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调查邛崃地名历史之:
两个不同的福康桥碑记
凡 丁
城西7公里处的天溪沟上,并排有四道修建于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桥,被笼统地称为松安桥。其中有一道人们按习惯称的松安桥——实名福康桥。
福康桥整体粗犷、厚重、简约,双孔平面,全长7.8米。桥墩宽4.52米,高约1.35米;桥面宽2.84米。两孔各用三块长3.80至3.94米,宽0.77至0.87米,厚约0.53米的石条铺就。
福康桥西头原有一道三通页面、高近3米的《新修福康桥并十里长途记》碑。
全文如下:
邛州之西原有松安桥年深日久,溪流冲蚀,桥危路险,行人艰涉,道光甲申(1824年)春,有义绅王三伦首倡,义举酒坊之力,捐钱八十千文新修斯桥,并修十里长途,上至马湖营,下至横山煸(土旁,现称环山子),皆用坚石垒成,道宽丈余,桥长二丈三尺,至此桥宽路稳,道途康庄,是名福康桥。兹以捐赀诸君姓氏一并记之。咸丰三年(1853)仲夏日之吉。郡人吴江撰
桥碑两侧有楹联:
一派幽清时对山花评画景;
两间稳固闲听水鸟语天溪。
由于此碑记系清名士吴江“擘窠”书写,“其高、宽、厚、立向及大小字、字数和字占面积皆符合鲁班尺寸要求”,动物雕刻生动传神,故十分庄重、大气、俊朗、古朴。因其石材、题字、镌刻俱佳成为珍贵文物。
2011年某晚,此碑被盗,当地人报案后,由公安机关破案。如今此碑存放于“首倡者王三伦”后人王建强的“卧龙川谷酒厂”大门内,并加玻璃罩保护。
但是,2008年第22辑《邛崃文史资料》收载的《修福康桥并十里长途记》却与《新修福康桥并十里长途记》内容不同,该《记》依《白鹤乡志》原始手本照录。现也照录如下,供同好研究:(见下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