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2538457156@qq.c

历代名人吟咏邛州杂诗辑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君当垆》元.瞿佑
       考释:凡丁
       一曲丝桐解误身,辞家奔走逐风尘。
       临邛市上旗亭侧,多少停杯送目人。
无独有偶,这是第二个将“临邛市”写进诗中的元代人!
       瞿佑:(1347-1433)字宗吉,号存斋。今浙江杭州人,少有诗名。洪武初,由贡士荐授仁和训导、国子助教官、浙江临安教谕、河南宜阳训导、周王府长史。永乐间作诗获罪,谪戍今河北怀柔十年,洪熙元年(1425)赦还,以著述终年。著有《存斋诗集》、《闻史管见》、《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乐府遗音》、《归田诗话》、《乐全集》和传奇小说集《剪灯新话》等20余种。

       一曲丝桐解误身,辞家奔走逐风尘: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琴曲,改变了年青寡妇卓文君的命运,是夜与心上人驰归成都。司马相如被汉武帝拜为中郎将后,为国家一统而奔走并建功立业。
       一曲丝桐:指《凤求凰》琴曲。
       丝桐:指司马相如游梁时,由梁王刘武赠送所收藏的绿绮古琴。古人削桐木为琴,以丝为弦,故名:丝桐。
       解误身:把束缚的东西如枷锁、封建礼教打开。
       解:解放。
       误身:贻误自身。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誤身。”
       辞家:指辞赋家司马相如。
       逐风尘:不辞劳苦。
       风尘:多义之一,比喻旅途艰辛劳累。
       唐.陈政《车遥遥》:“东风昨夜生苦恶,万片飞红雨中落。驱车何处逐风尘,远道思君安得闻。”

       临邛市上旗亭侧,多少停杯送目人:无独有偶,这是第二个将“临邛市”写进诗中的元代人!

       临邛市:参见元.马致远散曲《四块玉.临邛市》考释
       甲骨文“市”字,本义指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即:市场。
      《说文》:“市,买卖所之也。”
      《现代汉语词典》:“城市,指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
       秦筑张若城仅是军事城堡,现今仍然留下“建昌营坝”地名;西汉筑的公孙城,唐至元代则是军事重镇的:邛州城。从而形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一州三城形制,彰显这座古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形制:谓以有利的地理形势来制驭天下。
       民国《邛崃县志》131p:“郡人宁缃撰《马湖平安桥》碑记,为述火井江源流,并马湖营名义……马湖者,古赿西郡之废县,元时与建昌同称路者也。有马湖水受台登之孙水,通僰道(宜宾古称)入(长)江,唐时西川节度使驻邛州阅兵,凡西南防边诸营,皆调集于邛州,故建昌(今西昌)、马湖(在今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皆有营地(在邛州)……南宋以后,名称沿唐旧。”
       按
       公元前315年,秦灭蜀后,由张若所筑临邛城—张若城在今“喻坎”地方,为军事城堡。秦始皇灭六国时置临邛县,将赵地的富户卓氏和程氏等大批移民,迁至后来所称的“卓王孙宅”一带,成为“移民生活区”。距离张若城“秦制”五里,今制约3.5里。
       此“移民生活区”由卓氏等先民开发为冶铁、制陶、水陆码头,从而促进了商贸业的空前发展,成为继古邛都国后的一处新兴工业区+商贸区—即宋、元人称谓的:临邛市。被元代戏剧家马致远记入元曲,元人.瞿佑写进此诗。
       明.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将在公孙述城称帝的明昇义子灭亡后“夷其城堡”,继将“邛州降为邛县”,当时“邛县治所”在前南街小学处。成化十九年(1483),将“基方十里”的“卓王孙宅”筑起城墙,成为今人熟知的临邛城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建设中,先后在原酱品厂、机关幼儿园、善恶坝(俗称常绿坝)、东街像馆(今棉花街口)、文君街口分别出土汉至唐宋时期的陶器、窑址和冶铁坩锅,今临邛城的西南有大片冶铁残渣,并形成历史地名:铁屎坝。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载:“蜀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燃,无烟耐久,亦奇物。邛州出铁,烹炼于竹炭,皆用牛车载以入城,予亲见之。”
       2019年2月17日,释者和网友“道听图说”在西街下段(机关幼儿园以西)的四川凯同建筑工地上,除发现大量的隋唐邛窑陶瓷碎片和窑巴土、窑具、工用具外,还发现大量的冶铁遗迹—熔炉残块 及 流支形铁。
       《流支铁残块》拍摄:董伟
      
1693625104729.jpg
       《民间收藏今棉花街口窑址的邛陶器》(时间2000年前后)
        
1693625224040.jpg
       上世纪末,修建 “文君井对面”的东街菜市场时,邛崃市文物局考古发掘出汉唐至明清地层的城市建设包括下水道基址,并将局部地层剖面移至兴贤街,罩于钢化玻璃下向市民展示!

       临邛市上旗亭侧,多少停杯送目人:邛酒一条街的“里仁街”太热闹了!引得酒肆中不少酒客停杯注目络绎不绝前往司马琴台和文君井的游人。
       旗亭侧:指今称的“文君井街”。
       唐代名:文君巷。宋代名:里仁街。街口设有旗亭,街道上设酒市。街南是文君井,街北是司马琴台。
       南宋淳熙四年(1177)陆游《文君井》诗:“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其注:“司马琴台与文君井确实两处,虽不远,亦不相连。里仁街旧名文君巷,井与台隔巷。”
       旗亭:古代指挥和表示集市交易之地;又专指酒楼。
       1、指交易之地的市楼。
       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唐.白行简《李娃传》:“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计费百金,尽载以归。”
       2、特指酒楼。因其楼外悬旗,故称:旗亭。
       明.孟称舜 杂剧《桃花人面.第一出》:“店舍无烟花满树,旗亭唤酒早凉时。”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十七回》:“良朋相遇,岂可分途?何不到旗亭,小饮三杯?”
       《西汉彩绘陶旗亭》(网络图片)
      
         16936254634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君井》明.牛大纬
       考释:凡丁
       临邛歇马问前贤,卓氏当垆自昔传。
       为爱相如多病渴,故将美酒化清泉。

       牛大纬:广东琼山县(1988年划属海南省)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由举人任邛州知州,期间.主持将明.正德十三年(1518)从州西十里的白鹤山下迁建于善政街口的南宋.魏了翁始建鹤山书院改建为:试馆。后称:邛州考棚。
       在设督学道和校士馆的同时,将督学道前的街命名为:学道街。并第二次将鹤山书院迁建于南街明初的“邛县治所”即:前南街小学处。
      【注】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8),鹤山书院第三次迁建于今称的:书院街。
       (以上见清.康熙《邛州志》117p及 清.嘉庆《邛州志》147p“学政行署”条)

       临邛歇马问前贤,卓氏当垆自昔传:牛大纬经过陆路乘马来邛州衙署任知州,刚下马便访问贤硕耆艾而礼敬之,他首先听说的是“文君当垆”历史典故。
       明代的邛州衙署,在今南街邛崃市委驻地。设有仪门、廊庑、大堂、监房、仓廪、石库(俗称金库)、仪仗库、礼贤清署,以及“马王庙”等,毁于明末战乱,清.康熙时期复建于现今“瓮亭公园”内。
       以上分别见清.康熙《邛州志.公署》48p及 清.嘉庆《邛州志.公署》141p
    (参见宋.陆游《登邛》考释)
       明代《邛州州署图》
        
1693705951259.jpg
       图中的马王庙:是供奉马神的庙宇,有的地方叫马神庙 或 白马庙。马神庙始于隋代,兴于明清。是明清时办“马证”的机关,有相当于现在交通局的功能。
       马为六畜之首,是古代军事与农业的绝对主力,被民间视为神灵。据传马王爷有三只眼,能洞察人间万事,弃恶扬善,深受百姓爱戴。
       清《燕京岁时记.祭马王》:“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

       为爱相如多病渴,故将美酒化清泉:邛崃民间传说:文君开初卖酒时,因酒味不佳生意不好。某日,一位老者来饮酒,见文君愁眉不展,老者问明原因,从怀中掏出一包药粉投入井中后倏然不见,次日井水变成醇香扑鼻的美酒,“文君酒”从此名声大振。
       某日,老者又来文君酒肆,受到文君的热情接待,老者问:“这酒井好不?”答曰:“好是好,就是没得酒糟子喂猪。”老者无言,复至井边投下一包药后又倏然不见,井中的酒泉复成清泉。
       原来是文君遇到了酒神杜康,坊间人作打油诗挖苦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卖成钱,还嫌猪无糟。”
       然而
       知州牛大纬访问邛州前贤遗老说法是:因为相如患有糖尿病,酒神担心相如贪杯伤身复将美酒化为清泉,吩咐相如泡清明前后采摘的“火井茶”喝,从而治愈了糖尿病。
       史载相如卒时61岁,在古代算得上高寿。
       引
       清.乾隆井研举人杨藩《火井茶》诗为证:
       地接蒙山味且殊,火前火后亦同呼。
       相如应有清泉渴,会沦萌芽一试无。
       注
       火前火后:指清明前后采摘的火井茶。
       清泉渴:今称糖尿病。
       会沦:即浸泡。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台畅饮.调凤凰台上忆吹箫》明.张仁敏
       考释:凡丁
       芳草王孙,瓮亭司马,至今狂态依然。想引商流徵,意倩音传。虽古蹇修善妁,终不似巧语冰弦。风流韵,那堪绝响,我亦情牵。
       翩翩一回眺望,添几许豪华,酒断诗联。纵白头吟咏,封禅遗笺,都是生平奇趣,休猜作酸楚姻缘。琴台上挥毫叫骚,月醉花眠。

       张仁敏:清.康熙《直隶邛州志》记为:“郡人,监生。”
       监生:明清时期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此外别无详考。释者暂将其生活的年代订为明代,期待读者更正!

       词牌
       琴台畅饮:该词的主题冠名。张仁敏在琴台上畅饮之后,按照《调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格律填词。
       调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九句五平韵。《词谱》卷二十五引《列仙传拾遗》:“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

       词
       芳草王孙,瓮亭司马,至今狂态依然:草根的卓王孙及其女婿司马相如,至今仍然洒脱狂放。
       体现如下:
       1、明初所建邛州城在“基方十里”的“卓王孙宅”上;
       2、北宋.宋祁《司马相如琴台》诗句:“死忧封禅晚,生爱茂陵閒。惟有飘飘气,仍存天地间。”是说其作品光辉仍然留存在人间。
       (参见宋. 朱绩《司马相如字长卿画像赞》考释)
       芳草王孙:所谓王孙,本应王爵贵族的子孙,但卓王孙祖上为河北冶铁世家,从商,秦始皇时被流徙临邛。古代,士农工商中商人的社会地位不如农民,虽然积累大量财富,但不能从政做官,卓家希望出一个可以从政如“王孙”一般的人物,故为其子取名为:卓王孙。然而不被社会认可,被张仁敏说成是“芳草王孙”,意为草根王孙。
       (参见清.姚兰全《卓王孙宅》考释)
       瓮亭:明.永乐十四年(1414),县官门仲昌圈建新的临邛城时,在唐代水亭处掘得卓氏钱瓮。因将水亭更名为:瓮亭。
       (参见唐.唐求《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诗》考释)
       至今狂态依然:
       1、指司马相如的文章豪放。北宋.宋祁《司马相如琴台》句:“惟有飘飘气,仍存天地间。”是说光辉的作品仍然留存在人间。
       (参见北宋.宋祁《司马相如琴台》考释)
       2、明初,“卓王孙宅”处出土装满五铢钱的两个“卓氏钱瓮”,共可容十石。
       唐.元和《郡县图志》:“卓王孙宅在州南(指西汉公孙述城南)五里,基方十里,耕者往往得铜钱。”
       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4p:“明时池中掘得二瓮,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脚有籀文,皆贮五铢钱,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

       想引商流徵,意倩音传。虽古蹇修善妁,终不似巧语冰弦。风流韵,那堪绝响,我亦情牵:虽然伏羲氏之臣蹇脩发明了音乐,但只是敲击磬石发出声音传达言语,而让张仁敏情牵的是《凤求凰》琴曲的风流绝响。
       风流韵:指文人诗歌吟咏、琴棋书画和男女私情。
       引商流徵:指音调优雅的琴曲。商与徵为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
       意倩音传:希望以音乐勾通。
       倩:请也。
       蹇脩善妁:蹇脩善以钟磬声乐为媒使,以表达言语。
       蹇脩:伏羲氏主管音乐之臣。
       巧语冰弦:利用琴弦传达爱意,即司马相如以琴心挑卓文君。
       冰弦:用冰蚕丝作的琴弦。
       风流韵:指文人诗歌吟咏及琴棋书画等活动,以及男女私情。
       绝响:失传的音乐,泛指传统已断的事物。

       翩翩一回眺望,添几许豪华,酒断诗联。纵白头吟咏,封禅遗笺,都是生平奇趣,休猜作酸楚姻缘。琴台上挥毫叫骚,月醉花眠:诗人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人生中发生的情趣,都是人之常情,不要把她们的人生际遇,简单地理解 或者 渲染成一段酸楚的爱情。
       不是么?你看此刻,花和月亮好像都喝醉了酒,一动也不动。
       翩翩:形容司马相如文采风流,举止洒脱的样子。
       眺望:指卓文君隔着帘子远望司马相如。
       酒断诗联:晏席过后,司马相如“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纵白头吟咏:即使卓文君曾写过《白头吟》表示要与司马相如决绝。
       纵:纵然;即使。
       卓文君《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参见卓文君《白头吟》考释)
       封禅遗笺: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相如病殁,武帝派所忠前往索书,文君说:“长卿写过一卷书,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武帝见是劝其进行封禅泰山的《封禅文》,日后多次进行封禅活动。
生平奇趣:一生中发生的情趣。
       奇趣:奇妙的情趣。
       休猜作酸楚姻缘:请大家不要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人生际遇,仅只理解 或者 渲染成一段酸楚的爱情。
       酸楚:苦楚、悲痛。
       为佐证张仁敏的公允持论,特引用司马相如《报卓文君书》:“五味虽甘,宁先稻黍。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诵子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挥毫:指用毛笔写字或画画,也指男子动作的潇洒豪迈。
       叫骚:专指《离骚》,亦泛指诗文。
       月醉花眠:花和月亮好像都喝醉了酒似的,一动也不动。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相如涤器图》明.唐寅
       考释:凡丁.
       琴心挑取卓王孙,买酒临邛石冻春。
       狗监犹能荐才子,当时宰相是闲人。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今江苏省苏州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苏州府试第一,弘治十一年(1498)应天府乡试第一。弘治十二年以解元入京会试,因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入狱,后贬为浙藩小吏,此后游荡江湖,沉浸于山水诗画创作。其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人物画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体态优美;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书法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方面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方面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诗题
       《题相如涤器图》:唐伯虎游览临邛文君井、司马琴台和卓府之后所创作的图画,诗句为该图的题跋。
       《唐寅的人物画并题跋》网络图
      
1693814967632.jpg
         1693816975206.jpg    
       题诗
       琴心挑取卓王孙:唐伯虎认为,当时司马相如“一琴双挑”,不仅“琴心挑取卓文君”,同时还“琴心挑取卓王孙”。表现画家的眼光独到并有依据,而且可在画面中省去卓府背景,让观者去发挥想象。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乃拜相如为中郎将……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

       买酒临邛石冻春:唐伯虎说,他在临邛喝的是从陕西富平运来的高档名酒—石冻春。可想而知,当时临邛市的繁荣富庶。
       石冻春:烧酒品牌。
       春:烧酒。汉夫《杜康造酒》考证,烧酒(蒸馏酒)最早起源于夏代,由夏代第五个君王少康(又名杜康)所发明。杜康因之成为酒祖、酒圣、酒仙。
       唐.李肇《唐国史补》:“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东春,剑南之烧春。”
       富平:位于西安、咸阳、渭南、铜川等城市交汇点。
       唐.郑谷《赠富平李宰》诗:“易得连宵醉,千缸石冻春。”
       明.唐寅《言怀》诗:“山房一局金藤着,野店三杯石冻春。”
       按
       古人称蒸馏方法所得的白酒为:烧春。因其酒精浓度大大高于直接以粮食发酵所得的醪糟酒。
       从前面数首古人吟颂邛州的诗中获知,唐至宋代,临邛酒品牌有文君酒、临邛酒、瓮头春、一壶春、麴米春等,明代则增加有从陕西富平运来的:石冻春。
       从而推知:唐代的文君酒、临邛酒,亦是蒸馏出的白酒。
       (参见唐.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以及 元.瞿佑《文君当垆》考释)

       狗监犹能荐才子,当时宰相是闲人:当时的宰相名叫:石庆。是一个非常忠厚老实又忠于职守的本份人。幸好,司马相如有一个同乡在皇宮中替汉武帝管理猎狗,才有机会向汉武帝介绍,说司马相如还活着,从而彻底改变了司马相如的后半生命运。
       狗监:主管皇帝猎犬的内官。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
       当时宰相:为忠厚老实,死后谥号“恬侯”的石庆。
       石庆(?~前103),今河南温县人,因做太仆(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时,十分谨慎并且忠厚老实,封为:牧丘侯。一次,武帝驾车外出,问石庆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明知“天子驾六”的规制,还是用马鞭一一清点马匹后,方才回答说:“六匹。”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石庆调任太子太傅,元鼎五年(前115)升任御史大夫。元鼎五年(前112)任命为丞相,太初二年(前103),石庆去世,谥号:恬侯。
       闲人:多义词之与该事件无关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垆曲》明.高启
       考释:凡丁
       光艳动春朝,妆成映洛桥。钱多自解数,筝涩未能调。
       花如秦苑好,酒比蜀都饶。深谢诸年少,来沽不待要。

       高启(1336-1374)号:槎轩。今江苏苏州人。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明初参与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后因曾为张士诚宫殿作《郡治上梁文》,内有“龙蟠虎踞”四字,朱元璋以歌颂张士诚罪,被清算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诗题:曲中的“当垆”,说的是卓文君在长安灞桥卖酒,并非在老家临邛城内今称的“文君井”处。

       诗
       光艳动春朝,妆成映洛桥:卓文君的美貌,在灞桥地方是出了名的。
       按
       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后,又被汉武帝拜为“孝文园令”,掌守孝文帝陵园,随即将文君迎接至灞桥地方。
       洛桥: 在洛阳洛河上,诗人为避讳而借指长安的灞桥。
       灞桥:位于长安灞水上。始建于西周时期,因位于西安东去南下必经之处,古人常在此与亲友送别,故又名: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历代修葺,如今尚存隋唐时期桥址,列为第四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李白《灞陵行 送别》诗: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隋唐时期灞桥遗址》网络图片

         1693969586426.jpg
       又,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
       因汉武帝刘彻的祖父—孝文帝刘恒陵寝在“灞桥地方”而俗称:灞陵。
      《史记》载:司马相如出史西南夷后,被汉武帝拜为孝文园令,“掌守孝文帝陵园,案行扫除,六百石。”其职位相当于县令。

       钱多自解数,筝涩未能调:卓文君原本不缺钱,到长安灞桥后又开了一座酒楼,钱多得数不过来。由于生意太忙,忽略了相如的感受,以致司马相如产生“欲娶茂陵女”的念头。
       钱多自解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临邛富人卓王孙女卓文君慕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乃于临邛买酒舍,令文君当垆卖酒,身与庸保杂作。卓王孙乃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夫妇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
       筝涩未能调:高适比喻卓文君当时没有将复杂的生活秩序调顺好,以致司马相如“欲娶茂陵女”。
       筝:一种弹拨弦乐器。战国时便流行于秦地,故又名:汉筝;秦筝。古代有十三至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涩:不光滑、不顺溜。
       未能调:未进行调试和抚弄。

       花如秦苑好,酒比蜀都饶。深谢诸年少,来沽不待要:酒楼女掌柜卓文君貌美如宫苑中的花枝。而她在长安所卖酒的品类,要比在临邛当垆时多,故生意特别好。卓文君深深感谢那些前来喝酒的少年,但她知道他们中不都是真正来喝酒的,而是为了一睹风采。
       秦苑:秦国的宫苑,借指汉宫苑。
       蜀都:成都的代称。汉代的临邛属蜀郡成都。
       饶:富足,多。
       来沽不待要:前来买酒的青少年中,有些不是真的来买酒,而是以买酒为名,看一眼这位“邛酒西施”。
沽:买与卖。
       不待要:方言。不打算、不肯定。

       释者:
       高适根据他在长安了解的情况,“诗说”卓文君自食其力在灞桥卖酒。但不等于说卓文君的日子难过,要靠卖酒为生,而是歌颂文君既美丽动人,又生活自立,是一个高人气的酒楼女老板。
       高适同时又指出: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婚姻危机,其产生原因是文君“筝涩未能调”。

       或许
       当卓文君在《白头吟》中提出“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而司马相如在《报卓文君书》中回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当婚姻重回正轨后,文君就不再卖酒了!
      (参见卓文君《白头吟》和司马相如《报卓文君书》考释 )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邛》前人
       考释:凡丁
       蜀道由来险,余从万里游。桥遗司马迹,岸隐卧龙舟。
       入水芙蓉媚,参天古柏修。怀乡无雁度,见月一登楼。

       作者
       前人:因无名,故无考。但此诗收载于清.康熙《直隶邛州志.艺文志》中,又根据诗意分析,诗作者为明代晚期的北方人。

       诗题
       临邛:诗人久慕临邛之名,从万里之外的北方翻过秦岭的蜀道,刚到临邛地面便以《临邛》为题写诗记之。
       因为诗中有“岸隐卧龙舟”句,分析此诗作于当年的端午节之后。也是诗作所要求的:时间、地点、人物、情景,四要素之一。

       诗
       蜀道由来险,余从万里游:诗人不辞劳苦,从万里之外的北方翻山赿岭入蜀,刚来到临邛地界的今桑园镇“张牌坊”地方,便看见了临邛的驷马桥,于是以《临邛》为题,激动地写下此诗。

       桥遗司马迹,岸隐卧龙舟:诗人观察景物很细致,他发现驷马桥下的水中,还掩藏有参加过当年端午竞赛的龙舟。因龙州竞赛一年一度,保存龙州的方法就是将其浸泡在水中。
       桥遗司马迹:临邛的司马桥。亦名:驷马桥。在邛崃城北十里,今称张牌坊地方的原东河(今称泉水河)上,与成都的驷马桥齐名,桥之北尚有古堰名之曰:司马堰。皆为纪念司马相如而命名,决非巧合!
       因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在临邛卖酒期间,居住在“文君井”之北—现今东街粮食局一带,历史地名:司马长卿宅。故司马相如北上长安,始发地是临邛县城。经:大邑、崇州、温江是当时通达省城成都的要路。
       (参见唐.岑参《司马相如琴台》考释)
       驷马桥:根据桥之北有古堰名:司马堰。驷马桥又位于通大邑县并通省城的要路,分析此桥自古即有,当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封为中郎将,出使西南夷时乘驷马高车回到临城,沿途除太守以外的县令皆“郊迎”之,从此便叫“驷马桥”了!
       而“成都北门沙河上的驷马桥”本名:升仙桥。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乃拜相如为中郎将……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清.康熙《邛州志》57p载:“临邛驷马桥,州北十里,又名:司马桥。今圮。”
       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邛州津梁考〉载:“驷马桥,又名司马桥,在州北,今毁。”
       据金庙子处的金氏入川始祖《墓碑记》:“明末清初,四川连续六十六年战乱,邛崃无人烟。”东河因无人管护后壅塞,改道将明初被朱元璋征讨称帝并据守西汉所筑“公孙述城”的明昇后“夷其城堡”的遗址,连同原先的护城河道,一并冲刷成今称的:西河。
       但东河故道堵塞后,仍有大量泉眼冒水,遂改称为:泉水河。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州民胡飞龙、叶正海、徐正义、马成麟等,在泉水河上原驷马桥原址复建桥梁时,更名为:泉水桥。
       清.嘉庆《邛州志》355p载:“泉水桥,在州北十里,因沟多泉穴,故名。为通大邑县并通省城要路。桥长五丈五尺,高一丈二尺,阔九尺,乾隆三十三年州民胡飞龙、叶正海、徐正义、马成麟等公同捐修。”

       入水芙蓉媚,参天古柏修:诗人看见,当时通往临邛城的道路两侧有参天的古柏树,水塘中种植的藕,已经花苞争放,时间应在农历五月中旬。
       入水芙蓉:芙蓉分水生和陆生两种。水生的芙蓉即:荷花。陆生的芙蓉叫:木芙蓉。
       修:多义之高、大、长。

       怀乡无雁度,见月一登楼:傍晚时分,月亮出来了,勾起诗人的思乡情节,于是登上附近寺院的钟楼赏月。
       按
       民国以前,从邛州城北至桑园镇的正道,在现今的西河边,从省汽车六十四队起经驷马桥至桑园镇的道路两侧原先有:林凤庵、赛凤庵、好静庵、大宗寺、镇江王爷庙、通泉殿、白马寺普照寺等古庙,庙中皆有钟楼。
       清.马维翰《无题二》诗:“天柱南湖影,云吟北寺钟。”
       雁度:指鸿雁传书。大雁北飞的时间是早春,南迁的时间是秋季。
       按
       东河为先秦时期蜀郡太守李冰规划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在地名“王沱”的地方凿口,引从北向南的䢺江之水,经拱辰、东安、宝林、前进至固驿灌溪堰堰处入南河,沿途灌溉田畴当有数万亩。
       分流后的
江,民间称为:西河。继续向南成为秦筑张若城和西汉筑公孙城,以及明初所筑临邛城之护城河的水源。正流向南入石灰包处的邛江(现称南河)。此段西河即宋代所称“临邛八景”中的《䢺水寒雁》景观段。
       (参见清.熊维芳《䢺水寒雁》考释)
       诗人一定听说了《䢺水寒雁》景观,但他没有机会观赏到实景,于是用“怀乡无雁度”表达他的遗憾,又用“见月一登楼”表达他“低头思故乡”的情结。

 楼主| 发表于 2023-9-8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君井》前人
       考释:凡丁
       少妇当垆伴犊裩,杜门羞杀老王孙。
       至今一井风流在,留与人间洗黛痕。

       前人:此诗见清.康熙《邛州志》202p。分析此“前人”是来自明代江浙地方诗人,在临邛文君酒楼墙壁上留下了《题壁》诗。
       题壁:在墙壁上题诗写字。
       由于古代洛阳纸贵,通讯仅靠驿站。而酒楼、驿站、寺院等场合,为了招引人流扩大知名度,于是特设一面粉墙,方便文人墨客题咏或者留言,“题壁”遂成为传播文人作品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
       此类《题壁》诗不是个例,有些且有相当高的水平和历史研究价值,比如唐.崔颢在武昌《题黄鹤楼》、唐.杜甫在邛州《书邮壁》。
       (参见唐.杜甫《寄邛州崔录事》诗考释)

       诗
       少妇当垆伴犊裩,杜门羞杀老王孙:司马相如成都的家只有四堵壁头,二人于是回临邛开酒店谋生,文君当掌柜卖酒,相如则穿短衣短裤打杂,卓王孙觉得很没面子,于是闭门不出。
       垆:放酒瓮的土台,借指酒店。
       犊鼻褌:古代有身份的男女宽袖大袍,上衣下裳,内裤无裆;打工杂作者,则穿短衣和有裆的收腰裤子,方便劳作。
       犊鼻:收腰裤上穿裤腰带的两个孔。
       褌:《急就篇注》:“合裆谓之褌。《释名》褌,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
       杜门:闭门。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文君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羞杀:吴语,害羞死。为浙江绍兴方言。
       据此分析:此位题壁诗作者“前人”来自江浙地区。

       至今一井风流在,留与人间洗黛痕:司马相如《凤求凰》和“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典故,由这口古井还原历史。
       一井:指文君井。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古迹》42p: “文君井,州治南街左,汉卓氏所凿以造酒者。相传水有酒味,近无验。井在白鹤驿中,从上至底皆凿石为圈垒之,精细绵密,制非近世所有,信为卓氏旧汲,且其水甚清冽。邛井颇多,莫可同年语也。”
      《大清一统志 疆土志.古迹.文君井》:“甃(音奏)砌异常,井口径不过二尺,井腹渐宽,如胆瓶然至井底,径几及丈,真古井也。”
       风流:1、指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名士和才女;2、男女间的韵事。
       洗黛痕:还原本来面目。
       黛痕:青黑颜色的痕迹,此处指画眉毛的颜色。
       西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远山眉: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清秀开朗。形容女子漂亮。
       唐.李洞《题尼大德院》诗:“台上灯红莲叶密,眉间毫白黛痕销。”
       十七而寡:未出嫁即守寡,民间谓“望门寡”。
       望门寡:男女双方订婚后,未结婚而男方先死,女方因此而守寡叫望门寡。

 楼主| 发表于 2023-9-9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琴台、文君井二首》前人
       考释:凡丁
       其一
       琴罢当垆意自然,台荒叶冷草含烟。为怜当日题桥志,却使文君井亦传。
       其二
       䢺溪春响苔凝月,鹤岭秋清蝉曳云。千古琴心何所托?知音只有卓文君。

       前人:此诗亦见清.康熙《邛州志》202p,应是明代外籍诗人留下的《题壁》诗。

       诗题
       过琴台、文君井二首:宋.陆游《文君井》诗〈序〉:“司马琴台与文君井确实两处,虽不远,亦不相连。里仁街旧名文君巷,井与台隔巷。”

       诗一
       琴罢当垆意自然,台荒叶冷草含烟:诗人认为,司马相如抚《凤求凰》追求文君,日后二人为了生活回到临邛,一个当垆卖酒,一个涤器做帮手,是太自然不过的事情,如今早已成为历史。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乃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

       为怜当日题桥志,却使文君井亦传:因为驷马桥典故,文君井便成为千古话题。
       按
       全国有多座驷马桥,与司马相如衣锦荣归有关的“驷马桥”在成都和临邛各有一座。
       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邛州津梁考〉:“驷马桥,又名司马桥,在州北。”
       清.康熙《邛州志》57p:“临邛驷马桥,州北十里,又名司马桥。”
       明末清初东河壅塞后因多泉水,东河更名为:泉水河。清.乾隆三十三年(1368)重修驷马桥后更名为:泉水桥。今掩藏于“成温邛公路”的“泉水凼”段路面下,可见。
       清.嘉庆《邛州志》355p:“泉水桥,在州北十里,因沟多泉穴,故名。为通大邑县并通省城要路。桥长五丈五尺,高一丈二尺,阔九尺,乾隆三十三年州民胡飞龙、叶正海、徐正义、马成麟等公同捐修。”
       (参见前人《临邛》诗考释)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
       唐.岑参《升仙桥》诗:“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诗二
       䢺溪春响苔凝月,鹤岭秋清蝉曳云:晚上,倒映在䢺江溪水中的月亮和苔藓像似凝结在一起。白天,白鹤山中的秋蝉,带着蝉鸣声从树梢飞向云天。
       曳(音叶):拖,牵引。
       唐.方干《旅次扬州寓居郝氏林亭》:“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千古琴心何所托?知音只有卓文君:司马相如所弹《凤求凰》曲,除开卓文君以外,没有人听懂。
       琴心:以琴声表达心声。
       知音:一指通晓音律;二指知己。
       相传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俞伯牙所鼓,钟子期都能领会。子期死后,伯牙摔琴以谢知音,因为再没人了解他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君》明.王世贞
       考释:凡丁
       日醉临邛市,不题临邛壁。
       怯他卖酒人,胸中五云色。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音眼)州山人,今江苏太仓市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张居正当政时(1572~1582)罢官归故里,后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明代文学家和史学家,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日醉临邛市,不题临邛壁:明代史学家王世贞自谦,说怕在临邛地方公开写有关卓文君的《题壁》诗没有写好,因为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一》说:“欧阳文忠尝言曰:‘观人题壁,而可知其文章。’”
       欧阳文忠:欧阳修字: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题壁诗:参见前人《文君井》考释。

       怯他卖酒人,胸中五云色:因为当垆卖酒的卓文君很了不起,《西京杂记》说她“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仅一首《白头吟》就让司马相如“欲娶茂陵女”的念头打消,与之相守终生。(参见汉.司马相如《报卓文君书》考释)
       五云色:词典出自唐.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文章彪炳光陆离,应是素娥玉女之所为。”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劳别子与》明.李攀龙
       考释:凡丁
       马卿元自汉词宗,天子同时叹不逢。
       总为故人邀贵客,故将车马过临邛。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嘉靖二十三年(1544)赐同进士出身,试政吏部文选司,次年聘充顺天乡试同考试官,历官刑部广东司主事、员外郎、刑部山西司郎中、顺德知府、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浙江按察司副使、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河南按察使。
       与李先芳、谢榛、吴维岳、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结诗社称:七才子。尊为:宗工巨匠。其诗多风尘内容,人谓:李风尘。

       诗题
       劳别子与:李攀龙与旧交不约而同赴临邛游览,旧交还为其介绍认识了其它文友,大家在文君酒楼宴会,互相唱和后,李攀龙引用蜀人狗监杨得意向汉武帝引荐同乡司马相如的典故,作《劳别子与》诗,向新老朋友告别。
       李攀龙的这位旧交,可能是当时“七才子”中的王世贞,张居正当政时(1572~1582),王世贞被罢官归故里而游临邛,写下的《文君》诗,应是当时大家的唱和之作。
       (参见王世贞《文君》诗考释)
       劳别:劳烦与告别。
       词出宋.郑思肖《锦钱余笑.其一》诗:
       一火陶铸来,莫不皆完具。岂有一造化,而劳别父母?
       可怜生盲者,当面不辨主。此理甚无斁,唾汝化为土。
       此诗大意:一窑所烧的器皿,火力达不到的地方还是泥坯或废次品,不能与泥土彻底告别而进入千家万户。
       斁(音义):解除或终止。
       子与:反复、再次唱和。
       典出《论语.述而第七》:“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大意:孔子与大家一起唱歌时,如果谁唱得好,便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起唱。

       诗
       马卿元自汉词宗,天子同时叹不逢:司马相如为汉代词坛泰斗,当深处宫中的汉武帝读到司马相如所作《子虚赋》时,遗憾地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马卿:司马长卿的省称。
       元自:原本,本来。
       词宗:词坛泰斗。词出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天子同时叹不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

       总为故人邀贵客,故将车马过临邛:诗人说之所以能够结识各位,都因为受老朋友的邀请,大家方才有机会认识。
       故人:旧交,老朋友。
       贵客:尊贵的客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读者的互动
       宙斯:
       五篇大作,均拜读了。
       凡丁:
       有一个擅写古体诗的邛崃诗人,说我对古诗词“过度解读”从而“丧失美感”。你认为呢?
       宙斯:
       你是从古诗词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地理环境,人物史实,人文典故,某些生僻词句的词义字义以及作者的籍贯,身世,行为,风格等各方面,全方位的考证与释义,你是以一个史学者的角度与眼光来解读古诗词。这是严谨,详实的美感,与他所谓美感不在同一个层面。
       凡丁:
       谢谢!有你这样的读者认可,我心中有底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9-1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如》明.汤显祖
       考释:凡丁
       相如美词赋,气侠殊缤纷。汶山凤皇下,琴心谁独闻。
       阳昌与成都,贵贱岂足分?子虚乃同时,飘然气凌云。
       卧托文园终,不受世訾氛。清晖缅难竟,遗书封禅文。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上有汉武帝,下有卓文君。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抚州府临川县人,万历年间进士。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遂昌知县等职。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荆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等。

       相如美词赋,气侠殊缤纷。汶山凤皇下,琴心谁独闻:司马相如是成都美男子,西汉词赋家,曾经仗剑游历,侠气豪爽。其琴心挑取卓文君的典故,尽人皆知。
       殊缤纷:繁盛多姿。
       汶山凤皇下:比喻司马相如是从益州(成都)来的美男子。
       汶川:大禹故里。以汶山和汶水(岷江古称)命名,原属益州蜀郡,汉武帝时设汶山郡,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省汶山郡,仍隶益州。
       凤皇:指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主慕容冲(359年—386年),慕容冲小字:凤皇。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一。
       《史记》载:“司马相如雍容闲雅甚都。”意亦为美男子。
       琴心谁独闻:《西京杂记》“卓文君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
       琴心:比喻柔情,儒雅。

       阳昌与成都,贵贱岂足分。子虚乃同时,飘然气凌云:司马相如外表阳光,且“雍容闲雅甚都”,但是他成都的居处却“家徒四壁”。而他作的《子虚赋》和《大人赋》又很有名。
       阳昌:阳光兴盛的样子。
       子虚:司马相如所作《子虚赋》名。
       凌云:指《大人赋》。因汉武帝读后评价其“飘飘有凌云之气”,后代文人称其为“凌云赋”。
       宋.田况《题琴台》诗:
       西汉文章世所知,相如闳丽冠当时。游人不赏凌云赋,只说琴台是故基。

       卧托文园终,不受世訾氛。清晖缅难竟,遗书封禅文:司马相如终于孝文帝陵园令的职守,临终前又嘱咐卓文君将《封禅文》转呈汉武帝。这种忠君行为很光辉,不应当受到世人的诋毁。
       卧托文园终: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之后,又封为:孝文帝文园令。管理孝文帝刘恒 和 窦太后陵寝,临终前竭尽人臣的忠心,嘱咐卓文君将《封禅文》转呈汉武帝。
       卧:《说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偻也。”
       訾氛:诋毁的氛围。
       訾(音之):诋毁。
       氛:气氛、氛围。
       清晖:阳光、光辉。
       缅:《注》藐远也。
       竟:终止。
       封禅文:内容是劝汉武帝封禅泰山以安定民心,并且同时劝谏汉武帝“兴必虑衰,安必思危。”
       (参见宋. 朱绩《司马相如字长卿画像赞》考释)

       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上有汉武帝,下有卓文君:“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传颂了千载;
       司马相如因卓文君的《白头吟》感动而回心转意,也被人们歌颂了千年;
       汉武帝将“金屋藏娇”的陈皇后禁闭于长门宫后,另立卫子夫为皇后。陈阿娇请相如作《长门赋》用去黄金百斤,但终究没有打动汉武帝,同样流传了千古。
       知音:一指通晓音律;二指知心朋友;三指对作品深刻理解。
       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想表达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悟到。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掉心爱的琴,因为再也没有了解他的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9-12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寄平远》明末.王邦畿
       考释:凡丁
       词赋相如在客中,酒杯深夜烛花红。
       临邛自昔称贤令,莫使琴声惊断鸿。

       王邦畿(音机):(1618~1668),字诚斋。广东番禺人,明.崇祯末年(1645)举人,南明文宗朱聿鐭绍武年(1646年12月~1647年1月)时,以荐官御史。桂王朱由榔即帝位于肇庆时(年号永历),邦畿舍家从之。朱由榔西奔云南时追随不及,避地广东顺德龙江流域。晚年礼僧函,于雷峰寺出家为僧,法名:今吼。与程可则、梁佩兰等,结兰湖社,合称:“岭南七子”。清.康熙七年(1668)卒,有《耳鸣集》诗416篇。

       诗题《寄平远》:王邦畿青年时代游临邛时写给广东平远县友人的感想诗。

       诗
       词赋相如在客中,酒杯深夜烛花红:王邦畿遥想司马相如被召入长安后,夜深人静时边饮酒、边挑灯给文君写诗寄托相思。
       客中:谓相如旅居地的长安。
       烛花:焟烛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临邛自昔称贤令,莫使琴声惊断鸿:司马相如因县令王吉的促合,与文君结为夫妻。如今分居两地,靠鸿雁传书互表相思。
       贤令:指王吉。
       清.康熙《邛州志.宦迹》123p:“王吉,为临邛令,有惠政。与司马相如友善,相如至,待之甚恭。官至谏议,有谏章在史册。”

 楼主| 发表于 2023-9-12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君井二首》明末清初.仲名世
       考释:凡丁
       一、
       一泓清碧溢香泉,柳色依依霭暮烟。昔日当炉人不见,空余荒径草芊芊。
       二、
       寻遍琴台故址无,荒烟斜曰照平芜。不知驷马题桥志,多少巴人笑不夫。

       仲名世:字纪符。明末清初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国学,掌国学之政。
       国学: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为国学。清代称国学为国子监。
       仲姓:天下仲姓,皆孔子学生七十二贤的伸由(字子路)之后。
      《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仲名世另有《游鹤林寺眺点易洞、棋盘山诸日生》及《云居寺》诗,说明这位钱塘国学大师,确曾慕名游历过临邛的一些名胜景区。

       诗一、
       一泓清碧溢香泉,柳色依依霭暮烟。昔日当垆人不见,空余荒径草芊芊:文君井内一汪泉水带着香味,园内花草茂盛,柳枝低垂依恋的样子,不由得想起当年卖酒的卓文君来。
       一泓:一汪。
       香泉:指文君井水。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古迹.文君井》114p:“州治南里仁街巷内,井侧有琴台。《采兰杂志》卓文君闺中庭内有一井,文君手汲则甘香,用以沐浴则滑泽鲜好。他人汲之,与常井等,沐浴亦不少异,至今尚存,即文君井也。”
       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诗二
       寻遍琴台故址无,荒烟斜日照平芜。不知驷马题桥志,多少巴人笑不夫:司马琴台处虽然不见有司马长卿宅,但司马相如在成都升仙桥柱上所题:“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不知激励过多少四川人。
       琴台故址:(参见前人《临邛》考释)
       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驷马题桥志:(参见唐.岑参《司马相如琴台》考释)
       巴人:四川人。中国人称“过去的四川省”(包括今直辖市重庆市)为巴蜀。
       不夫:不丈夫。1、谓没志气。2、指缺乏勇武的气概。
       词出《水浒》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咏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台二首》清.李时亨
       考释:凡丁
       一、
       倦客梁园几夕曛,归来寂寞锁春云。风尘畴是知音者,为拨寒徽奉细君。
       二、
       一曲清徽酒一壷,怜秋时欲喚当垆。如何头白闺中老?记得家徒四壁无?

       李时亨:清.顺治八年(1651)辛卯科顺天乡試一百三十二名。会试二百八十四名。順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科進士。順治十八年(1661年)任四川省邻水县知县。上任時疮痍初复,兵乱剛平定,招徕人民,修葺城垣,重农劝学,士民安堵,邑遂殷庶。
       (以上综合清.乾隆《枣强县志》、《鄰水縣志》、雍正《四川通志》)
       李时亨为成都主政之说,见清.康熙《直隶邛州志》203p《琴台二首》的作者简介。
       主政:官名。旧时各部主事的别称。
       清.梁章鉅《称谓录·主事》:“案 汉时虽有主事之职,至唐始置是官,今谓之主政。”

       诗一
       倦客梁园几夕曛,归来寂寞锁春云。风尘畴是知音者,为拨寒徽奉细君:司马相如漂泊半生,路上扬起的所有尘埃都被土地接纳,而他对婚姻的追求却被文君接受。
       倦客梁园:指司马相如追随梁王刘武,不久后刘武去世,相如归家。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刘武)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夕曛:落日的余辉;指黄昏。
       风尘畴是知音者:旅途中扬起的尘埃,最后被田野接纳。
       风尘:比喻旅途艰辛劳累;漂泊江湖的境况。
       畴:泛指田野。
       寒徽:指绿漪古琴。(见前注)
       细君:古称诸侯之妻为细君,后为妻的通称。

       诗二
       一曲清徽酒一壷,怜秋时欲唤当垆。如何头白闺中老?记得家徒四壁无:诗人一边听着“文君井园林”内传来的琴声,一边喝酒,不由想起“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典故,继而责备相如忘了贫贱夫妻不下堂的祖训。
       怜秋:怜惜秋景。诗人此诗作于金秋时节。
       当代.钱钟书《秋怀》诗:
       啼声渐紧草根虫,似絮停云抹暮空。疏落看怜秋后叶,高寒坐怯晚来风。
       身名试与权轻重,文字徒劳计拙工。容易一年真可叹,犹将有限事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琴台纳凉》清.韓虎臣
       考释:凡丁
      【序】李方伯命题
       诗
       散步城南探胜迹,文君井槛围荊棘。科头箕距登琴台,飒飒清风生两腋。
       我来台上欲弹琴,绿绮尘埋不可寻,惟有台前松两树,风光犹作水龙吟。

       韓虎臣:邛州人。为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科(1684)武举人。
       见清.康熙《直隶邛州志.武举》134p:“国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科:韓虎臣。”
       武举:武则天长安二年(702),为选拔有武艺的人才,首次开设武举。清朝改称:武科。
       武科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唐代时,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宋代时,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宋神宗时产生首名武状元—福建人薛奕。
       元代废止武举。
       明代武举兴盛,考察顺序“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笔试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武试。笔试共三题,其中策论两题,四书一题。
       明.成化十四年(1478),设武科乡、会试。
       弘治六年(1493年),定武科六年一试,后改为三年一试。
       崇祯四年,钦定武科一甲的前三人,王来聘为一甲第一名,即:武状元。授副总兵职。
       清代国家大力提倡,录取相对公正,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
       清代基本沿袭明末制度,分四个等级进行。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取得武进士者,通过殿试(即廷试)分出三甲。第一甲中头名:武状元;二名:武榜眼;三名:武探花。
       清.乾隆时,策题从《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出。论题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
       清.嘉庆时,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于是废除策、论,改为默写《武经七书》的一段。
       自顺治三年(丙戌)开科,到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截止,共进行了一百一十二次武科考试。

       序考
       李方伯命题:习武的韓虎臣,拜文官李方伯为师时,由李方伯出题,测评其文学修养,后来辅导韓虎臣考中康熙二十三年的武举人。
       李方伯(?~?)字:师孟。今四川泸州江阳区人,崇祯时任山西太原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长官,清初改任浙江、江西盐务官,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统一台湾之战时,晋封为西江都察院左都御史,后解官。
       王世贞《赠李方伯师孟》诗(摘句):“余昔游太原,赖君佐提刑。官自雪鸿迹,人如大海萍。吴越代两政,晋楚若一廷。生平易解官,各若秋梦醒。”
       提刑:提点刑狱司的简称。主持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卷案,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
       吴越:今浙江和江西省。
       解官:解免官职。
       毛奇龄《李方伯生日》诗(摘句):“黄星熠熠临江阳,渐东渐西瞻景光。分司伟伐留西江,晋阶总宪肃纪纲。”
       江阳:今四川泸州江阳区。
       分司:管理盐务的官员。明清时盐运司下设分司署。
       伟伐:清康熙时收复台湾之战。
       西江:今广东佛山一带。
       总宪: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御史台古称:宪台。故称。
       毛奇龄: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学者称为西河先生。明诸生。清初曾参与抗清军事。事败,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

       诗考
       散步城南探胜迹,文君井槛围荊棘。科头箕距登琴台,飒飒清风生两腋:韓虎臣以诗记述,有一次他光着头走进文君井园林,但见井栏上荆棘丛生,于是大步流星地登上琴台,然后张开两腿双手坐在地上,活脱脱武夫形象。
       井槛(音坎):即井栏。
       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箕距: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姿。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形状像簸箕。

       我来台上欲弹琴,绿绮尘埋不可寻,惟有台前松两树,风光犹作水龙吟:韓虎臣说他想弹琴,但是没有带琴,台前的古松,让他想起司马相如与文君离别的日子。
       风光: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亦指繁华景象。方言指铺张、热闹、体面。
       水龙吟:词牌名,分为上下两片。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王孙宅》清.姚兰全
       考释:凡丁
       王孙迹已霝,何处访门庭?废址犁春雨,荒邨照夜星。
       懋鹑殊失计,苔辟口口口,好事临邛客,拦街置瓮亭。

       姚兰泉:(?~1779)字栽亭,号秋塘,今上海南汇周浦人。廪贡生,善书法,尤工小楷,亦好诗,曾遍游名山大川,著有《秋塘诗草》等。清.乾隆四十年(1775)成为四川学政吴省钦(今上海南汇人)的幕僚。
       民国初年,上海南汇姚氏家族后人姚永年将姚兰泉游历记事诗《秋塘诗草》收入《周浦小志》初稿中,红四方面军从《周浦小志.秋塘诗草》中的〈秋塘蜀道诗〉中,了解到成都周边的双流、崇庆、邛崃、名山、雅安等地的关隘、道路、古迹、人物、风俗、历史等信息,对红四方面军在邛崃建立革命老区 以及1935年11月百丈关战役 和 1949年12月二野在邛崃、蒲江打响的成都战役,无疑提供了参考。
       该书已列为红色文物经辑录后出版,其中上卷含:《成都雨发》、《晚抵双流》、《渡洋马河》、《卓王孙宅》、《文君井》、《仙人洞》《名山百丈关》《雅安金鸡关》等诗。在《卓王孙宅》诗中,姚兰泉对“卓王孙”有独到的见解。
       参考图片
        
1694644946057.jpg
       1949年,姚养怡先生辑编《周浦小志》稿本,现由上海市浦东党史办方志部工作人员将手稿整理、点断、标注现代标点,以简体横排形式出版。
        
1694645010469.jpg

       诗考
       王孙迹已霝,何处访门庭?废址犁春雨,荒邨照夜星:卓王孙的历史已经零碎不整。基方十里的卓王孙宅,早已开垦为田地。而西汉所筑“公孙述城”被夷为平地后,成为星空下的荒村。
       霝(音零):引申为雨、霜、露等降落,又引申为零碎不整。
       门庭:卓王孙府邸。
       废址:卓王孙宅基+地产总面积。
       明《一统志》:“卓王孙宅在州南五里,基方十里,耕者往往得铜钱。”
       按
       秦筑临邛城 “张若城”为军事城堡,在西河的西边。西汉公孙述所筑临邛城(公孙述城)在西河东边啤酒厂以北,为唐、宋、元、明时期的邛州城,距离卓王孙宅为秦制五里,约合今制3.5里。
       因为卓王孙的先祖为河北赵地人,秦始皇灭掉赵国时,随同其它富户流放到蜀地的临邛县,由于张若城是军事城堡,仅仅秦制长二里,宽一里,故不可能将这些流放的人安置在军事城堡中保护起来!被安置的移民区,逐渐形成无城墙的城市类型。
      《现代汉语词典》“城市”释义:“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犁春雨:成语“一犁春雨”,指春季开犁耕种时春雨普降。
       荒邨:即荒村。“邨”是“村”的异体字,意思和读音一样。
       明初,朱元璋征讨盘踞“公孙述城”称帝的明玉珍父子时,将“公孙述城夷其城堡”。
       明成化十七年(1481),新的临邛城选址于“基方十里”的“卓王孙宅”地方,即今临邛镇。

       明末,张献忠剿四川后,临邛城破坏严重,人民死蓰,临邛城成为一片荒村。
       清.康熙《邛州志.户丁》86p:“国朝康熙二年清丈,户,一百六十六户。丁,一百四十七丁。”对照:“明万历年间,户无考,丁,五千五百九丁半。”
       清.康熙《邛州志.田地》90p:“国朝康熙二年清丈,田一百四十—顷七十六亩,地七十七顷九十亩。”对照:“明万历年间 田四千二百八十八顷七十亩。”

       懋鹑殊失计,苔辟口口口,好事临邛客,拦街置瓮亭:无论怎么说,卓王孙与邓通“通假”铸造五铢钱货币是死罪,因为这种行为扰乱了国家货币政策和市场秩序。而临邛人好追寻历史,也尊重历史,将街道拦腰截断建了一座瓮亭,表示这儿是卓王孙曾经住过的地方。
       懋:勤奋努力。又同茂,即盛大。
       鶉:多义。1、鹌鹑。《淮南子.時则训》:“田䑕化为鶉。”2、《毕万术》:“蝦蟆得爪化为鶉。”3、鶉同鷻,即雕。
       殊:本义为斩首,断其首身而死。引申为死、断绝、特别、独特、特异、出众、突出。
       失计: 错误的计谋。
       按
      《史记》〈佞臣列传〉:“邓通,蜀郡南安(今乐山市)人也,以濯(摇)船为(宫中)黄头郎,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觉而之渐(登)台,以梦中阴目(悄悄看)其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
       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悦)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沫浴,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次),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
       文帝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铜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临邛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矿)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蜀锦),故王孙赀(资)累巨万,邓通钱亦布天下,则是卓之富,又借之于邓也。”
       通假:互相借用,假手他人。
       译成白话文
       邓通、卓王孙协议:
       1、卓王孙每年交给邓通一千匹蜀锦;2、邓通将汉文帝特批的严道(今雅安荥经)铜官山采矿权 和 铸币专利权交给卓王孙;3、卓王孙自行将“铜官山麓买为陶铸之所”,并且以邓通的名义,任意铸造五铢钱,使流通于天下。
       明《一统志》卷七十:“邛州铜官山在县城东南八里,史记卓氏之先,求远迁致之临邛,即山铸铁,即此山也。”
       据《荥经县志》载:“县东北三十里,前后聚之间,东临道底,铜山之顶也,即邓通铸钱处。旧名邓通城,今名宝子山。”
       按
       秦汉时的严道地方即今荥经,隶属蜀郡临邛县,故古史皆载“铜官山在临邛”,铜官山麓(今邛崃十方堂和荥经邓通城)则被“卓王孙买为陶铸之所。”
       关于铜官山
       严道本称:盐道。为古临邛运盐之道。东汉时王莽说要严治,遂改称:严道。形成“早期的荥经县”名。
      《汉志》:“严道,属蜀郡。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王莽曰:严治。”
       因古临邛的盐井,在先秦时期就被李冰所开凿,计有十所(见《蜀王本记》)。东汉时的“临”字,通“盐”字和“监”字,故当时的“临邛”又称“盐邛”或者“监邛”。
       (参见清.马维翰《登使院阁感怀用杜工部秋兴八首韵.之六》考释)
       这条古时候从临邛运输食盐至滇、藏之道路上,有今称的芦山、荥经、汉源,此三处皆有大型铜矿,离邛崃最近的芦山县大川铜厂河,至今仍在开采铜矿。
       上述地方,在地广人稀的汉文帝时期统称为:铜官山。划属蜀郡临邛县。因为先秦时期的巴蜀地方只有江洲(今重庆)、成都、临邛、郫县四座城池。
       汉武帝统一西南夷时所设益州,共辖:临邛、犍为、天全、汉源和云南县等,一共二十个县,管辖现今四川西南部和整个贵州省以及云南省地方,南界云南保山。也即古蜀国的势力范围。当滇王归附西汉后,整个滇国降为:云南县。
       《滇王之印和益州太守章封泥出土地》
        
bf350533f7012470f77412625e19c2d.jpg
       《益州太守章封泥》
      
c68842066306577ffd7354bcb724cf9.jpg
       《滇王之印》
        
1ae5263bdb3de9c427c99f8c9873eb2.jpg
       故
       清代临邛人罗衡斋绘《川南第一桥图》时,依据史实将“铜官山”标注在“云居寺”的塔子旁;“邛崃山”标注在今称的“土地坡”上。
       参见《川南第一桥图》清.罗衡斋
      
1694644890016.jpg
       拦街置瓮亭:清代的州衙门,设在西汉卓王孙宅处,原先的三步石街直通塘口巷(今称新牌坊街),明初新筑临邛城时,在挖出“卓氏钱瓮”的地方建了一座“古瓮亭”,位于三步石街和塘口巷之间。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古迹》114p:“瓮亭,州治西。明时城中掘得二瓮,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脚有籀文,皆贮五铢钱,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
       《秦汉时期的籀文》(网络图片)
        
1694644854532.jpg
       按
       三步石街北的城隍庙,原先在善恶坝(谐音常绿坝),始建于明.隆庆三年(1569),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复建时,迁至1951年由城隍庙改建的:城关粮站处。
       三步石街:旧时为香火铺一条街。本意三步一块石板,为方便朝拜城隍老爷者三步一跪。
       塘口巷:清末民初时,巷内有一寡妇,含辛茹苦将遗腹子养大,其子不肖,殁后众邻里凑钱为其立牌坊一道,因无名,曰:新牌坊。建国后,塘口巷更名为:新牌坊街。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41p:“公孙述旧城,即古邛州,西汉公孙述所筑,在今城隍庙(指明隆庆始建的城隍庙)右侧,高垠直下,路口土城是也。”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216p:“邛州城隍庙,在州治西,明.隆庆三年(1569)建,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洲黄复生重建,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州段以信增修。”
       民国《邛崃县志.古迹存亡考》:“公孙城,今邛崃县即前邛州。西汉末导江卒正公孙述旧居也,故名公孙城。旧志:在今城之西。”
       《邛州城隍庙平面示意图》制图:聂葆光
         169464480424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台》清.王曰曾
       一再行弹协凤凰,换来犊鼻罢官商。长门卖赋金应贵,倾国当炉酒自香。
       消瘦琴心嫌放诞,怨吟沟水转凄凉。茂陵封禅留遗稿,应使离鸾亦断肠。

       王曰曾:字省斋,江苏溧阳人,清乾隆时历任:分巡建昌上川南道、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川南道副使,驻节嘉州。多次登峨眉山,题咏甚多。入祀邛州文庙四川名宦祠。

       一再行弹协凤凰,换来犊鼻罢官商:卓王孙、程郑等人巴结县令王吉,再三请王吉和他朋友司马相如做客卓府。又一而再地请司马相如弹琴,躲在帘子后的卓文君被《凤求凰》曲打动,是夜私奔成都。后来相如与文君为了生活从成都回到临邛,放下身段经营白酒零售,遂使“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成为一段经典流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见)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勉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擅长)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掌)一再行。”
       协:意为调和、和谐。
       官商:古代词汇。旧时经官府核准可以从事经商的人。如:盐商、茶商、粮商、酒商等,从而增加国家财税。

       长门卖赋金应贵,倾国当炉酒自香:相如与文君到长安生活后,因司马相如才高班马,求赋者所付润笔费很高;仍然当垆卖酒的卓文君,也因貌美而酒亦闻名。(参见明.高启《当垆曲》考释)
      《长门赋》:见于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之中。
       其〈序〉曰:“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倾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下.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消瘦琴心嫌放诞,怨吟沟水转凄凉:曾以柔情和儒雅打动卓文君的司马相如,后来因患消渴病(糖尿病)而消瘦,疑为性生活放纵引起,文君因作《白头吟》。
       琴心:比喻柔情,儒雅。
       嫌:嫌疑。
       放诞:放纵、荒唐。
       怨吟沟水:比喻司马相如当时脚踏两只船 或 举旗不定。
       典出卓文君《白头吟》诗:“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茂陵封禅留遗稿,应使离鸾亦断肠:元狩五年(前118)司马相如病逝,享年61岁。生前希望汉朝天下太平,江山永固,给汉武帝留下《封禅泰山文》。
       相如逝去后,文君悲伤到极点,三年后(前115)亦悲卒,享年60岁,二人夫妻关系存续三十年。
       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为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浓重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将封禅所用的文书以“金泥银绳”封之,埋于地下。
       应使:应当使。
       离鸾:比喻与配偶分开。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瓮亭偶成》清.陈锦
       考释:凡丁
       荷池碧浪几涟漪,卓氏遗庐空有基。台为酒泉频爛爏,瓮经劫火亦迁移。
       谁怜流水琴中意,遂识凌云笔底奇。鼓瑟齐门千古恨,悲歌无限付鸬鹚。

       陈锦:字颉文,庠生。今陕西省泾阳县和三原县之交的池阳人。
       庠生: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民间称秀才,意为优秀人才。

       荷池碧浪几涟漪,卓氏遗庐空有基。台为酒泉频爛爏,瓮经劫火亦迁移:卓王孙居处的红菏湖水面荡起波纹,池中土台上明初修建的瓮亭,经历岁月和战火后损毁。
       荷池:“古瓮亭”周围的池塘,由文脉堰供水。过去叫:红菏湖。
       涟漪: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
       卓氏遗庐:卓王孙的居所。现称:瓮亭公园。
       词语分解
       台:指湖中堆筑的土台,瓮亭建其上。
       酒泉:谓湖水。宋 范成大《约邻人至石湖》诗:“荒寒未办招君饮,且吸湖光当酒泉。”
       酒:用粮食等发酵制成的白酒。
       泉:1、从地下流出的水源;2、古代钱币的名称。
       镧:《玉篇》金光貌。《廣韻》光鑭。《集韻》金彩也。
       爏:《集韻》郞狄切,音歷。火貌。或作㷴。火的样子。
       瓮经劫火亦迁移:明初修建的“古瓮亭”,经过明末战火损毁后,于清.康熙三十五年重修,重建时将古瓮残片埋于亭下。
       劫火: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借指兵火。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古迹》114p:“瓮亭,州治西。明初城中掘得二瓮,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弇口宏腹,足有籀文,皆贮五铢钱。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年久亭圮,崇祯十七年,二瓮皆化为灰。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州戚延裔重修。浚池种荷,池泮植桃柳,更名曰:大公亭。乾隆四十五年(1780),署知州觉罗续林更名:观雨亭。嘉庆十三年(1808),知州黄为琳、州判吴翀宵先后培修。”

       谁怜流水琴中意,遂识凌云笔底奇。鼓瑟齐门千古恨,悲歌无限付鸬鹚:司马相如所抚《凤求凰》琴曲,被知音卓文君接受。而踌躇满志的他,曾用钱捐了一个武骑常侍郎官,虽然跟随在汉景帝左右,但是汉景帝不喜欢辞赋,也不懂剑术,理想丰滿的他,只好天天弹琴抚慰心灵的空虚。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
       怜:多义之爱、疼爱。
       凌云:直上云霄。形容志向崇高。
       鼓瑟齐门:在喜欢吹竽乐器的齐王门外弹琴。比喻才能不被赏识;贬义表示阿谀奉承。
      《韩非子》:“齐王好竽,有求仕于齐者,操瑟而立王之门,三年不得入。客骂之曰:‘王好竽,而子之瑟虽工,如不好何。’”
       明.无心子《金雀记.进谒》:“才到长安京都,欲为观国之宾。鲰生若也逢昌运,敢言鼓瑟齐门。”
       鼓瑟:弹瑟。《诗.小雅.鼓锺》:“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瑟:像似琴的弦乐器。
       悲歌无限付鸬鹚:借指弹奏《渔歌》琴曲。
       渔歌:1、打鱼人唱的歌;2、指古琴曲《渔歌》,流传有三十九种谱本。
       鸬鹚:即鱼鹰。羽毛黑色,善捕鱼,被渔人驯养后用来捕鱼。

      
       《琴台》清.前人
       考释:凡丁
       司马琴台何处寻?临邛荒径柳阴阴。隔林淡漠炊烟短,满目茏茸蔓草生。
       一曲宮商传妙指,半帘风韵动知音。不闻归凤求凰操,凄婉唯余沟水吟。

       前人:此诗见清.康志《直隶邛州志》95p。分析为清初来到经过明末战乱后临邛的诗人之题壁诗,描写战乱后的司马琴台凄凉景象,但未留下作者姓名。

       司马琴台何处寻?临邛荒径柳阴阴。隔林淡漠炊烟短,满目茏茸蔓草生:司马琴台掩映在阴暗的柳树林中,台上长满荒草,附近偶尔冒出短暂的炊烟。
       阴阴:幽暗貌。
       茏茸:聚集貌。
       蔓草:蔓生的草。

       一曲宮商传妙指,半帘风韵动知音。不闻归凤求凰操,凄婉唯余沟水吟:想当年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觅到知音卓文君,如今不再听到《凤求凰》琴曲,但听文脉堰进入琴台下池子中的流水声。
       宮商:古代音律中的宫音与商音,引申为音乐、音律。
       求凰操:指弹奏《凤求凰》琴曲。
       操:本义拿、握。引申为从事、弹奏、掌控、品行等含义。
       沟水吟:沟水流动发出的声音。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台》清.陈汝楷
       考释:凡丁
       琴台何处是,荆棘尚斜横。赵国人难在,临邛今几更?
       题桥怀壮志,操缦动羁情。独有当时月,于今照旧城。

       陈汝楷:字若予。本省顺庆府(今南充市)营山县人。由岁贡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邛州训导。(见清.康熙《直隶邛州志.训导》121p)
       岁贡: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
       训导:学官名。明清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清史稿.职官志三》:“儒学:府教授、训导,州学正、训导,县教谕、训导,俱各一人。”

       琴台何处是,荆棘尚斜横。赵国人难在,临邛今几更:诗人趁着月色登上司马琴台,但见荊棘丛生,怀想起原籍河北的卓王孙后人们不知散布何处。由于战乱后不久人口不多,邛州城没有恢复更夫报时制度,不知此刻是夜晚的几更?
       更(音庚)夫:每天夜里打锣报时的人,俗称:打更匠。邛崃当地头更晚9点;二更晚11点;三更凌晨1点;四更凌晨3点;五更凌晨5点。
       1966年以前,有四位老更夫每日晚九点起便开始鸣锣报时,直至次日凌晨五更。
       这些更夫们都统一住在钟鼓楼上,每隔二小时,便风雨无阻地分头向四条大街,以及主要小街巡回报更一遍。
       报更时更夫左手提油壶子照路,右手敲锣。听到锣声的市民,可以凭有节奏的敲锣声次数判断是几更,这便叫“数更”。
       头更“铛”的一下,表示晚9时;二更“铛、铛”均匀两下,表示晚11时;三更“铛、铛铛”表示凌晨1时;四更“铛、铛、铛铛”表示凌晨3时;五更“铛、铛、铛、铛铛”,表示凌晨5时。
       刚解放时实行宵禁,当打头更时,更夫边敲锣边呼喊:“头更了,各人回屋头睡瞌睡了。”当社会秩序稳定后打头更时常提醒:“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或“关好门窗,防火防盗!”
       年关岁末打头更时便提醒:“年关了,各家各户,小心火触,要饱水缸、饿灶脚,谨防撬狗儿(小偷)进屋呃。”
       或者通知:“各家各户,把扬尘吊吊打扫干净,明天要检查卫生啦!”
       但凡公民参加选举或者集会,敲五更时,更夫边敲锣、边大声呼喊:“五更了,各家各户起床煮饭了,吃早饭要参加选举了!”或者:“吃早饭要在公园坝坝头参加群众大会了!”
       1965年,邛崃县成立了:邛崃人民广播站。安装在大街小巷居民住宅旁的有线广播喇叭,从早晨5点50分便开始播放《东方红》乐曲,接着是天气预报等内容的第一次广播至上午8时;中午12至14时是第二次广播;晚上7至10时又是第三次广播,基本上取代了更夫的作用。
       及至文化大革命开始,打更便作为“四旧”被破除。但是在七十年代中后期,遇有政府重要通知时,仍由更夫们在5更时分敲锣来完成通告。当八十年代手表、时钟普及之后,更夫们也先后寿终正寝了。
       这些更夫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们其实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因为他们不仅司掌着对全城市民的“作息推时”和“夙夜匪懈”的教化,而且替政府发号施令,使决策能够及时地上情下达。

       题桥怀壮志,操缦动羁情。独有当时月,于今照旧城:一切都已成过往云烟,只有汉代时的月亮还照着这座古城。皓月当空,诗人抚弄起琴弦,不由想起营山县老家来。
       题桥壮志:参见前人《驷马桥》之“桥遗司马迹”考释。
       操缦:操弄琴弦。
       羁情:旅居的情怀。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