裯衾,
寔命不犹!              抱怨谁人听。
   这篇是差役吏卒的抱怨之歌,在老百姓看来,差役吏卒是吃皇粮的,风雨不缺,丰歉不管,羡慕死了;在差役吏卒看来,真不如老百姓自在。李商隐诗云:“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孤负香衾事早朝”。“昨日酒罢已四更,日上三竿犹未醒。从此不为俗事累,无须俯首听点名。”这类诗很多,连朱元璋都曾改过一位大臣的诗。这篇《小星》,真要在上班无人的路上唱,听起来也还真是凄凉。“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这样意义的诗句,在后来的五七言和边塞诗中常见呵。
    名句: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江有汜11
江有汜,之子归,    江水有分流,人分不回头,
不我以!不我以,     不再为我留。不再为我留,
其后也悔。           悔恨永无休!

江有渚,之子归,     江中有沙洲,人去不回头,
不我与!不我与,     不再与我稠。不再与我稠,
其后也处。           忧伤荡悠悠!

江有沱,之子归,     江水有湾还,人去不回头,
不我过!不我过,     不再见面久。不再见面久,
其啸也歌。           啸歌何时休!
    这篇诗歌岐义很多,一说是男別,一说是女归,再说是妾怨,各有其理。男别是商贾弃妓,女归是女嫁男怨,妾怨是冷房外居,难以弄清。
    揣摩诗意,不做假设,弃妇怨诗当是正解。归虽为嫁女用,征男归家也可用。“江有汜”是江水会分流,人也会分手;“江有渚”是江中有沙洲,人生有码头;“江有沱”是江水有回还浅湾,人生却无此处,一去难再了。“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 是薄情绝意,“其后也悔、其后也处”, 是以自悔度他心,“其啸也歌”才是此心此情的真实写照。  
    “其啸也歌 在乱世居然还成为一种行为艺术,见面什么话也不说,吹口哨递眼神,走时长啸,生怕祸从口出。《世说新语》中记的有,竹林七贤最爱弄这个,嵇康阮籍是带头大哥。恨到极处泪作歌,怨到愤时啸即语。啸声虽悲凉,更多是傲气。魏晋名士风流,对现实现象不满,又不敢大声说,便以啸代歌,难道是从此借用吗?也许吧。这篇诗歌,与宋词大有趣,顶针复沓,不信比较一下《忆秦娥》。
    名句:其啸也歌。

             野有死麕 12
野有死麕 ,白茅包之。   野鹿正鲜嫩,包茅用火烹。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少女情已动, 后生诱她心。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林下矮灌丛,小鹿忘猎人。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香茅把她拥,美颜乱神灵。

舒而脱脱兮,            慢慢慢慢慢慢地脱,
无感我帨兮,            别让袜带膝上散,
无使尨也吠。            莫使尨狗坏了兴。
    这篇诗歌几乎是口语白描,由远及近,兴发自由,美不胜收又风情无限。那种半推半就的神情,那种欣喜同怀的乐趣,正是自然和两性相悦的馈赠。“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怎么译都不过份,这是祖先们少年时代的大胆任性和单纯,用形象演译人生,用生命表现生活的意义。但为了“典雅庄重 的“假正经”,译为“香茅把她拥,美颜乱神灵。”也还适度,你要联想到莫言的“红高梁”, 正是此意,或者莫言就是从这儿学的。
    第三章第二句中“ 字,大多说是佩巾,或围腰围裙,不准确,那时需要用这物件吗?其实更可能是包膝袜,古代中国男人女人都不穿裤子,用裙子遮掩,女人裙下的小腿,是用长筒麻布袜系在膝上,中国女人穿裤子,还是死裆裤,最早不会超过汉朝。所以这才能正确理解“无感我帨 的本义。就这一个“”字,便可写成一篇上万字的论文,这些事让那些“学者”们去干吧,或让研究生去写毕业论文,我们只管按实际意义理解就行了,说多了没用。
    尨[máng],多毛杂色不机灵的小猎狗。
    名句: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何彼襛矣13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    浓妆多艳丽?胜过棠棣花。
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喧闹难擁容?王姬车出嫁。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英俊又潇洒? 胜过桃李花。
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王孙有风度,侯子意气发。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垂钓须用线,姻缘用绳牵。
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齐侯的儿子,平王的娇妍。
    平王的孙女嫁给齐侯的儿子,这种诸侯间的王室通婚制度,在有古代是一种制度设计,是用婚姻维系安稳的方法。古代王孙嫁娶,还有陪嫁的媵妾和陪臣的工匠,娶一人等于娶了一班,还有不少的嫁妆,秦国的上大夫百里奚就是秦缪公夫人出嫁时的陪臣,比陪臣还低,叫媵臣。有人根据诗中“曷不肃雝”说在赞叹称美之余微露讽刺之意,全是揣度,羡慕嫉妒中有点酸而已。
   首章以棠棣花起兴,铺陈出嫁娶车马的奢华,“唐棣之华 是出身高贵的平王孙女,“华如桃李 是齐侯儿子的贵胄出身。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表明有媒有妁,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平王是姬姓,齐侯是姜姓,婚姻美满,并且能绵延久长。
    有人说平王只有一个,就是周平王,他活在世的时侯,怎么会叫平王呢?其实在春秋以前,大夫以上都是生有号,死有谥,平王在时叫平,是生号,死后生号转为谥号。这些知识,是王国维从青铜甲骨文中发现的,郭沫若从甲骨卜辞和彝铭中实证的,我从郭沫若《青铜时代》中读到并记住,现在提供大家,万一将来用得上呢。
    名句:何彼襛矣,唐棣之华!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驺虞14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    围猎芦苇荡,箭中猪身上,
于嗟乎驺虞!            技艺真高强!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    围猎蓬蒿茂,箭中仔猪叫,
于嗟乎驺!              射艺真高妙!
    “驺虞”是猎官或君王的副官,与后来的中低级虞侯有系,又有人说“驺虞”是猎人,或解释“”为饲养牲畜的人,或其义不甚了了;壹发”是一箭还是十箭?那时有连弩吗?只有放开统说,只说射中就行了,肯定少了些成就感。有人说是春天,明显不对,“彼茁者葭、彼茁者蓬”, 明显是秋天,“”在夏末初秋,春日尚在萌发中,而且,古人不会在春夏狩猎,大多在秋冬膘肥之时。“于嗟乎驺虞”,是参与围猎的兵士或对猎手猎官的欢呼,大意是“射技真了不起呀驺虞大人”,这样译就少了点诗意,只有这样了。

下节、邶风.】十九篇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邶风十九篇
    题解:
    公元前十一世纪即1027年,周灭殷商后,为了不断商朝王室烟火祭祀,周武王采取“以商治商 的办法,封纣王之子武庚于今天汤阴县城邶城村,建国号为邶国。但三分殷商旧地,将邶国中的邯郸分给六弟霍叔作采邑,鄘地划归蔡叔作采邑,卫地划归管叔作作采邑,主要目的是监管武庚和商地旧民,史称三监。周武王去世后,因管叔、蔡叔、霍叔等人素与周公旦不和,《尚书》记载,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不利于天子,武庚也说,武王现在死了,成王年幼,周公可能会废天子自立。三监便联合了武庚和原来商朝的属国奄、徐、楚等几十个邦国组城多国联军,以清君侧名义一起反周,史称“管蔡之乱 或“三监之乱”。 周公与召公齐公康公等邦国组成同盟军,杀武庚,灭了东方50余国。这场平叛战争打了两年多,管叔鲜被杀,将蔡叔度放逐,霍叔处被废为庶人。战后,邶国被拆分废止,只有一代三四年时间,后来周公又把纣王的叔叔微子启,封于殷商旧地,以承续殷商香火祭祀。微子是前代王室后裔,爵位便为公爵,封建为宋国,都于商丘,爵位虽高而地域不大。因为周是继承殷商,而孔子又是出于微子启一脉,《诗经》更是孔子整理编辑的,所以《邶风》便排在第三。今天的微山湖、微山岛便以微子命名,还有宋微子的墓园。  
    另外,商朝灭亡武庚死后,殷商旧人不服周,纷纷出逃,据说有一支殷人在攸侯喜的带领下,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中南美州,便是今天印地安人的祖先,有文字和石刻,也有人种学和文物佐证,有兴趣的可以搜看。纣王弟弟箕子出走朝鲜,史称箕子朝鲜,大约相当于今天北朝鲜加南韩北部汉城一带,秦朝统一前被燕国人卫满所灭。享国有七八百年。邶国建国虽只有一代国君,历史不长,但留下的诗歌却有十九篇,是诗经中最古老,历史最长的诗篇之一。但这些诗篇,大都是邶国除国并入卫国后时人所唱的,因出于邶国旧地,所以叫《邶风》。

               《柏舟》1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柏船荡悠悠,河水漫漫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彻夜难入眠,深忧惙心头。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想饮无好酒,姑且去遨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我心非铜镜,不能把影留。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长兄与小弟,依凭难挽手。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诉苦求安慰,怒气便出喉。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非卵石,哪能光溜溜;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我心非草席,哪能卷成轴。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雍雅有仪礼,岂能乱容尤。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深忧藏心底,小人名声丑。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遭逢患难多,凌辱亦长久。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静心想未来,拍胸猛回头。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日夜有更替,明暗相交走。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不尽忧愁中,浣洗净衣袖。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静心思不尽,不能奋飞游。
    这很纣王叔弟一家的事。
    这是国风中的名篇,共五章三十句。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用柏舟作比。柏舟,即有邶国之音,又有相背之意,还有相迫之实。这是音训纬求。虽是虚写,却置身于深水中,无所依傍。有人说是女人幽怨,虽可通理,但不近情。当年纣王无道,穷奢极欲,暴虐嗜杀,导致众叛亲离国势日衰。微子屡谏,不被采纳,乃惧祸出走。周武王姬发灭商,微子自缚衔壁乞降。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乱后,成王封微子于商族发祥地商丘,以示不绝殷商之祀,还授爵位为公爵,准用天子礼乐祭祀祖先。
    这篇诗歌,处处紧扣曾经屡谏不纳的主题,“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其中还受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的待遇;最后“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静言思之,寤辟有摽、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这是兄弟交恶,断绝往来,又割不去亲情的怨恨之词。说的是前朝旧事,讽的是当前兄弟。但绝不是女人。
    名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余冠英译
柏木船儿顺水流,  飘飘荡荡不能休。
两眼睁睁睡不着,  千斤烦恼在心头。
不是要喝没有酒,  也不是没处可遨游。

我心不比青铜镜,  是好是歹都留影。
我有亲弟和亲兄,  谁知兄弟难凭信。
我向他呕胆倒苦水,他对我瞪起牛眼睛。

我心难把石头比,  哪能随人来转移。
我心难把席子比,  哪能要卷就卷起。
人有尊严事有体,  哪能脖子让人骑。

烦恼沉沉压在心,  小人当我眼中钉。
遭逢苦难说不尽,  忍受欺凌数不清。
我手按胸膛细细想,猛然惊醒乱捶心。

问过月亮问太阳,  为何有光像无光?
心上烦恼洗不净,  好像一堆脏衣裳。
我手按胸膛细细想,怎得高飞展翅膀。

下节、《绿衣》)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版主在《寻诗问道》的标题下再加六个字的副标题:上部.田园牧歌,因为还有下部.楚楚动人,谢谢啦!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衣2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绿衫穿在身, 黄衣贴肉藏。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心中多忧伤, 何时才能忘?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身披绿外衣, 下着是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忧伤罩我心, 何时才漂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绿丝紧紧缠, 根根是你纺。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虽已离我去, 犹在眼前晃!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葛麻有粗细, 寒风多凄凉。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思念亡归人, 牢系知过往!
    毛公朱子都对此诗深挖细求,实不可取,就是丈夫思亡妻的怀念之歌,如此而已。绿衣黄裳应有所指,我认为绿衣代指春天,黄裳代指秋天,用春秋表示思念不尽,悼亡不已。
    此诗也是复沓迭章结构,重点在绿衣黄裳上,见其形而度今人意,感受深浅,更体其情。
    名句: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燕燕3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娇燕双双飞,翅羽将翩跹,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小妹要出嫁,相送不觉远。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登高望不见,惜别心挂念。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娇燕出家门,比翼飞得远。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小妹要出嫁,远送意流连。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凝望草木遮,伫立泪满面。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娇燕双双飞,高低语呢喃。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小妹出嫁了,送亲到南岸。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望断至不见,思念心难安。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仲氏重情义, 敦厚可倚惦。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小妹性温婉,诚实养久远。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常思父母邦,有教更勤勉。
    据说这是卫国国君送妹远嫁的诗,何尝不是民家嫁女的诗呢。前句“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成为祝福婚姻幸福的最美祝词,“颉颃” 今天倒过来了,叫“颃颉”,就是比翼齐飞的意思。这篇诗歌直抒送别之情,情景俱佳。以后嫁女,都称于飞之喜。《燕燕》是《诗经》中最优美的抒情诗歌之一。只有出于真情,才会“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兄妹情深,于此可见。
    名句: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日月4
日居月诸,  照临下土。     太阳和月亮,轮转照大地。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竟有男和女,不能在一起。
胡能有定?  宁不我顾。     为非怎能止?竟不把我觑。

日居月诸,  下土是冒。     太阳和月亮,轮转照下方。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竟有男和女,不能再来往。
胡能有定?  宁不我报。     胡作怎能止?竟不答我腔。

日居月诸,  出自东方。     太阳和月亮,轮转起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竟有男和女,品德不善良。
胡能有定?  俾也可忘。     暴虐怎能止?可以把他忘。

日居月诸,  东方自出。     太阳和月亮,轮转出东方。
父兮母兮,  畜我不卒。     父亲母亲啊,夫妻情不长。
胡能有定?  报我不述。     淫邪怎能止?有理不能讲。
    大多数译释家都说这篇诗歌,是齐姜被卫庄公遗弃后作的,被指责的男子是卫庄公。这些宫闱秘史难知难信,也不足为外人道也,故只看作是弃妇怨恨的诗歌
    太阳和月亮,是阴阳的最高代表,也表示男人和女人,日月如常,百物繁茂,阴阳失序,则会山崩地裂。这就是“日居月诸,照临下土”的用意所在。“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古处”是破坏制度礼法,但怎么破坏,没有具体去描写,只说是“宁不我顾、宁不我报”不看不应声。而他“胡能有定 胡作非为不止,也不明写,内心痛苦中又幽怨难舍,“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虽然高呼父母,但又不好意思说,这种欲言又止,欲显又抑的矛盾的心理,恰恰是弃妇感情心有余念的真实流露。这就是含蓄之美,留味道让后人自己去品。
    古代的弃妇,即不容于夫家,也不能归娘家,要是无后,除了再醮,只得独处幽居,下场是很凄惨的,哪怕你是王侯大夫之家或是平民之家,结果差不多。
    名句: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 终风5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淫邪似风吹,见我就嘻笑。
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戏谑又放肆,惊惧恨难消。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风来扬尘埃,尘埃随风来。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来后难再逢,忧思让我哀。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风尘遮天地,日月黑如漆。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辗转难入睡,喷嚏曝心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    阴翳失光彩,隐隐雷声排。
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长夜无晓时,祈愿仍旧在。
    这首诗岐义极大,大在“终风”二字,什么是终风,至今难定。甲骨文“”字是一根丝线系两只梭子,有往来不尽不离之义,是一年四季往来不断的风。我译解的与传统大异其趣,但诗无达诂,古人又远,不会斥责,或许多一个角度看也好。什么是经典,就是随你怎么糟蹋污秽都不失其光泽,象羊脂玉一样温润。这首诗其实写被人玩弄后又遭抛弃的诗,“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想的打喷嚔睡不着,还想象他与我也是一样吗?以女人心理描摩揣测,但未必是女人,士人对大夫,大夫对君主,君主对天子也一样可用。用其意而描其像,正是意
目的。否则鸭背上淋水,不沾不湿,作用就没有了。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终风且暴,谑浪笑敖”,坏的够可以了,但为什么还“悠悠我思”呢,可见这句话近乎真理。世上有很多很多对夫妻,从年龄、才学、容貌、性格、家族上看,在外人眼里都反差极大,但过的却有滋有味,受气的还偏是大家认为该示强的一方,天下事和男女情,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字用得极妙,把俗字俗语用活了,今天还在用,如打个喷嚏,大多都会说有人在背后骂或在背后想。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有对带“”字诗句的解释,大有新奇之处,愿意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名句: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下节、《击鼓》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几句:
    读诗如品酒,要慢慢品咂才会体味,喝猛了就会醉,就没机会仔细啧模了,特别是名酒,千百年来品味的人又多,要有新知很难。我本可以一次发二三十篇,那样一来,就是灌酒,我才不会那么干。现在发的速度稍有点快,今后注意节奏。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击鼓6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鼓声响镗镗,兵士上战场。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廓外挖战壕,令我奔南方。

孙子仲,平陈与宋。    仲子是将帅,陈宋多往来。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长年难归家,忧伤满胸怀。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营寨不是家,战马不是她。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失落何处寻? 徘徊在林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无论聚与散,插地输誓愿。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拉手紧相握,并头到老年。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离久蕴长叹,思多望见面。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遥远影模糊,契约成空言。
    这是边塞诗的前身,写得悲壮,第一章壮美,第二章使命,第三章行营,第四章约定,第五章悲思,完全是战士战场的活动。《毛诗序》说“《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玄用《左传·隐公四年》事证明“州吁伐郑之事实”。《春秋·宣公十二年》则认为是“宋师伐陈,卫人救陈”的事,这也是以史证诗,以诗求史的例子,莫衷一事呵。是真史又如何,诗不能以实直诉,那就不是诗了。以“镗镗 形容鼓声,用的是铜鼓,有金石裂帛之音,今天用的是皮鼓,大多以咚咚为是,一为质,一为貌。
    名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凯风7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和风自南来,枣树发新芽。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枝叶太娇嫩,母亲最牵挂。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和风自南来,枣树枝条粗。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母亲有美德,怎么回报她。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寒泉缓缓淌,源头在浚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儿子有七个,母亲劳苦大。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黄鸟宛转鸣,声音真动听。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儿子有七个,怎慰慈母心。 
    东南风叫凯风,凯风和煦,扶苏起弱,正是慈母怀抱。泉出高山,滋润浚下,正是山高水长之意。黄鸟指幼禽,嗷嗷待哺,其音宛转。棘心棘薪为操劳苦辛之谓,可见诗歌中设景指物的形象无不有所喻寓。古乐府《长歌行》“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全是《凯风》翻唱。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是脱胎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诗句,可见此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名句: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余冠英今译
和风吹来从南方,吹着小枣慢慢长。
棵棵枣树长得旺,累坏了娘啊苦坏了娘。

和风打从南方来,风吹枣树成薪柴。
娘待儿子般般好,我们儿子不成材。

哪儿泉水透骨寒?寒泉就在浚城边。
我娘有了七个儿,娘的日子总辛酸。

叽叽呱呱黄雀鸣,黄雀还有好声音。
我娘有了七个儿,有谁安慰娘的心。

                 《雄雉8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雄鸡空中飞,毛羽闪闪靓。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不知栖何处,音信恨渺茫。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雄鸡空中飞,歌声多潦亮。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展怀尽豪兴,谁知心忧伤。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日月匆匆逝,思念更悠长。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路远难追随,何时归故乡?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世黯人不识,德才失修养。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忌恨铸苛求,哪能得顺当。
    杜甫有首诗《天末怀李白》,便是此诗的升级版。: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名句: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匏有苦叶9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葫芦拴腰间,济河亦可渡。
深则厉,  浅则揭。       水深连衣过,水浅提裙裾。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     茫茫水涨满,野鸡惊叫唤。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车轴尚未淹,偶鸣声声啭。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     雁鹅天上呼,天刚亮一线。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男士若娶妻,莫等冰封岸。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船夫频招手,渡人为情愿。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人争我不争,只盼人探看。
    “”不是枝叶的叶,而是掖,互训便知,“”不是味觉而是心情。好了,即如此,便可知此诗是写一位年轻女子对情人焦躁的等候。水深火热,天高地远,她为你设想了多种过河的办法。“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这正是孔子说的周礼“冰泮而农业起,昏礼杀于此” 过了这个期又需待一年。《毛诗序》说是描写“卫宣公与夫人并为淫乱之作”, 唉,不听也罢,免得破坏了好心情。
    名句: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谷风10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东风轻轻吹, 云雨徐徐溅。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同心即协力, 何必动怒颜。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譬如收萝卜, 弃根得叶片。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誓言不违背, 相伴到永远。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行路慢吞吞, 满怀愁和怨。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相送不走, 只到门前。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荼蘼味道苦, 比我更甘甜。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新婚乐不尽, 兄弟多笑颜。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泾嗤渭河浑, 停流也会清。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融融新婚乐, 忘了有曾经。
毋逝我梁, 毋发我笱。    别取梁上鱼, 别使旧竹囤。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身前不能安, 哪能顾后生。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河到水深处, 木舟可容乘。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河到水浅处, 舍舟可游泳。
何有何亡,龟勉求之。    家中何所有, 时时操碎心。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邻里有危难, 尽力去怜悯。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讎。  再爱已不能, 怨仇已结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拒绝美善意, 佳物难配器。
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  昔日多艰难, 共同度灾年。
既生既育, 比予于毒。   此时丰而足, 背弃最恶毒。

我有旨蓄, 亦以御冬。   食我存蓄粮, 衣我御寒装。
宴尔新婚, 以我御穷。   新婚忘旧人, 旧人正孤贫。
有洸有溃, 既诒我肄。   粗暴时相将, 辛苦一人尝。
不念昔者, 伊余来墍。   恩爱尚记否, 你也同样。
    这首诗把人译得愰兮惚兮的,又长又晦涩,还是意兴往复,幽怨愤恨,到底是女人恨丈夫,还是大夫叹新宠,好象兼而有之,更多是大夫怨君主。读后让人悲从中来。杜甫有首《佳人》诗,其中说“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与这首诗颇有渊源。
    名句: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下节、《式微11)

发表于 2015-1-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5-1-7 11:26
《桃夭》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枝发新芽,热烈绽红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姑娘 ...

出去了一段时间,赶紧来补读;仔细拜读先生的吟唱,对这些具有坚强生命力的古典原作再做理解。

发表于 2015-1-2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5-1-9 09:29
《芣苡》8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呀车前子,采回好做菜。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 ...

如果把游女释解为神女或女神,那整首诗的美感就荡然无存了。

发表于 2015-1-26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5-1-12 09:39
《汝坟》10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汝河大堤走,砍条好编筐。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

思路敏锐,下笔点睛。

发表于 2015-1-2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5-1-14 09:36
【召南】共十四篇    题解    召南在陕县以西的南部,由召公进行监管。召公是文王 ...

依我看来,第三节似乎是描写氛围,心里刻画。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终风且暴,谑浪笑敖”,这是美学上的课题,坏,不是杀人放火的坏,而是佻达戏谑,是相声中的“坏、怪、帅、卖”中的“坏”,大多数女人不喜欢与自己性格相近的男人,孔豪放是首选,今天也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696967911 发表于 2015-1-26 09:43
依我看来,第三节似乎是描写氛围,心里刻画。

《汝坟》的第三章的确是对比中的心理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式微11
式微,式微,胡不归?    日暮天昏黑, 为何归不得?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只因官家事, 饮露又披雪!

式微,式微,胡不归?    日暮天昏黑, 归家何时节?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为国累弯腰, 浑身泥污亵!
   “式微”本意是指天快黑了,式是助词,微是衰微;后来此词含义大增,朝代没落叫“式微”,势力消散叫“式微”,中道下滑叫“式微”, 年老力衰叫“式微”,总之,一切向下向暗处迭落的现象都叫“式微”。《式微》诗篇虽只两章,就这一个词组便可流芳百世。若其不信,你创造个词组试试,看有没有人记得住并流传千百年。
    名句:式微,式微,胡不归?

                   《旄丘12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旄丘有葛藤,枝叶何蔓蔓?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1   叔叔伯伯啊,为何尽日延?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为何停不移?难
等同伴?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为何居长久?莫有因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衣服已破败车子还不来。
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叔叔伯伯啊,我们受难灾。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位卑人低贱,流离实可怜。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叔叔伯伯啊,怨声听不见。
    这篇《旄丘》,历来歧见多多,一说小邦求告大国,一说外臣讽劝大夫,一说戌卒讽告朝庭,一说怨妇思人之作,不一而足,也弄不明白。也不必要弄明白,诗歌么,吟唱的是情,情意到了,是谁都会感动的。首句“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是说枝叶虽远,却出于同一根源,“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叔伯可以是爵位,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兄弟,更可以是大小邦国。为什么尽日延宕不来救济?然后是替叔伯揣度“必有与也、必有以也”, 肯定另有原因。接下来叙说自己衣食难济的困难,“狐裘蒙戎”,“靡所与同”。接下来是自怨自艾“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最后是埋怨求告的“叔兮伯兮 竟然能“褎如充耳 不闻不问。 四章诗层层递进,起到了由浅入深,由感动情的作用,铺陈对比巧妙,感情缠绵凄惋,所以有人说是怨妇词。是不是,各人自己体会吧。
    名句: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简兮13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军鼓声威壮,万舞正开场。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太阳当头照,他站第一行。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健壮又轻捷,公庭舞中央。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舒臂执猛虎,挽辔勒长缰。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  吹籥起左腕,挥羽抬右膀。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赤润如土,公侯赐酒尝。

山有榛,隰有苓。      
山生榛树,低地苓菇长。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朝暮竟为谁?美人住西方。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西方有美人,就在天西方。
    一二三章描写军舞队列,突出“硕人俣俣的吹乐舞姿,“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急进语促,烘托出现场效果。末章语隐意远,缥缈无端,好似李义山《无题》诗朦胧的意象和晦涩。绵邈低徊的相思用“山有榛,隰有苓”托兴,引出下文“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西方美人 是谁? 屈原用美人代指楚王,这时还在屈原前三百年呢。后四句回环复沓,托兴男女,有人解为不能任贤用能,看来有点象。诗就得在解与不解之间,知与不知之间,才够韵味。
    名句: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泉水14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泉水汩汩流,流到淇水头。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几回梦卫国,日夜常思尤。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同堂姐妹好,主意向她讨。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外出宿在济,饮食已在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姑娘归他邦,别父离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遍问诸姑安,请教众姊姨。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外出宿在干,饯行已到言。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轴毂油脂润,驱车驶向前。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遥望卫国城,祸患未消散。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肥泉令我念,咏思发长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须漕都邑陋,心忧难安然。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出游观风俗,抒怀泻愁烦。
    这首诗和《竹竿》、《载驰》据考证都是许穆夫人自伤不能救卫之作,如此证得实,则是中国第一个有名的诗人,可惜不能证实。这篇诗歌译解岐义很多,我按我自己的理解来译讲,春秋后期,卫国被狄人灭掉后,在齐国的帮助下,收拢四散的遗民在漕邑安顿下来,又立了新君卫戴公。戴公死后,又立文公。戴公的妹妹就是许穆公夫人。许国是姜姓,是小邦,很受姬姓大邦的岐视欺凌,所以许国人不支持卫国,当然也抱怨她、反对她、阻拦她。她在这首诗里以《泉水》表明饮水思源,也发泄她的愤懑。“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在诗经中被多次引用,汉唐出其意的更多,曹、阮、谢、李、杜,无不借鉴翻新,
得宝炫耀,借光增彩,阮籍更是用行动实践,哪儿死哪儿埋,就不多说了。
    名句: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下节《北门15)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门15
出自北门, 忧心殷殷。         缓步出北门,忧愁如黑云。
终窭且贫, 莫知我艰。         生活困又贫, 无人知寒冷。
已焉哉!   天实为之,         还是别痴想,上天早排定,
谓之何哉!                    际遇不公平!

王事适我, 政事一埤益我。     王事委我办,政事一体行。
我入自外, 室人交徧讁我。     归来不及家,家人全都狠。
已焉哉!   天实为之,         还是别争辩,这些全是命,
谓之何哉!                    对此不敢申!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王事多催逼,政事乱若尘。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      归来难歇息,妻子讥讽笨。
已焉哉!  天实为之,          叹气长嗟吁,上天有眼睛,
谓之何哉!                    多说是逞能!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小官吏公事繁重,虽辛勤应付,但生活依然清贫。上司不体谅他的艰辛,反而一味给他分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辛辛苦苦而位卑禄薄,使他牢骚满腹,家人的责备更使他难堪,他深感仕路崎岖,人情浇薄,所以长吁短叹,痛苦难禁,悲愤之余,只好归之于天,抱怨命运。
    全诗纯用赋法,不假比兴,然而每章末尾“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三句重复使用,大大增强了语气,有一唱三叹之效,
    名句: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余冠英今译
走出北门愁在心,心头烦恼重千斤。
养家活口顾不上,我的苦楚告谁听。
完啦!得啦!老天这样安排下,教我还说什么话!

王爷的差事逼得凶,公爷的差事压得重。
回到家里来,谁都对我不放松。
完啦!得啦!老天这样安排下,教我还说什么话!

王爷的差事火烧眉,公爷的差事压断背。
回到家里来,人人骂我窝囊废。
完啦!得啦!老天这样安排下,教我还说什么话!

北风16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飕飕北风凉,漫天雨雪扬。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同心好朋友,携手走远方。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迟疑还观望,情急不容量。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风声势猖狂,雨雪眼难张。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同心又同志,携手离故乡。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虚假全不要,眼见焚房梁。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红狐率知己,乌鸦成群翔。
惠而好我,携手同车。    心同志意同,同驾同奔忙。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迟疑终害己,远去莫观望。
    朱子评说此诗“气象愁惨”,读来确实心情凄惶。这不知是哪一代的国君,弄得人民如此不得安生。人心的背离只有双脚的不宁,难道还持殳耙与之争么,天命不在,其奈我何?只有远走。“”字的反意就是离,这里正是离意。以北风为题材的诗歌后来很多,都是多诉离别逃亡。乐府琴曲,如鲍照《北风》“北风凉,雨雪雱。李白还有《北风行》,由此可见《北风》一诗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名句: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静女17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文雅又漂亮,邀我城角望。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假隐逞爱意,搔头情荡漾。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漂亮又妖俏,送我红菅草。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红草映笑颜,美貌比天仙。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采来白茅芯,香纯托此心。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嫩面相映美,宝贵只因情。
    这篇诗歌是最妙不可言,最纯真的情歌之一,与《关雎》一样,达到了情神趣的高度统一。把少男少女相约幽会的情景心态,天真无邪揣摩描画得栩栩如生。青春年少充满活力,荷尔蒙让他们生气勃勃,热情洋溢;一种不可言喻,只能心领的美,如一片纯净湛蓝的天空。 什么话也别说,说什么话也多余,把城楼的舞台留给这对年青人去表演吧,你想当诗人或画家,那就用远远地笔描画剪影吧。“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情这景这意这态,从古至今常演常新。大慨只有“轻罗小扇扑流萤”差可比拟,还缺少点神情。
    易中天先生在《易中天中华史》第四卷《青春志》中对邶、郑、陈、卫等国的诗歌多有节译和选译,易先生的译诗多做说明证史,虽准确但少点文彩,而且不全,又是白话口语,诗味淡薄了些,易先生的文化大散文,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对《诗经.国风》的一些译解,颇为遗憾了些。
    易中天译《静女》:
文文静静的你,那样美丽,那样美丽,
我在城角等了半天,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原来你悄悄躲起,你真调皮,你真调皮,
送我什么没有关系,只要是你,只要是你!
    名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新台18
新台有泚,河水渳渳。    新台映倒影,河水流不停。
嬿婉之求,籧篨不鲜。    本想佳婿好,姑爷丑死人。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新台倒影长,河水正汪洋。
嬿婉之求,籧篨不殄。    本想能匹配,驼背短又胖。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撒网扑了空,蛤蟆蹲网中。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燕尔未如愿,美梦落了空。
    前篇是《静女》,这篇是《新台》,一个美不胜收,一个丑不可言,编排得太绝妙了。这是典型的比体诗,比的是癞蛤蟆“籧篨”,绝无仅有,太妙太传神啦,后来还由此生出了一句俗谚歇后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妄想。”在这里却是事实。有很多译家把这篇诗歌的句子译得很长,七言八言九言都有,生怕说不明白,其实是蹩脚的画蛇添足,诗的妙处正在解与不解之间,诗人不明说,译诗更不能说明。但过后的解释还是可以揣度的。这是《邶风》中的一篇,讽刺影射的是卫宣公。而历史上也真有其事。卫宣公本为儿子伋(急)取媳妇,眼见新人漂亮,便自己做了新郎。还在河边修了宫室,先把生米做成熟饭后再端回去吃独食。齐国人没脸面说,殷商后裔的邶国人气不过,便编了这歌来讽刺。卫国开国君主是武王弟弟康叔,齐国开国君主是太公姜尚,都是新朝一等一的侯爵大邦,他们后人干的这种事,比他们灭掉的商人难以启齿多了。这篇诗歌,若没有这些历史事实作内容支撑,恐怕也难动人。孔子说诗可以怨,这就是怨,但怨中带刺。在邦国帝制时代,这种截媳夺妻的事,层出不穷,有失国的李隆基,有亡命的朱温李元昊,唉,历史呵,为什么老重覆呢?
    籧篨 ,读若去除,本是竹编簟席或鱼笆笼,这里是指蟾蜍,就是癞蛤蟆。
    名句: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二子乘舟19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哥俩同船走,船儿荡悠悠。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思念你们俩,心中恙难休。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哥俩同船走,船影随水流。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思念你们俩,谁知遭祸尤!
    这是接上一篇《新台》的历史。卫宣公还在当世子时便与自己的庶母私通,生了儿子急,急就是来的匆忙不是时候的意思,后来改为伋。卫宣公继位后,立庶母为正妃,扎扎实实给父亲戴了顶帽子。后来儿子急长大,卫宣公便向齐国为儿子求娶齐姜,他见齐姜年轻美貌便自己做了新郎。公子急无可如何,自己来路又不正,只得说一句“齐大非偶 来解嘲。意思是齐国是大国,我这个世子怎配娶来为配偶,为父亲的丑行遮隐了一点。齐姜与卫宣公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公子朔想被立为太子,便和母亲齐姜一起进谗言于卫宣公,卫宣公便让公子伋出使齐国,想借齐国的手把他除掉。公子寿知道后,告诉大哥公子伋说别去,公子伋说:“君命也,不可以逃。”公子寿见大哥不听,自己偷了符节代大哥先往,半途被父亲和弟弟安排的强盗杀死在船中。公子伋追到后,见弟弟被人杀死,悲从中来,大声对强盗说 “君命杀我,寿有何罪?”强盗便把公子伋也杀了。这段历史于史有征,《东周列国志》上也写了,但总觉得不甚可信,卫宣公临朝只有十九年,十九年中做得成这么多事,可信吗?所以洪迈在《容斋笔记》里也说不可信。后来还有很多种译解,证明卫宣公的混蛋。有的干脆就说是好兄弟好朋友道别的歌,避开这段千古之谜,我赞成。但是,《左传》中卫国的这段历史,并入卫国后邶地人唱的歌,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吗?
    名句: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下节【鄘风.】 共十篇)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