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国风》中的国风是什么意思
有人会以为这是个脑残的问题,会说“国风”嘛就是各邦国的民歌嘛,这还不懂?也敢来这里卖弄打药。其实你们还真可能不懂。我再问,商末周初有多少邦国?风了多少地方?你们绝对说不清楚,别说“商三千周八百”的老话,安心听我讲,保证让你们茅塞顿开,知道点你们不知道的知识。
有一部古书叫《周礼》,《周礼》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大著作,是古代儒家主要经典之一,是周公制定的,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故本名《周官》,又称《周官经》。另一说是王莽建立新朝,托古改制,将《周官》改为《周礼》。郑玄作注后,与《仪礼》、《礼记》并列为《三礼》。宋代列入《十三经》,遂成为中国古代科举经典。还有一说《周礼》是伪书,这些烂帐统统可以不听。我认为就是周公时代的,否则,孔子教六艺,为什么其中便有《周礼》一科呢。《周礼》中有篇叫《王制》,《王制》中是这么说的: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闲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朌。其余以禄士,以为闲田。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
翻译过来就是:
四海之内,划分为九州,每一州有一千里大。每一个州内,封建一百里的邦国三十个,七十里的邦国六十个,五十里的邦国一百二十个,共计二百一十个邦国。邦国内名山大泽不分封,其余小块的田土坡地为附庸的闲田。八个州,每个州二百一十个邦国。天子所居的地方在中央(县,读作悬), 百里之国为九个, 七十里的邦国二十一个, 五十里的邦国六十三个, 共有九十三个。名山大泽也不分封。其余的田土用作大夫的俸禄田。天下九州,共有国一千七百七十三国,还不包括天子的三公大夫和诸侯邦国的附庸士人。
这还只是周初封建的,还有前朝遗留的边远邦国和部落,要远远大于二千个邦国。有人说按制划分,每一州划不出这么多方国呀,这就冬烘了些,这种划分,是互相迭套重合的,比方说四川有五十万平方公里,有三十个地区,有一百九十个县,有一万多个乡镇,你一下就明白了。当时的九州,是《禹贡》中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那时的四川属梁州,但没有重庆的巴渝。九州中也没有粤、越、藏、更没有西域漠北和东三省,还有南蛮北戎,东胡西狄那些化外地方,所以当时的邦国和大部落,是超出二千或三千个的。这些邦国有八百家参加了武王灭商,周天子便对他们的功劳进行了表彰赏赐---
封建,获得分封的各级诸侯,自己再去封地开疆辟土、建城立邦。那周天子封得过来吗?别为古人操咸(闲)心,老祖宗比我们一点也不笨,天子封五级,公侯伯子男。公侯伯子男们再去封自己的功臣子孙,就像自治区内的自治县,自治县内的自治乡一样,但要获得天子的认证,并发给信物才作数,一般是印鉴。邦国内的方国按期朝觐邦君邦主,而邦君邦主按制度朝觐周天子,否则,一不朝罚,二不朝降,三不朝六师移之。 周初有这么多邦国,周天子怎么管理呢?
《王制》中是这么说的:
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
翻译过来就是:
王畿的千里之外设方伯,以五个邦国为一统属,设属长;十个邦国为连系,设统帅;三十个邦国为部卒,设卒正。二百一十国为一州,有州长。八个州就有八个州长,有五十六个卒正,一百六十八个统帅,三百三十六个属长。八个州长各自管理自已辖区内的事,属于天子管的只有二人,分天下为左右,设两个大区长。另外,天子还使大夫担任三监的职务,监视前朝和各邦君主,这三监是每个邦国设三人。
如果没有这么多邦国,设那么多职务干什么?可知是真的。这就像现在八大军区或政区,下设小一点的政区和经济区,小区下再设省、市、县、区、乡,和今天也差不太多。天子将天下分为左右两大区,陕县以东的事归周公管,陕县以西的事归召公管。天子坐下有太保,太傅,太师,这便是天子三监;太保是康公,太傅是周公,太师是姜公。在每一个天子封建的邦国内,天子派三人担任相同的职务,称少保,少傅,少师,职务世袭。比如监督殷商纣王儿子武庚的邶国,便有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以后还酿成了“三监之乱”。
从周初的一千八百个左右的大小邦国,五百来年间到孔子的春秋末期,便只剩下一百四五十个邦国,减少了百分之九十,怎么减的?兼并。兼并大都用战争,但也有用婚姻的,也有用合并的,却没有多少用和平的。所以看历史,读《诗经》,战争诗篇不少。
古代的国,不是今天的中国,而是自己的邦国,中国是专指天子居住的中央之国,广义一千里,狭义只都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古代读书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士人先要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会真本领技能;然后协助家君大夫,管理好自己所归属的家;再帮助家君大夫治理好自己的邦国;最后也是最大的愿望,是协助天子安平天下。
古代天子帝王安平天下,是有一套帝王之术的,这是一套学问或艺术或技巧或手段,其中最绝的就是低职务监管高级别,低职务有权,可直达天听,有升黜权力;高级别有钱,可以行政治,得享乐,行贿赂。汉代以后的刺史、巡抚、钦差、总督、至今天的中央工作队、巡视组,无不以此为借鉴。
那么“风”是什么呢?风就是民歌民言民情,民就臣民的统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是天子这个大锅盖笼罩下的一切人民,不管贵贱,都是天子的臣民。臣民所有的言论,是特定社会区域内,共同形城的文化认同,如风吹拂一样,向一个方向倾伏。风过成俗,因地域不同,便有了多样性,统称为“风”; 上以风化下,叫王风,下以风刺上,叫国风,因而各邦国的民歌便有千差万别。诗经中只收了十三个方国的国风,再加两个南,周南和召南,所以称十五国风。千万别以为只有十三国或十五国,这个国内还有小邦国,那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同样,周初的燕、楚、吴、越,便没收入这些国风中,不是他们没有民歌表达民意民情,也不是他们不行华文汉语,而是太边远了,收来的民歌在无数的战争中散失了。 周代有民间采诗制度,让那些男六十岁,女五十岁无夫无妻无子女的人,到各邦国去采集诗歌,采集是学会唱,沿途费用由官家供给。天子诸侯从这些民歌中,可以知道些政治管理的得失,所谓“听音知民情,观舞阅民心”是也。
《国风》的范围,就是中原及中原周边的地方,最远也就是在今天的山西---唐风。在讲《诗经》的鲁、韩、齐、毛、郑等大家中,《国风》还分为正风和变风,正风是雅调高言,是正统的理论引导,用乐大约相当于美声和民族唱法;变风是因各国的民俗不同而变化多种,乐曲相当于通俗唱法。正风是周南,召南和王风,其余是变风。
知道了这一点,才会对诗经中的《国风》有些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学校里的老师讲不出来,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另外,这些知识,必须参考其它史书逸册,相互启发才能明白,就是说要多读杂书,才可以广博学识知识;写诗么,功夫在诗外,才可以广采兼收。现代新诗不好,不是文体不好,不是文辞不美,而是不厚重不广大,像一张薄纸条那么飘轻乱飞。中国有那么多的宝贝,偏偏弃之不用不借,真让人挽惜不已。
所以读我的书,不是自夸,是可以有超出意料回报的。嗯,这好像有点在打广告呵。
(下章、《诗经》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