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石农耕》清.朱孚佑
考释:凡丁
僻壤讹传万石田,闲看林莽亦怆然。
君平若有麻桑宅,何必蓉城卖卜钱。
朱孚佑:邛州人,副榜贡生。即 贡入国子监的生员,视同举人。
清.康熙《邛州志》134p:“朱孚佑,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科副榜。”
诗题
万石农耕:在拱辰乡瓦山村,地名:万石坝。即汉代隐士严君平故里。此处太平时期的农耕景象叫“万石农耕”,为古临邛八景之一。而“万石坝”地名的出现,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以前。
清.康熙《邛州志.古迹》42p:“万石农耕,在州治东七里,有平田一原,邛人生长山中,见平坦数亩,遂称万石,犹之 蚁行潦,路旁积水,惊见以为海也。”
意为:一向生长在山中的邛人,见到一片平坦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可产粮食万石,觉得很惊讶,好像蚂蚁看到路边一大滩水后,认为到了海边一样,为一种形象的比喻。
数亩:田亩多得不可数。
历史背景
秦并巴蜀后,并未将古蜀王蚕丛的后裔们赶尽杀绝,而是在蚕丛的老根据地—距今4600年以前的今大邑县高山镇的古蜀国附近的山区划给一块地盘,即:邛都国。
邛都国的城,在今蒲江县西来镇东南,历史地名:古城山。古城山下的南河古称:邛江和邛水。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山川》39p:“古城山,州治南七里。”即土地坡以东至蒲江城以西的山。明代称:五棉山。今称:五面山。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山川》312p:“古城庵,在州东六十里(回龙镇内),明.天启七年,邑人傅儒林舍宅为庵。”
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3p:“《元和志》梁益州刺史萧范于蒲水口立栅为城,以备生獠,名为:蒲口顿。武陵王于蒲口顿改置邛州,南接邛崃山,因以为名。后魏置依政县……”
生獠:南朝人对未入州城定居的,来自东方的夷人的蔑称。
夷人:《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夷,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1956年,毛泽东改夷族为:彝族。
《尚书.禹贡》:“邛为古蜀国,禹贡梁州之域。商并梁(州)于雍(州),周职方(周代掌管地图与四方的职官)以梁入雍,其地为蜀国。慎靓王五年(前315),秦惠文王置蜀郡,地属之。”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时,将先秦时期所筑“张若城”更名为:临邛城。县曰:临邛县。
汉武帝元鼎六年,将邛都国迁至今西昌后降为:邛都县。属趆巂(今写作:越西)郡。
《汉志》:“越巂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属益州。应劭曰:‘故邛都国也。有巂水。言越以此水障,休盛也。’”
蒲江文博《临溪县城遗址》宣传:
“临溪县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白马村12组。南北朝时期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置临溪县。唐天宝末(756年)在此置“行嶲州”,大历四年(769年)正式设置嶲州,将邛州临溪、蒲江两县划属嶲州41年。
贞元十三年(797年)唐军收复嶲州,嶲州迁回凉山州西昌市。太和三年(829年)南诏军队攻占嶲州,太和四年(830年)嶲州再度迁此,仍‘以蒲江、临溪隶嶲州’。太和六年(832)始移嶲州 于台登城(凉山州喜德县泸沽镇)。”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九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金文编》447p所收载青铜器铭文:邛君壶、邛江吊姬簋、邛季戈、孙吊师父壶、“蜀”字班簋,以及 2016年9月,蒲江县发现战国晚期高等级大型船棺墓葬群 和 11枚刻有 “巴蜀图语”的印章,皆能补证上述历史。
(参见清.马维翰《登使院阁感怀用杜工部秋兴八首韵.之六》考释)
诗
僻壤讹传万石田,闲看林莽亦怆然: 在临邛城东偏僻的地方,有一处广有盛名的:万石坝。但是,经过明末数十年的战乱后,朱孚佑跑去一看,这里的景象却令他悲怆而大失所望。
因为清.康熙二年(1663)清理在册(流民除外)的临邛县人口 和 尚在耕种的田地时,只有“一百六十六户,丁(成年男子),一百四十七丁;康熙六年,户,二十六戸;丁二丁。”
见康熙三十四年(1695)的《直隶邛州志.赋役志》86p
(详见上篇:清.王價《万石农耕》考释)
僻壤:偏僻的地方。
讹传:与事实不相符的传言。
万石:石为量词,读音:担。汉代一石即1斛=20000毫升,可盛装粮食约27斤。万石约为27万斤,按古代水稻亩产300斤计算,约有千亩,应当不是夸张和讹传。
怆然:悲伤的样子。
君平若有麻桑宅,何必蓉城卖卜钱: 虽然江西籍的严君平隐居在临邛万石坝地方,但他在成都、彭县、广汉等地以卜筮为业,所以严君平不需要从事农业而购置田产。
但是
严君平墓在万石坝,(墓葬区现划属桑园镇)严君平的后代们一直在万石坝从事农业生产,子孙繁衍到明末,于战乱时离乡背井,战乱后有一支严氏后裔回到万石坝,他们的族谱排行,自严君平起为:“君宾银大友,文俊光永肇……” 现有君平后裔约30户150人,在“家”字排行中,一位叫严家意的为释者初中同学,现是金桂社区工作人员。
麻桑宅:农家房舍。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卖卜钱:以卜筮为生。
清.康熙《邛州志.古迹》41p:“万石坝 州东十五里,即庄君平故里。”
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9p:“万石农耕,州东十五里万石坝,严君平故里也。”
同《志》114p:“严君平故里,州东十五里。〈名胜志〉君平故里在万石坝,按 君平本庄姓,因避讳改姓严,有座右铭并宋祈〈庄尊画像赞〉,俱详艺文志。”
民国《邛崃县志.文学志》:“严尊,本庄氏,避讳汉明帝名庄,因改庄君平为严君平。曰严,字君平。万石坝人,精于易数,卖卜成都,百钱闭肆,下帘而读《周易》,著《老子》,博览无不通。又依庄周(即庄子)之旨,著书十余万言,目录见于旧志者,有《周易骨髓》一卷,《道德旨规论》六卷。按汉书《地理志》称:‘严尊文章冠天下。’其著述当不只止,盖佚失。”
1993版《邛崃县志》873p:“邛崃拱辰乡瓦山村万石坝,为西汉严君平故里。其墓地至今尚存。”
(详见《严君平部分》考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