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艰诗二首》清末. 何维棣
考注:凡丁
一、
暑景江原道,邛崃瞥眼过。寒村童击剑,官阁吏横戈。
到处鸿嗷野,何年虎渡河?荷塘青似海,瓮亭秋色多。
二、
桴鼓劳群吏,荆榛尚四郊。好官容世谤,危局重邦交。
鸿已罗渔网,鸠方妒鹊巢。讼庭清话永,凉月下林稍。
何维棣:字裳荪,湖南道州举人,在候补四川知县期间,从容自如地经江源(今崇州)、大邑到邛州,考查了解民风民情,以沿途所见做此二首诗。
道县,古称道州,今属湖南永州市。
民国《邛崃县志》183p:“清之季年,道州何维棣由大邑差次邛州,游衍于此,做诗二首以记时艰,备录于此。查维棣,字裳荪,湖南举人,四川候补知县。”
候补知县:经过地方督抚考核,已在吏部注册,尚需经过试用的知县。
暑景江原道,邛崃瞥眼过:何维棣经江源、大邑到邛州的时间,分析是1911年的农历六月。
暑景:指农历六月。三国.繁钦《大暑赋》句:“署景未徂,时维六月。林钟纪度,祝融司节。大火飘光,炎气酷烈。沈阳腾射,滞暑散越。”
江源:今称崇州,位于岷江的上游。汉初建县时,古人误以为岷江是长江的正源,因名。
寒村童击剑,官阁吏横戈:偏僻的村庄中儿童在练习击剑,供人游憩的公共场所有官军荷枪实弹把守,说明当时邛州的社会局势动乱紧张。
寒村:偏僻冷落的村庄。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到处鸿嗷野,何年虎渡河:何维棣沿途所见,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不知何时才能够天下太平!
鸿嗷野: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流离失所、呻吟呼号。
虎渡河:借喻太平。虎渡河为湖北荆江南岸的分流河道之一,其分江口称为:太平口。古有虎渡河为长江主流故道之说。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南宋乾道四年(1168),荆江大水,湖北路安抚史方滋应使人“决虎渡堤以杀水势,由虎渡口向南泄水。”
荷塘青似海,瓮亭秋色多:明初疏浚唐之水池时,出土了卓氏钱瓮两个,州人因建亭蔵之,名瓮亭。由于明末战乱,临邛八景之一的《翠阁秋荫》缺失,清初将“瓮亭秋色”权当《翠阁秋荫》的代景点。
荷塘:指今瓮亭公园内的池塘,汉代时为卓王孙宅,唐代开凿水池,成为文人雅集,公众游憩之处。清.康熙时,知州戚延裔疏浚池塘种莲。
清.康熙《邛州志》61p:“瓮亭在州西,明时州人于卓氏宅址掘得二瓮,皆贮五铢钱,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久圮。康熙乙亥年(1695)知州戚延裔重修,浚池种荷,广植桃柳于四岸,与都人士咸游览焉,因名:大公亭。”
桴鼓劳群吏,荆榛尚四郊:因时局动乱,百姓流离失所,四郊荒芜。
桴鼓:鼓槌与鼓。指战鼓、警鼓,亦比喻响应迅速。
荆榛:指丛生灌木。用以形容荒芜情景,比喻时局艰危,困难。
好官容世谤,危局重邦交:指清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李鸿章一生功过,褒贬不一。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早年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擢升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办理洋务,创办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失败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被启用为两广总督。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参与“东南互保”并北上谈判,次年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丒条约》。不久病逝于北京,获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梁启超挽李鸿章联: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其著《李鸿章传》摘录:“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
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
鸿已罗渔网,鸠方妒鹊巢:国祚衰微,侵略者虎视眈眈,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族开始了一段屈辱史。
鸿已:唐·许浑《题四皓庙》诗句:“秦法欲兴鸿已去, 汉储将废凤还来。”
成语鸠占鹊巢:斑鸠不去搭窝,却强占喜鹊的巢。比喻列强侵犯中国。
讼庭清话永,凉月下林稍:何维棣看到清王朝的腐败—官场中的官员无所作为,只是说些无关紧要的话,预言清王朝的统治,很难度过这个冬天。果然,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讼庭:旧时审理诉讼案的场所。
清话: 无关紧要的话,即:闲谈。 凉月:七月的异名,意思是秋月。
分析
何维棣此诗作于1911年农历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