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2538457156@qq.c

历代名人吟咏邛州杂诗辑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2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登使院阁感怀用杜工部秋兴八首韵.之八》清.马维翰
       考释:凡丁
       石笋凌空一径迤,肩舆何日历平陂?连芒子粒还千倾,接叶丛篁合万枝。
       犊鼻仍留新肆著,琴心休问古台移。倚风扬柳看摇落,沾酒秋霖似泪垂。

       马维翰:(见前注)

       石笋凌空一径迤:西汉胡安《点易洞》前有凌空的石笋和一条小道。
       石笋:指白鹤山“点易洞”前江边天然的石柱上有木屋,称为:露台。相传为西汉胡安承接露水调朱砂批注《易经》之用。石柱上有明天启进士杨伸《滴露研朱》石刻。因常有鹰隼和白鹳停其上,当地人称为:老鸹石。
       《点易洞图》
      
29fd34e9726897940b5856256cac83c.jpg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1057p:“蜀自蚕丛开国,秦惠通道,人文渐盛,始知有六经之学。临邛胡先生安,生(活于)汉武(之)时,深于易学,史逸其字,而以名称。其故宅在郡治西隅,岁久湮灭,莫识居址,惟传易洞,历代亦无修举之者。
今滇楚文谷鞠(云南人鞠以正字文谷)公守邛,怀吊先贤,咨访风俗,举旷典,兴废坠,不一而足。公余登鹤山书台,游点易洞,荒烟漫草,惟存石厂(胡安讲学的大石窟,今作琴台森林酒店小车库),不欲令胜迹之湮,遂聚材鸠工,创建《点易书院》。不数月而告成,嘱节纪其事。
       ……先生以英遇绝尘之资,究天文历象之秘,卓然以易学名于时,从游问难者云蒸雾集,司马长卿师事焉,其为一代模范可知矣!
       然其蹈箕山之节,高不仕之心,就崖为洞(今称仙人洞),研露点经,胸中浩然,甘衡泌(隐居)之风,当世之知已亦鲜。
       ……嗟乎,芝兰之生,不以幽而不芳,珠玉之宝,不以匮而不贵。君子抱道隐处,不以久而不重。然先生之不杇者,经学也。
       ……院凡三楣,堂匾:《学易》。前有露亭,后有别署(另外办理公务的地方),延袤一里有奇(通鹤林寺后门)。左有梅竹轩,乃公(鞠以正)暇颂读之所。置有院田若干亩。工始丁丒之秋,落成戊寅之夏。
                                                            万历六年(1578)仲夏望日(农历五月十五)郡人王廷节撰”
       一径迤:点易洞前原有三尺来宽的小道通往马湖以远,1952年由劳改队始修建邛高公路时,为拓宽路基将石笋炸毁,还挖掉半个点易洞。

       肩舆何日历平陂:南宋时,陆游曾经乘坐滑竿游览鹤林寺后山的“天台院”。此路为古官道,经幽居寺至九里畔,山谷中有成片的田地,属于“平陂”。
       肩舆:即滑竿、竹舆。过去山行的交通工具,由前后各一人放在肩上抬。二长竿中置椅子以坐人,椅子上下及四周有遮蔽物。
       陂(音坡):多音多义字,此处指平缓的坡道。
       宋.陆游《天台院咏》诗
       序
       天台院自小阁下临官道,予为名曰:玉宵峰。
       诗
       竹舆衝雨到天台,绿树阴中小阁开。胜作玉宵君会否?要知散吏按行来。
       按
       此天台院在鹤林寺后山的玉宵峰处,“下临的官道”通往马湖以远,1952年始修的邛高公路(现名:邛芦公路)通车后官道废弃,今称:彭沟。以清初彭姓移民为著姓。
       天台院: 原名“玄天宫院”。北宋时为避“圣祖”赵玄朗(赵匡胤)的讳,改名:元天宫院。(见《朱子语类》)
       已故魏尧西先生《放翁诗中之天台院咏天台山考》:“天台院不在天台山,而放翁自注所领的崇道观,是在他家乡浙江天台县天台山的玉宵峰下。陆游以此处景色与家乡天台山的玉宵峰比较,感觉过之而赞叹胜作玉宵。”
       官道:历史上由中央王朝号召修建的道路称为:官道。因路宽五尺,又称:五尺道。约为今制的1.2米。
       天台院下边的官道,过去用红砂石板铺就。从公孙述城开始,经喻坎、金龟山、盘陀寺、幽居寺、天台院、马湖、油榨马岩顶、火井、高何,至三国时期姜维所筑的姜城—即今芦山县城以远。明初,朱元璋曾下旨修复此条官道。(见《芦山县志》)

       连芒子粒还千倾,接叶丛篁合万枝:指古官道两旁人工播种的禾本科植物青稞、大麦、小麦联成一片,山岩上丛生竹子。
       芒:子实外壳上长的针状物。
       接叶丛篁:连片丛生的竹子。
       篁:泛指竹子。从竹从皇,意为大。

       犊鼻仍留新肆著,琴心修问古台移:大家别担心司马相如移情别恋。
       司马相如曾经欲娶茂陵地方女,被卓文君《白头吟》感动,打消了原先的想法,仍然与卓文君厮守终生,后来卓文君还在长安灞桥新开酒肆,生意比临邛还好。
       见明.高启《当垆曲》诗:
       光艳动春朝,妆成映洛桥。钱多自解数,筝涩未能调。
       花如秦苑好,酒比蜀都饶。深谢诸年少,来沽不待要。
       犊鼻:指司马相如曾拴围腰洗涤酒器,帮卓文君卖酒。
       琴心:喻柔情,儒雅。
       休问:指佳讯。好消息;好的声誉;不要问;少问。见《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承此休问,且悲且憙。”
       古台:1、指司马琴台,在文君井北,原本为汉“司马长卿宅”处;2、代指司马长卿。

       倚风杨柳看摇落,沾洒秋霖似泪垂:秋思秋兴,多愁善感之意。
       马维翰另有《临邛杂诗八首.之三》诗,描写琴台和文君井:
       驿亭遗瓮文君井,阑覆梧桐细草齐。毕竟琴台汉时月,夜凉仍照郭东西。
       郭东西:临邛城东与西。

 楼主| 发表于 2023-7-2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苑赐哈萨克布鲁特塔什罕回人等观烟火灯词 其一》清. 爱新觉罗.弘历
       考释:凡丁
       款关定笮复存邛,庆典频繁举仲冬。
       为耀光明逮疏狄,先陈曼衍引鱼龙。

       爱新觉罗.弘历:(1711 -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庙号:高宗。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弘历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同时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从而使汉学得到很大发展。
       根据《四库全书》记载,乾隆一生共写了三万九千余首诗,有关临邛的诗,目前发现有两首,除此诗《南苑观烟火灯词》外,另有一首《吟火井》诗,将在《火井油井和火井茶部分》诗中考释。

       诗题考
       南苑赐哈萨克布鲁特塔什罕回人等观烟火灯词:乾隆皇帝为彰显国力,赏赐哈萨克族、蒙古族和回族的贵族在南苑观赏皇家举办的焰火晚会,同时题诗一首贴在彩灯上。
       南苑:在北京城南十公里,元、明、清三代皇帝出游狩猎的地方,也称南海子。
       哈萨克:游牧民族哈萨克族,分布于今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鸟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清代版图,北方涵盖今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布鲁特:源于蒙古族,世居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及吉林西部一带。
       特什罕回人:特什罕地方(今无考)的回族人。中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回族人。
       观烟火:观看皇家举办的焰火晚会。此项娱乐活动始于宋代。
       灯词:贴在彩灯上供人品评娱乐的诗词。

       诗考
       款关定笮复存邛,庆典频繁举仲冬:根据诗意分析,清.乾隆年间,临邛以西的盐源县笮人叛乱入侵邛崃关,乾隆帝组织兵马反攻邛崃关,平乱后保住了邛州城。当年农历11月,乾隆皇帝在南苑举办焰火晚会庆祝胜利。
       款关:即叩关。1、入关求见。2、攻打他国的边关。
       按
       临邛城自古以来为区隔中原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边关,史称:邛崃关。是拱卫成都安全的屏障,故历代战争频发。
       比如
       清.康熙《邛州志.寇盗》161p载:“唐.天宝中,异牟寻悉众二十万入冠,与土番并力侵黎、雅,叩邛崃关。大历十四年十月(799)南诏合土番三十万众,三路入寇,一路至黎、雅、邛崃关,陷诸郡邑。乾符元年(劫)掠越西雅州间,破黎州,入邛崃关,掠成都。四川节度使高骈逐至大渡河,夺铠马,执酋长五十,斩之,收邛崃关……”
       邛崃关防线和关隘
       西面:1、宝兴县的灵关;2芦山县的飞仙关;3、邛崃的镇西山;4、油榨马岩顶;5、秦筑军事城堡—张若城以西的建昌营坝;5、明代筑临邛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临邛城称为:城关镇。
       南面:1、雅州金鸡关;2、名山县百丈关;3、蒲江县黑竹关。
       定笮:1、平定笮人的叛乱。2、指四川盐原县。
       笮人:古代的少数民族部落,四川盐源县一带是其聚居地。
       盐源县位于凉山州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东隔雅砻江与西昌市、德昌县、米易县相望,南接盐边县,西连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北与木里藏族自治县、冕宁县山水相连。
      《盐源县历史沿革》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置定笮县,隶属蜀郡。北周武帝天和三年(568),改定笮县为定笮镇,隶属严州。唐初置昆明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立盐井管民千户……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置盐井卫。清初仍置盐井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盐井卫改置盐源县。民国元年(1912),仍设盐源县……1964年,改为盐源彝族自治县。1978年,随西昌地区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复名盐源县。
       庆典频繁:平定笮人叛乱的捷报频传,为此,乾隆十大武功皇帝多次举办战争胜利的庆祝活动,此次在宫城南苑举办焰火晚会,仅是其中的一场。
       按
       此场“款关定笮”的战争,可能是一场小规模的统一战争,仅收录在供人品评娱乐的“灯词”上,未被列入《乾隆十大武功》之中,虽然无考,但有一定研究价值。
       复存邛:平定笮人叛乱的战争胜利后,邛崃关解除警报。
       仲冬:农历十一月。

       为耀光明逮疏狄,先陈曼衍引鱼龙:这场“款关定笮”的战争过程,如同上演了一场魔术节目。
       为耀光明:有两层含义,一、让经受战乱的百姓看到希望;二、向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炫耀武力,起到镇摄作用。
       逮疏狄:捉拿古代从北方迁徙到四川盐源一带的狄人。
       疏狄:指从荒远地方来的狄人。
       狄:古代统治者称北方的民族为:北狄。以此推知,笮人来自北方草原民族,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触合进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又
       晋.常璩《华阳国志》:“定筰县(今盐源县)筰(通笮),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越巂曰筰;蜀曰邛。皆夷种也……”
     (按:以上关于笮人的两种说法,应以《华阳国志》为准。)
       先陈:首先推出。
       曼衍鱼龙:本意为古代魔术节目,演绎离奇变幻的事物,炫耀耳目。其中“曼衍”为巨兽名,随后引出鱼龙等。借喻笮人在清军的攻打下,由巨兽化为比目鱼、野鸡和兔子,如同上演一场幻术。
       宋.柳永《破阵乐》:“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宋.陆游《小舟过御园》:“尽除曼衍鱼龙戏,不尽刍荛雉兔来。”
       汉书《西域传赞》:“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注:“漫衍者,即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漫延’者也。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杜凝台观察登雅州城楼之一》清.曹焜
       考释:凡丁
       独据胡床啸远雯,冉駹邛笮望中分。划开玉斧浮春涨,凿破铜山閟夕曛。
       阃外量沙才似斗,渡头挥扇气如云。风流江左今谁属,谈笑还应冠一军。

       曹焜:(?-1793)字素为。号小牧,又号秋渔。浙江嘉善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户部员外郎,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直隶邛州知州,历官嘉定知府,改户部员外郎。善画兰,有《小牧吟稿》、《楚游草》。
       时任直隶邛州知州的曹“焜,在军镇上管轄的地方范围,广至四川省的西南部。
       按
       直隶州:为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单位之一,以直隶于四川布政司得名。直隶州与一般隶属于府的州不同,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下辖“散州”与县;而府,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散州: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下辖县,为正七品行政级别。(因之,明、清两代的直隶邛州下辖“散州”的雅州,包括今雅安市及各区县范围。)
       清政府针对明代的府辖县过多弊端,有选择地增设直隶州,即直隶州为地方二级统县政区,与府平级,同隶于省,下设州、县。
       清朝直隶等级的州,为统治人口多,事务繁杂者。就编制上,直隶州与府的等级相同,是正五品行政级别。辖下的知州为正五品;州同为从六品;州判为从七品。
       1910年清朝灭亡后,该机构废除。
     (以上见百度百科)
       又按
       明成化十九年(1483),即新筑的临邛城完工后两年,原先属于嘉定州(今乐山市)管辖的“邛县署州事”复升为“邛州直隶州”,隶属四川省布政司。
       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载:“(明洪武时的)邛州治在南街,近北为古邛县,明洪武九年署州事,范士范建,隶嘉定州,洎(从)宣德至成化,相继增修,十九年改为邛州,直隶布政司。”
       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为明、清两朝的省级行政机关。前身为元朝的行中书省。取自“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的意涵。
       布政使司设左、右承宣布政使各一人,即省级行政区最高行政长官,从二品官职。清朝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
     (布政司部分见百度百科)

       诗题
       和杜凝台观察登雅州城楼:直隶邛州知州曹焜 陪同 四川省布政使杜玉林登上雅州城楼,回答杜玉林的提问,从而即兴赋诗三首,此为其一。
       杜玉林:(?-1786)字凝台,江苏金匮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再迁郎中,外授江西南康知府,三迁四川布政使。乾隆四十四年,内擢刑部侍郎(从二品)。
       四川布政使:在巡抚之下,主管一省之人事、行政和财赋,与主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
       观察:明清时期对各道道员的尊称。 
       道员:即道台。清代称布政使为道台。是省与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诗考
       独据胡床啸远雯: 杜玉林是曹焜的上司,杜玉林“独据胡床” 撮口发声,曹焜只能站在旁边毕恭毕敬地回答问题,此诗即回答的内容之一。
       胡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胡床》网络图片
      
1690101461084.jpg
       啸:撮口发声。啸歌或者吟咏。
       远雯:远处空中花纹状的云彩。

       冉駹邛笮望中分:雅安市荥经县境的大相岭为东西向,分隔北面的四川茂汶地区和南面的西昌地区。
       冉駹(音芒):《中国文化史词典》:“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茂汶地区。游牧为生。产牦牛,出名马。有羚羊,能解毒。又有食药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其地置汶山郡。”
       邛笮:亦作邛筰。汉代西南地方邛人和笮人的并称。分别指今四川的西昌和汉原地区,后泛指西南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

       划开玉斧浮春涨:历史典故“宋挥玉斧”出自《大观楼长联》,喻指北宋初年,赵匡胤用“玉斧”划大渡河为界。
       唐朝后期,南诏屡犯西川,唐王朝沿大渡河设防,依河为界,阻击南诏攻掠各地。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与大理国辖境直接相连。大理国旋即派建昌城(即西昌)的守将到成都祝贺,表达愿与宋王朝通好。赵匡胤鉴于过去南诏与唐王朝的关系,用玉斧在地图上沿大渡河划了一条线说:“此外非吾所有也。”遂与“大理国”划江而治,此后双方均无意扩张疆域。
     《僰古通纪浅述校注》:“时宋以大理内附,或请于大渡河外置城市,以便互市,诏问得失。知黎州宇文常言:‘太祖观地图,画大渡河为境,历百五十年无患。今于河外置城邑,边衅开,非中国之福。’乃止,治黎州(治所在汉源)。”
       《古代象征王权的礼器—玉斧》
      
1690101657259.jpg

       凿破铜山閟夕曛:宋王朝曾经秣马厉兵,本想统一南昭国,但限于国力不济,经过慎重考虑后划大渡河而治了。
       见宋.苏轼《寄刘孝叔》诗(摘录):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铜虎:铜铸的虎符。为古代调兵信物,分左右两半,中央与统帅各持一半,调发军队时需持符验对,完全合体才能出兵,这种发兵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秦杜虎兵符》网络图片
        
1690103160465.jpg
       閟夕曛:经过慎重考虑后,放弃了美好的蓝图。
       閟:慎重、珍重。
       夕曛:晚霞。

       阃外量沙才似斗,渡头挥扇气如云:曹焜夸赞杜玉林,此番深入到今攀枝花地方视查邛州的防卫工作,其成效十分卓著。
       阃外:阃,音捆。1、京城或朝廷以外;2、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
       渡头:指金沙江古渡口,即今攀枝花市。位于四川最南端的川、滇结合部,北距成都614公里,南至昆明273公里,西连云南丽江、大理。
       清.同治八年(1869)因渡口有一株古攀枝花树,遂称攀枝花树村。村名见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川康边政资料辑要》之中。
       1965年4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
       1987年1月23日,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按《禹贡》九州分区,今攀枝花市古代属于梁州。
       (以上见《攀枝花市历史沿革》)
       按
       民国《邛崃县志.卷首》18p指出:“三代时制,分州贡赋,郡县而后,州,乃军镇之名。邛州自唐以来,郡县以军镇并行。元人废郡县,专用军镇之名曰:邛州。明朝以州为升阶,不知临邛之义。清,亦然。”
       总而言之
       当时的直隶邛州知州曹焜,在军镇上管轄的范围广到今攀枝花市。而四川布政使杜玉林到雅州和渡口检查工作,邛州知州曹焜要一路陪同。

       风流江左今谁属,谈笑还应冠一军:原本是邛州知州曹焜率领的军队,但当负责人事的四川布政使杜玉林来邛州检查工作期间,等同“冠于一军”之上,也是二人谈笑中的敬词,巧的是两人都是“江左”人。
       风流江左:江左即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长江自九江至南京一段的皖江,为西南往东北走向,古人将以东的江南地区称为:江东。包括今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等沿江东部。
       而曹焜为浙江嘉善人,杜玉林为江苏金匮人,二人皆为“江左”人。
冠一军:冠于一军之上。


 楼主| 发表于 2023-7-25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杜凝台观察登雅州城楼之二》清.曹焜
       考释:凡丁
       千叠碉门落照中,旌旗犹记汉时功。横磨十万边尘暗,直指西南使节通。
       出塞风云思壮士,登坛剑珮识元戎。圣朝声教原无外,未忍蛮陬阻会同。

       曹焜:(见前注)

       诗题
       和杜凝台观察登雅州城楼:直隶邛州知州曹焜 陪同 四川省布政使杜玉林登上雅州城楼,回答杜玉林的提问,从而即兴赋诗三首,此为其二。
       杜玉林:(见前注)

       诗
       千叠碉门落照中,旌旗犹记汉时功:山峦重叠的天全县古碉门寨,映衬在落日余晖中,这座汉代始建的关寨,不仅承担着战时的军事功能,和平年代又是边境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不禁令人想起西汉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的功劳来。
       碉门:古地名,在雅安市天全县。战争年代为重要军事关隘,和平年代为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贸易口岸,为四川边茶西出的最大集散地。
       《中国历史大辞典》:“碉门寨,即今四川天全县。险固可守,为茶马市贸易、通吐蕃要道所经。”
       《碉门路及地名示意图》作者:李韶东
      
1690172144040.jpg
      【原注】底图来源:示意图根据《雅安智慧旅游导图.雅安交通旅游》改绘,(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15年版。
       李韶东:(1974-)男,四川成都人,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致力于康藏陕商及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旌旗:旗帜的总称,碉门在战争年代遍插旌旗。《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
       汉时功:指西汉司马相如略定西南夷的功劳。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书》:“汉兴七十有八载(前128),德茂存乎六世……于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罔不披靡。因朝冉从駹,定筰存邛,略斯榆,举苞满,结轨还辕,东乡将报,至于成都……”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馀县,属蜀。”
       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长卿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天全县历史沿革》:“天全古为斯榆(古国名)地,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司马相如受命略定西南,斯榆之君请为内臣(即归附西汉),以故徙都(今始阳镇)置徙县,为天全建县之始。清朝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置天全州,州治在今城厢镇,隶雅州府。”

       横磨十万边尘暗,直指西南使节通:乾隆发起的“金川之役”剑指云贵地区,为防云南和贵州地方的“西南夷”趁机起哄,所以,朝庭又派使节出使西南夷进行安抚。
       横磨十万:曹焜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直隶邛州知州,次年(1771年)八月初七,由乾隆发起的“金川之役”首批出动了十万人马。
       横磨:长而大的利剑,比喻精锐善战的士卒。
       按
       发生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至四十一年(1776年),断续29年的“大小金川之役”,先后共投入近60万人力,死伤逾万人,消耗库银7000万两,战后清朝在大小金川分置阿尔古、美诺两直隶厅,被列入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第二。
       使节通:“直隶邛州军镇”战略地位很重要。曹焜的驻防地在雅安,既要接应“金川之役”的前线,还要提防云南和贵州地方的“西南夷”趁机起哄,所以,朝庭又派使节出使西南夷进行安抚。

       出塞风云思壮士,登坛剑珮识元戎:清庭所浱出使西南夷的使节,为军队的主帅,有胆有识,抑或曹焜当年就曾经担此重任。
       出塞:远出边塞。按,邛州自唐代以后为边关,称为:邛来关。出邛来关即为出塞。
       壮士:出邛来关的使节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
       登坛剑珮:宋.范祖禹《王开府挽词三首》句:“康宁五福备,出入四朝安。 剑佩逼台室,旌旄登将坛。”
       元戎:1、大的兵车、大军、主将,统帅;2、兵器、武器;3、军事;4、古代称西方的民族。

       圣朝声教原无外,未忍蛮陬阻会同:大意 我大清皇帝声威远播,不容许破坏或阻挠国家和民族的统一行为!
       圣朝:封建时代尊称本朝为圣朝。亦作为皇帝的代称。
       声教:声威教化。《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未忍:不容忍。
       蛮陬(音邹):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
       阻会同:凭险阻挡、阻挠、阻拦民族统一。


 楼主| 发表于 2023-7-2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杜凝台观察登雅州城楼之三》清.曹焜
       考注:凡丁
       从军两度阅秋冬,蕉鹿偏教得失重。叱驭未妨过峻阪,诧牛曾此劝春农。
       朝开毳帐炎风入,夜草边书冻墨浓。惭愧白衣犹领职,扬舲三月下巴賨。

       曹焜:(见前注)

       诗题
       和杜凝台观察登雅州城楼:直隶邛州知州曹焜 陪同 四川省布政使杜玉林登上雅州城楼,回答杜玉林的提问,从而即兴和诗三首,此为其三。
       杜玉林:(见前注)
       按
       曹焜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邛州知州,根据曹焜此首诗句“从军两度阅秋冬,蕉鹿偏教得失重”分析,曹焜的三首诗皆写于乾隆三十八年(1772)五月,是对乾隆发起的第二次金川之役的总结。
       因第二次金川之役—也称“辛卯之役”。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初七开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初四日,索诺木率男女老幼2000余人出寨投降。清军将索诺木兄弟及头人等押解启程回京。四月,索诺木等被凌迟处死。第二次金川之役结束。
       此次战役耗资白银7000余万两,阵亡文武官员732名、士兵2.5万余人,先后出动兵力近20万。清军杀戮两金川土著居民,战后仅万余人幸存。
     (见四川省藏族自治州《州志办》田敏文)

       从军两度阅秋冬,蕉鹿偏教得失重(音从):曹焜谦逊地向杜玉林汇报,从军两年中有得有失,功过相抵消。
       从军两度:曹焜此诗写于乾隆三十八年(1772)五月,此时曹焜担任直隶邛州知州不到三年。因知州主管军务,故曰从军。
       蕉鹿:历史典故。《列子.卷三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护城河)中,覆之以蕉(芭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

       叱驭未妨过峻阪,诧牛曾此劝春农:曹焜向杜玉林汇报,自己为了报效国家,不畏艰难险阻,翻越九折阪到大渡河的河谷组织军民进行屯边戍守。
       屯边:始于明.洪武年间实施的“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即调派大量军户、民户进行屯田戍守,巩固边疆。
       叱驭:《汉书.王尊传》:“汉琅邪(人)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来(山)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因折返。及王尊为刺史,至其阪……王尊叱其驭(驾车者)曰:‘驱之!’(因为)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后以“叱驭”为报效国家,不畏艰险之典。
       未妨:不妨碍。
       峻阪:指邛来山脉的九折阪。在今荥经县西南大相岭,山道七十四盘。
       诧:夸耀、宣传。

       朝开毳帐炎风入,夜草边书冻墨浓:曹焜还向杜玉林汇报屯边生活条件艰苦,当夏天打开帐篷后,大渡河谷的干热空气便吹了进来。而冬季又十分寒冷,喂过马匹夜草后回帐篷欲书写家信时,墨水已经冻成冰了。
       毳(音脆)帐:游牧民族所居毡帐。
       夜草:夜间供给牲畜的饲料。
       边书:寄自边地的书信。

       惭愧白衣犹领职,扬舲三月下巴賨:曹焜自谦:“从军两载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应该立刻下岗回江东老家。”
       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服。借指尚未建立功勋。
       扬舲(音灵):即扬帆。
       巴賨(音从):巴人和賨人。借指巴东地区。汉.扬雄《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
       下巴賨:出四川顺长江回到江东老家。

 楼主| 发表于 2023-7-27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邛州宿百丈驿》清.吴省钦
       考释:凡丁
       序:驿后有栖霞山。
       日出城鸟飞,喜色动徒御。渐移画堞阴,遂截采舟渡。
       流泉浸良苗,淡烟隐远树。颇觉所历高,罢饭大塘戍。
       前峰知几重?点点引凉鹭。複翠生柴扉,孤青下松路。
       废县虽不存,孤馆幸如故。亭亭绿曲屏,座后作环护。
       江南一发山,僧绍渺何处?笳鼓且勿喧,迢迢梦归去。

       吴省钦:(1729-1803)字冲之,号白华。今上海南汇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癸未科进士,授编修,历四川、湖北、浙江学政,官至左都御史。因与和珅善,嘉庆四年和珅伏诛,恐被人列款弹劾,奏请致仕回籍,有《白华初稿集》传世。
学政: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每省一人,三年一任,任内各带原品衔。掌管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视所属各府、厅、州,观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
       其办事衙门称:提督学院。
       按
       邛州的学政行署在今学道街北—明.正德十三年(1519)迁建的鹤山书院处。万历年间,鹤山书院迁南街后改建为试馆、考棚、学政行署。建国后改建为:省立邛崃中学。今为文昌中学。(参考清.嘉庆《直隶邛州志》145p)
       诗题
       发邛州宿百丈驿:吴省钦在四川提督学政任内,到直隶邛州(见曹焜《和杜凝台观察登雅州城楼之一》考注)考查所属的雅州之“师儒优劣,生员勤惰”情况,从邛州驿站骑马出发,中途在雅州名山县的百丈驿站住宿时,写诗记录沿途所见。
       分析
       根据乾隆三十八年五月,曹焜和吴省钦曾陪同杜玉林登雅州城楼的记载,吴省钦此诗亦作于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因吴省钦和曹焜的诗,所描述的时间背景完全一致。
       百丈驿:在名山县境内的百丈关内,距邛州西南八十里。今称:百丈古镇。

       序考
       驿后有栖霞岗:栖霞岗位于百丈古镇的东南,山形如莲花,有古栖霞寺。
       《栖霞山位置》网络图片
      
       1690273877785.jpg
       诗考
       日出城鸟飞,喜色动徒御:早晨太阳刚出,临邛城中大树上栖息的所有鸟儿都飞出觅食了,吴省钦也兴冲冲地从邛州来凤驿站骑马出发去雅州。
       来凤驿:清.嘉庆《直隶邛州志.驿传》367p:“来凤驿在州治东,旧名:白凤驿。马十匹。”
       按
       旧名的白凤驿,明代时在“南街近北”的州治之北,即汉代的都亭驿、宋代的白鹤驿。清代的州治所,在今“瓮亭公园”内—原三步石街口东边,分析“来凤驿”应在八宝街口。清.光绪十六年(1890)三月二十日开办“大清邮政官局”后,来凤驿废除改为民居。
       徒御:驾车、御马的人。

       渐移画堞阴,遂截采舟渡:吴省钦骑马出城到南河边,当时南河上没有石桥,于是选了一只渡船过河,上土地坡回望北面的临邛城如海市蜃楼一般。
       画堞阴:临邛城在土地坡的北面,山之北为阴。
       画堞:参见宋.沈括《海市蜃楼》:“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堞:城墙上齿状的矮墙。
       采舟:选择一只渡船过河。
       采:多义之一,选取。

       流泉浸良苗,淡烟隐远树:描写邛来山(今写作邛崃山)中的景致。
       按
       土地坡以南即邛来山。又名:五面山。或曰:五绵山、五棉山。
       谓“邛来山”者说:泛指邛崃以南,包括蒲江、名山直至今雅安以南荥经县的大相岭。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84p:“古临邛之南百里而遥有三山,中为邛来大山,左为蔡山,右为蒙山。其北百里而遥有二山,左曰雪山,右曰雾山。邛来大山至邛至于今邛崃县南五里而尽。蔡山枝分蒲江县、邛崃县。蒙山枝分名山县、邛崃县。雪山枝分天全县、邛崃县。雾山枝分大邑县、邛崃县。”
       同志87p:“邛来山自邛过莋(今汉原),北来之山,至临邛之南五里(指明清临邛城)而尽。地名土地坡者,即是邛来山之山麓。缃案:邛来山乃邛来大山,零高坡与邛来山九折阪相距甚远。”
       清.康熙《邛州志》39p:“邛来山,直走千里,至邛州城(指公孙述城)南八里(土地坡)而尽……”

       谓“五面山”者说:此山像“地绕青旗五面。”比如,清道光邛州名士吴江《题川南第一桥联》即:
       天留文笔一枝,快来题柱;
       地绕青旗五面,好去成仙。

       谓“五绵山”者说:此山向五个方向绵延,并曾经标注在邛崃市民政局编制的《邛崃市地图》上。

       谓“五棉山”者说:蒲江县槽的陈家,从明.隆庆时(1567-1572))开始,便组织流落乐山的江南流民,经过四代人近百年的努力,开垦上至崩土坎,下至石佛庵荒地共计上万亩。还带来宋、元时期由黄道婆传授给他们的种棉和纺织技术。在粮食自给自足的情形下,因地制宜地将部分土地用于种植棉花和茶叶,同时开办织布机坊及染坊。
       由于历史上蒲江土广人稀,当时许多地方并无地名,因种植的棉花分布于五处山丘,称为:五棉山。泛指陈家营织布机坊所需棉花的五个基地。
     (见《蒲江县槽陈氏族谱故事》作者:凡丁)
      
该文链接地址:
       https://bbs.mala.cn/thread-16078381-1-1.html
       当前阅读人次272658;转载朋友圈2181个。

       颇觉所历高,罢饭大塘戍:吴省钦感觉走了很远,于是决定在蒲江县的大塘铺吃午饭后換马再走。
       大塘铺不仅是驿站,还是唐代的军事区划,驻有守边的士兵。因为古临邛从唐代开始就是边关,大塘铺配有马四匹,说明其地理位置重要。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驿传》367p:“大塘铺,腰站,马四匹。”
       同《志》371p:“大塘铺,在蒲江县西四十里。”
       戍:《汉语字典》:(1)守边,防守。(2)守边之事。(3)守边的士兵。(4)边防驻军的城堡、营垒。(5)唐代军事区划名。

       前峰知几重,点点引凉鹭。複翠生柴扉,孤青下松路:往南走地势渐高,不时出现山峰,水中散布觅食的鹭鸶,沿途都是松树,偶见掩映的农家小院。
       凉鹭:鹭鸶常在水中觅食,故称。
       複翠:重複的翠绿色。
       柴扉:用树枝做的门。
       孤青:孤高而清净的松树。

       废县虽不存,孤馆幸如故:蒙山县废掉以后,只有孤零零的驿馆还在。
       废县:西魏废帝二年(553)置蒙山郡,辖始阳(今天全县)、蒙山二县,为名山建县之始。隋.开皇十三年(593),将蒙山县改为名山县,因蒙山久负茶叶盛名而得名:名山。
     (引自《名山县历史沿革》)
       吴省钦指出:早年的蒙山郡治所设在百丈驿。隋.开皇十三年蒙山县更名为名山县时,县治所迁移,故曰:废县。
       百丈不仅是一处关隘,而且位于交通要道的十字口:其地东接邛州;西通康藏;往北二十里的夹门关与天全县仅隔一道山;往南则是眉山和乐山。
       1935年九月,国共两军之间发生的著名“百丈关战役”即于此。2016年底修建: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园。
       按
       吳省钦从邛州的来凤驿出发到百丈驿,途中需经过南河坎的大通铺、十里桥铺、卧魁铺(今卧龙场)、蒲江的大塘铺、甘溪铺,名山的黑竹关。再往南十三公里,就属于雅安地界了。
       清《一统志.雅州府二》:“黑竹关在名山县东六十里,与邛州接界。”
       铺:古代传递公文或信件的驿站。明代前称为:驿。明代起改称为:铺。后多形成为地名。
       其中,邛州的铺“额设铺司兵三十六名,每名月给工食银五钱。”蒲江的铺“额设铺司兵十八名,每名月给工食银五钱。”(见清.嘉庆《直隶邛州志.驿传铺递》367p)

       亭亭绿曲屏,座后作环护。江南一发山,僧绍渺何处?笳鼓且勿喧,迢迢梦归去:百丈驿在百丈关下,百丈驿东南面高耸的棲霞山和观斗山,如同一道弯曲的屏障环护着百丈驿,吴省钦想起南朝梁武帝时期的高僧—僧绍,曾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奉敕编集华林佛殿众经目录四卷,后不知所踪,慢慢地在彻夜的笳鼓声中沉沉入睡。
       亭亭:形容高耸。
       曲屏:弯曲的屏障。
       指邛江以南的邛来山。
       江南:南河古称:邛江。江南,即邛江以南。
       僧绍:为南朝梁武帝时期的高僧,生卒年不详。曾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奉敕编集华林佛殿众经目录四卷。
       根据诗句分析:僧绍是栖霞寺和尚,后不知所踪。
       和尚: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即高僧。
       栖霞寺:位于百丈古镇东南的栖霞山,山形如九瓣莲花。汉代始建栖霞观;唐末改建延禧观;明.弘治时期易名为:栖霞寺。成为释、儒、道三教寺院。
       历史上曾有诸多官员文人留下诗文,比如:明.弘治年间,雅州学使王舜田有《栖霞寺留题》、《玉液泉回文诗》;清.康熙年间,名山知县范时鸣有《栖霞寺碑记》、《游栖霞寺》;雍正年间,名山知县徐元禧有《游栖霞寺题诗》;光绪年间,名山知县赵懿有《题栖霞晚钟》、《题玉液泉诗》等。
       栖霞寺曾毁于明.崇祯甲申(1644)年战火,清.康熙年间重修。20世纪90年代再次修复、扩建。(引自雅安市名山区方志办 )
       笳鼓: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表现战备状态。当时,由乾隆发起的“金川之役”刚刚结束,而断续29年的“大小金川之役”,要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才彻底结束。
       明.沉采《千金记.囊沙》:“笳鼓震天鸣,旌旗耀日明。”
       接下来,这位督学使者的吴省钦,将在雅州城头与同级关系的四川布政使杜凝台会合,察看直隶邛州知州的曹焜,怎样和杜凝台的提问诗。


 楼主| 发表于 2023-7-28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邛来县》民国.宁缃
       考注:凡丁
       序
       三代时制,分州贡赋,郡县而后,州乃军镇之名。邛州自唐以来,郡县以军镇并行。元人废郡县,专用军镇之名,到今称之。遂使古邛、巴邛、邛水、临邛眜没,而独存邛州,数千里山川含混不清矣。愚昔撰:《邛州迤南山川圻界考订》正为此也!
       昨闻中华民国改邛州为:邛来县。盖因“邛来山”而命名。然则古称“临邛”是也,今称“邛来”亦是也。若元之称“卬州”,明之称“邛县”则非。

       诗以记之:
       西夷归化至邛来,山尽南天到此开。
       临城东望平芜远,郡县如今亦壮哉。
(见《1990年夏宁缃孙宁稚武手抄本〈蘦薌草堂集〉》)

       宁缃:(1846-1921)清光绪戊子科(1888年)举人,因父丧未参加铨选,诰封:奉政大夫。任咸安宫教习,官直隶丰润县知县、直隶祁州(今保定)知州。晚年仕途与生活受到挫折,但凭着渊博的学识,在他生命的末班车中,这位前清遗老终于在中华民国八年(1919)三月十四号,被邛崃县知事刘敻聘请为:邛崃县志书局正局长。担纲主修民国《邛崃县志》,在“旧志之可因者不得其半”的情形下,“全赖新志加意网罗,速成令典。”实现了人生的目标和价值。
       1921年农历三月,当家人将刚出版的《邛崃县志》报送至宁缃病榻前时,宁缃溘然而逝,走得很安详。

       序考
       此《序》收录在民国《邛崃县志.卷首》15-18p,并加以扩展指出:“奥自郡县定制,疆土攸分,地图版籍,去古从今。邛虽旧州,崃实新县,山川圻界,改易更变……
       邛者,山名也、水名也、部名也,从部工声。邛是卬字,崃,当成来,两字皆误于元人,明与清朝沿误!
       此地秦名:临邛。临邛不得谓之邛,亦犹临海不得谓之海,临洮不得谓之洮(水),临川不得谓之川。
       三代时制,分州贡赋,郡县而后,州乃军镇之名
       邛州自唐以来,郡县以军镇并行。元人废郡县,专用军镇之名曰:邛州。明朝以州为升阶,不知临邛之义。清,亦然。遂使古邛、巴邛、邛江—即贵州邛江县(和)临邛眜没,而独存邛州,又讹为:卬州。”

       邛者,山名也、水名也、部名也:邛,不只是山名—邛来山;也是水名—邛江(今称南河);更为重要的是“邛部落”建立了古蜀国的邛都国!
      《尚书.禹贡》:“邛为古蜀国,禹贡梁州之域。商并梁(州)于雍(州),周职方(周代掌管地图与四方的职官)以梁入雍,其地为蜀国。慎靓王五年(前315),秦惠文王置蜀郡,地属之。”
      《华阳国志》〈蜀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注),地称天府,原曰华阳……四渎(河川)则汶江出其徼。故上圣则大禹生其乡,媾姻则黄帝婚其族……
       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邛都国人被迫迁到今西昌地区,降为:邛都县。
      《汉源县建置沿革》:“秦并蜀,于笮地设吏治理……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兵杀邛、笮等部首领后,于笮都设沈黎郡。”
     (详见宋.宇文绍奕《南宋邛州志.图经序》考释)

       三代时制,分州贡赋:夏、商、周三个朝代,从大禹时开始,中国分为九个州,分别进行收取赋税。
      《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其中,梁州范围最广。
眜没:晦暗,模糊不清。
       三代:夏、商、周三朝的合称。
       梁州:地域涵盖华山以南,直到黑水(今称怒江),包括今陕西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和四川全省,以及贵州、云南大部和湖北西部与重庆市地区。
     (详见宋.宇文绍奕《南宋邛州志.图经序》考释)

       州乃军镇之名,郡县以军镇并行:唐代开始称的“州”,指军事重镇的地方。比如“临邛”既是军事重镇称为:邛州(管辖数县)。同时又是“邛州”管辖下的临邛县。但是州的治所 和 县的治所不在同一处地方,职官分知州和知县等。
       民国《邛崃县志.官廨篇》160p :“官廨清与明异,民国又与清异。民时分巡上川南道驻邛州,衙署在县治东兴贤街,大门、正堂、寢室俱极壮丽。”
       军镇:指镇守边地的驻军。《旧唐书.职官志二》:“凡诸军镇,每五百人置押官一人,千人置子总管一人,五千人置总管一人。”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遂使古邛、巴邛、邛江、临邛眜没:由于各种原因,使这些历史和地名混淆,意义晦暗,模糊不清。
       眜没:意义晦暗,模糊不清。
       其中
       古邛:指来至东方的古邛人部落。
       巴邛:分别指巴人、邛人,以及各自建立的巴国、蜀国。巴国和蜀国在公元前315年被先秦灭国后统称:巴蜀地区。
       邛江:今称:南河。特指今火井江、白沫江及以下直至新津河的一段。另外,今贵州地方有:邛水县。
       邛江北岸有大邑县高山镇古城村—考古发掘出的距今4600年的古蜀国城市;邛江南岸有蒲江县西来镇的古城山—邛都国。
       临邛:始建于公元前313年的张若城史称临邛城。其含义:1、临近邛都国;2、临近邛江;3、临近邛来山。
    (详见宋.宇文绍奕《南宋邛州志.图经序》考释)

       数千里山川含混不清:广袤的邛来山地区,由于山水之名含混而模糊不清。
       按
       邛来山为邛人部落迁徙所经之山,古籍称为:邛来山。
       邛州迤南山川圻界考订:指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84p:“古临邛之南百里而遥,有三山,中为邛来大山,左为蔡山,右为蒙山。其北百里而遥有二山,左曰雪山,右曰雾山……其水则南有蒙水,北有濮干水。邛都县(指西昌)之邛水远在宁远,邛来山之邛水流入青衣(雅安河古称青衣江),此地之邛水,则以火井江为中干……”
      
       若元之称“卬州”,明之称“邛县”则非:元朝人和明朝人说的“卬州”和“邛县”都是原则上的错误!


       独存邛州,又讹为卬州:唐代开始称的邛州军镇,元人又错将“邛”字写成“卬”字。《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卬,音昂。1、人称代词指我。2、同昂。”

       诗考
       西夷归化至邛来,山尽南天到此开:黄帝时期,东夷人辗转从中原地方经甘肃从后来称谓的“邛来山”入蜀,并建立古蜀国,邛来山在临邛城南五里的土地坡而尽。
       西夷归化:原先生活在东方的若干个东夷民族,经过中原地方来到中国西南地方,历史上称为“西南夷”。其中一支称为“邛人”,建立了古蜀国的邛都国。
       土著民族的“南人”于是将邛人所经之山称为:邛来山。邛来山自北而南约呈L形,至离城五里的土地坡为止。公元前313年张若所建的临邛城,因临近邛都国的都城,故名。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沿革》34p:“邛为古蜀国。《禹贡》梁州之域。”
       山尽南天:邛来山自北而来,至临邛城南的土地坡而尽。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沿革》39p:“邛来山,直走千里,至邛州城(指公孙述城)南八里(土地坡)而尽。”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邛来山,北来之山,至临邛(指明清临邛城)之南五里而尽。地名土地坡者,即是邛来山之山麓。缃案:邛来山乃邛来大山,零高坡与邛来山九折阪相距甚远。”
       宁缃另有吟咏《临邛八景》之〈崃岭朝云〉诗句:“邛来何故作崃山?南北相蓬路几千!”
       其意:为什么要把“邛来山”写成“邛崃山”呀?邛来山是邛人迁徙所来之山,自青藏髙原以东往南直走千里,又从荥经往北折返约呈L形,往北部分的左边有蔡山,右边有蒙山。至临邛城南五里的土地坡而尽,盘曲的山路有几千里!

       西夷:作为诗词用词,宁缃将“西南夷”简称为“西夷”。
       归化:词出《汉书.匈奴传》:“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日逐呼韩邪携国归化,扶伏称臣。”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归化,指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行为。”
       按
       古代中原王朝统治者将生活于山东、安徽一带的民族称为:东夷。将吴楚之地的民族称为:南蛮。将北方草原民族称为:北狄。将生活在青藏高原和边沿的民族称为:西戎。将经邛来山之民族迁徙通道南迁至今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东方民族如:邛人、笮人、爨(音串)人、苗人等民族统称为:西南夷。其中邛都国的夷人,在建国后由“夷族”改称:彝族。(参见前注)

       临城东望平芜远,郡县如今亦壮哉:爬上临邛城东门城楼东望是一马平川,红砂石砌筑的城墙使临邛城显得高大雄伟。
       平芜(音无):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郡县:先秦时期实行郡县制,秦汉时期的临邛县属于蜀郡,当时的临邛县域涵盖现在的都江堰市及崇州、大邑、新津、蒲江乃至今雅安地区。
       民国《邛崃县志.疆土志》42p:“秦始皇置临邛县时,县治即秦时蜀守张若(所筑)临邛城故地也。当时郡县未定,临邛疆土奄有(全部占有)今:崇(州)、新(津)、灌(县即今都江堰市)及大邑之地。”
       隋代的临邛郡,郡治所设立在今雅安,管辖至西昌地区。
       明代的上川南道开府邛州,领三州眉、雅、邛,以及八县、六卫、二司。范围广至四川省西南地区。
       清代的直隶邛州,直隶于四川省布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与府平级,管辖“散州”的雅州及辖县。
       所以
       历代诗人歌吟邛州时,所描述景物和风土人情及历史典故、历史事件等,大大地超过今人对临邛,特别是作为军镇的邛州地理认知范围。


 楼主| 发表于 2023-7-29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阳台》民国.周岸登
       考释:凡丁
       序:过邛崃九折坂
       词
       雪嶂参霄,冰苔篆树,山深寂不知春。谷响云孤,高寒路隔红尘。回车旧辙今犹昔,上青天、叱驭如闻。算千秋,通道西南,终属词人。
       长卿自有凌云气,纵长门谏猎,未称高文。谕蜀何功,端宜笔扫千军。南荒更续《骖鸾录》,绣弓衣,愁染蛮熏。待归来,城上芙蓉,红竞秋旻。

       周岸登:(1872-1942),字道援,号癸叔,威远严陵镇人。16岁以童生及第秀才。光绪十八年19岁时中举人,工词曲。历任广西阳朔、苍梧知县,全州知州。
       民国二年(1913)任会理县知事,之后分别任四川省蓬溪,江西省宁都、清江、吉安等县知事。
       1927年赴厦门大学讲授词曲;1931年秋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1932年到重庆大学讲授词曲与金石学;1935年转四川大学执教。
       1942年病逝,著有《曲学讲稿》、《楚辞训纂》、《征日记》、《贤女传讲稿》、《韩民血泪史》、《莞子故训甄》等。
       县知事:官名。清以前称知县,辛亥革命后仅设县,置县知事,为一县行政长官,国民党执政后改称县长。

       高阳台:词牌名。取自战国时楚国宋玉《神女赋》,该赋写楚襄王夜梦巫山神女。

       序考
       过邛崃九折坂:《高阳台》词作于民国二年(1913)夏,清代的直隶邛州,民国时改为邛崃县,故周岸登将邛来写作:邛崃。当时,周岸登经邛崃县到四川会理县赴任知事。
       九折坂:在今荥经县境内,为邛来山大相岭的一处隘口,其山道盘曲七十四道拐,为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处。“九折”中的“九”是数之大者,引申为多数。
       大相岭:南北走向的邛来山,至荥经地方时转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称为:大相岭。大相岭平均海拔3000米,横亘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间,形成北面是多雨的荥经、雅安,南面是干热的汉源、西昌、会理等截然不同的气候分界线。
       《大相岭示意图》见央视〈地理中国〉节目
      
1690580151058.jpg
       (参见宁缃《邛来县》诗考释)
       会里:古蜀邛都国的属地。
       商周至战国之时,为西南夷邛都国地。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建会无、三绛二县,隶属赿巂郡(今西昌)。
       唐.贞元九年(793),南诏归附唐朝。长庆三年(823)南诏复叛唐,会理仍属南诏。
       后蜀.明德四年(937)属大理国,置会川府。下辖:泸州、隆州、黎溪、永昌、会理五个州。
       南宋.宝祐六年(1258)会川归附忽必烈。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平定月鲁帖木儿之乱后,改设:会川军民宋御千户所。隶建昌卫;洪武二十七年(1394)升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康熙元年(1662)改设:会川卫军民守备。隶属建昌监理厅;康熙二十九年(1690)复置会理州;宣统元年(1909)州内披砂、苦竹、者保、通安、会理五土司改土归流。
       民国二年(1913)改为:会理县。
       1950年5月1日,会理县人民政府成立,属西康省西昌专区。
       1978年10月,撤销西昌地区建制,会理县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2021年1月31日,设立县级会理市。
       (引自《会理县历史沿革》)
       《会理古城》网络图片
        
1690580492779.jpg

       词考
       雪嶂参霄,冰苔篆树,山深寂不知春:大相岭的平均海拔为3000米,有的山峰终年积雪直插云霄,难分冬夏。

       谷响云孤,高寒路隔红尘:大相岭之南的汉源草鞋坪垭口海拔2900米,是一处风口,经年大风不断。汉源县旧名清溪县,荥经属雅安,西昌旧称建昌。民谚“清风、雅雨、建昌月。”精准概括大相岭之南北不同的气候特色。

       回车旧辙今犹昔,上青天、叱驭如闻:1913年夏,周岸登奔赴四川会理县任知事,来到如上青天—七十四道拐的九折阪。
       回车旧辙:汉代益州刺史王阳护送先人遗体,欲经九折阪回山东原籍,因山道太险,怕摔掉遗体望而退却。
       叱驭如闻:汉代的益州刺史王尊,要经九折阪去成都赴任,因而不畏艰险,呵斥驾车者:“冲过去!”
      《汉书.王尊传》:“汉琅邪(人)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来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因折返。及王尊为刺史,至其阪……王尊叱其驭(驾车者)曰:‘驱之!’(因为)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
       后以“叱驭”为报效国家,不畏艰险之典。

       算千秋,通道西南,终属词人:西汉著名词赋作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长卿自有凌云气,纵长门谏猎,未称高文:司马相如字:长卿。曾作《凌云赋》、《长门赋》和《谏猎赋》,然而这些不算佳作。

       谕蜀何功,端宜笔扫千军:令人称道的是《谕巴蜀父老书》,不费一兵一卒就将邛、笮地方十余个县纳入西汉版图,建了千古奇功!
      《史记.西南夷列传》:“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
       周岸登《满庭芳》词句:“回首邛池事,影蛮熏重,愁损相如。曾传谕,三巴父老,锦样话成都。”
       其中“邛池”指西昌。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邛都国迁至西昌降为邛都县后,同年西昌地震,地陷为池,称为:邛池。今称:邛海。

       南荒更续《骖鸾录》,绣弓衣,愁染蛮熏。待归来,城上芙蓉,红竞秋旻:周岸登准备将沿途所见记录下来供后人研究,又担心不适应当地民风习俗,同时想象三年任滿回成都述职时城上芙蓉盛开的景象。
       南荒: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
       骖鸾录(音参峦):为宋.范成大在孝宗乾道八年(1172)十二月,由中书舍人出知广西静江府时,途中纪行之作。
       绣弓衣、愁染蛮熏:周岸登担心不适应当地民族的生活习惯。
       绣弓衣:佩戴弓的文人。
       弓衣:装弓箭的袋。
       蛮熏:民风习俗。
       城上芙蓉:北宋.赵抃《成都古今记》:“孟蜀后主于成都城上尽种芙蓉,每至深秋,四十里如锦绣,高下相照,因名锦城。”
       红竞秋旻(音林):秋季时成都城墙上的芙蓉花竞相开放。
       秋旻:秋季的天空。
       《芙蓉花》百度图片

          16905807822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部分】

       题要
       此部分总共引用西汉至民国间的相关韵文67首,绝大多数出自清.康熙和嘉庆《直隶邛州志》中。其中有三首卓文君之作见于网络,有评论认为是后人伪托,明显之处是文字风格与汉赋不符合。
       鉴于这三首作品久已深入民心,且发展为一种带倾向性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说,释者一并搜集其中,但是标记为“相传”,使其与主流作品思想相对照!
       引用
       网名为“宙斯”的读者对【古临邛县域及邛州军镇管辖地带部分】的评论:“常见媒体报道我国某地考古重大发现,将某历史提前多少世纪,其中对出土的文字资料更为赞叹和珍视。窃以为你这些考释作品,是一种文字形式的考古,有的甚而是地方史中的重大发现。”
       我答:“你说得对,我确实进行的是文字考古—从古人诗词中发现历史,用历史解读古人诗词,属于训诂学的范畴。”
       接下来,我将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部分的作品进行文字考古,向读者介绍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真实的婚姻过程,顺便向大家推介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一个被大多数现代人忽略的著名历史人物。
     〔
       训诂学:研究古籍字句的词义、语法、修辞,以释读文字意义的学问。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凤求凰》汉.司马相如
       考释:凡丁
       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随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字长卿,西汉辞赋家,蜀郡成都人,清.王培荀《听雨楼随笔》记为原籍蓬安,徙居成都。相如以《凤求凰》曲打动卓文君私奔成都。

       凤求凰:1、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所作赋名;2、古琴曲名。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乃作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假装)为恭敬,(每)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令有贵客,为具召之:程郑对卓王孙说:“王吉有贵客,一起请来招待吧!”
       按,甲骨文和金文的繁体“召”字,本义是两只手从器皿中取酒以招待客人。
      
1690710115773.jpg
       临邛令王吉:清.康熙《邛州志.宦迹》123p:“汉,王吉为临邛令,有惠政。与司马相如友善,相如至,待之甚恭。官至谏议,有谏章在史册。”

       犬子:1、司马相如的小名。2、
父母对儿子的昵称或爱称。因为《史记》说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3、后世之母在别人面前对儿子的谦称。其实是炫耀儿子像少年司马相如那样有出息!
       昵称:亲热、亲切的称呼。
       爱称:亲昵、喜爱的称呼。
       见而说之:说,同悦。即见而喜欢。
       以赀为郎:花钱买了一个帝王侍从官。
       赀:同资,财也。
       郎:郎中,帝王侍从官。

       子虚赋:司马相如投奔梁孝王刘武做门客期间所作,写楚王游猎云梦之乐。(摘录)“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猎)。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曰:‘可得闻乎?’
       子虚曰:‘可。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田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掩兔辚鹿,射麇脚麟。骛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而自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少名犬子,后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景帝时,以赀为郎,为武骑常侍,非其所好。后病免,客游梁。善辞赋,作《子虚赋》。及梁孝王卒,归家,贫无以自业,往依临邛令王吉。临邛富人卓王孙女卓文君慕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乃于临邛买酒舍,令文君当垆卖酒,身与庸保杂作。卓王孙乃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夫妇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武帝读《子虚赋》,大为赞赏,遂召之。”

       梁孝王:刘武(?-前144),汉文帝刘恒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弟弟,其母为窦太后。西汉梁国诸侯王。
       吴楚七国反叛时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有功,赏赐无数,于封国大治宫室苑囿,招延四方豪杰,出入仪从比于天子。及栗太子被废,太后欲立之为帝,因大臣袁盎等反对未果,刘武遂使人刺杀袁盎等十余人,遭景帝疑忌。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刘武积郁而死。


       往舍都亭:驿(驿馆,在今南街口)
       缪为恭敬:王吉与司马相如既互相恭敬,又很严肃。
缪:多义词,古通“穆”字。释义1、温和;和美。2、恭敬;严肃。汉代以后,词性变化为“诈伪”,乃至有一种观点认为:王吉与司马相如设计勾引卓文君,其实王吉只是利用机会宣传司马相如的才名。如果相如与文君不互相爱慕,何以当晚二人驰归成都?!
       按
       司马迁《史记》接下来的一段,丝毫看不出王吉与司马相如“设计骗婚”的表象:
       一、首先是程郑对卓王孙说:“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二、然后是“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
       三、随后是“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
       四、再后是王吉见机而行,“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大家)为(其)鼓(掌)一再行。”
       五、最后是文君帘后听琴,所产生的戏剧效果,王吉不可能事先进行编导安排!

       卓王孙:其先祖为河北赵地人,秦始皇灭掉赵国后,随同其它富户流放到蜀地临邛,以冶铁致富,至卓王孙时,与汉文帝宠臣邓通合伙铸造五铢钱,并且流通天下,成为全国首富。
       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卓王孙宅,基方十里。”
       明.永乐十四年(1414),县官门仲昌将“卓王孙宅”圈建为“邛县县城”时,发掘出“脚有籀文,皆贮五铢钱”的“卓氏钱瓮”两个,其“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
       明.成化十九年(1483),“邛县”复升为“直隶邛州”时,将“邛州治所”建于三步石街口的东边(现今“瓮亭公园”大门内北侧)。
       1936年,民国政府将“邛州治所所在地”辟建为“新公园”时,为了弄清楚古瓮亭下是否真有“卓氏钱瓮”,张志和将军安排国民党21军145师唐式遵部卒在亭子四周进行试探性发掘,果见古瓮埋于亭下,于是回土填实。
     (以上根据清.康熙和嘉庆《直隶邛州志》与民国《邛崃县志》记录,以及释者的民间调查材料梳理)
       按
       司马迁《史记.佞臣列传》载:“邓通,蜀郡南安(今乐山市)人也,以濯(摇)船为(宫中)黄头郎,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觉而之渐(登)台,以梦中阴目(悄悄看)其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
       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悦)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沫浴,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次),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
       文帝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蜀严道(今荥经)铜山,得自铸铜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临邛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矿)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蜀锦),故王孙赀(资)累巨万,邓通钱亦布天下,则是卓之富,又借之于邓也。”

       程郑:祖先为战国时的关东人,秦灭六国时被迁至蜀郡临邛,从事鼓铸铁器,运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富与卓氏相等。
       彊往:强行往。
       彊:同强。
       为鼓一再行:大家再三鼓掌欢迎。

       文君新寡:卓文君(前175-前115)初嫁者无考,但文君新寡归娘家时二十七岁,司马相如三十一岁,二人年貌相当,思想成熟,不是戏曲所编—文君当年才十七岁!
       按,司马相如于元狩五年(前118)病逝,时年六十一岁。三年后的元鼎二年(前115)文君悲卒,时年六十岁,都是天寿。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缪:本义为温和、和美、恭敬、严肃。
       琴心:比喻柔情,儒雅。
       挑:挑动、打动。
       雍容闲雅甚都:指司马相如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后来成为汉语成语。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是夜,文君从家中出走,来到相如住宿的都亭驿舘中—即从现今“瓮亭公园”到东街口,二人短暂商量后,驾着马车飞快地回到成都。并非川剧所编:违背常理地倒行逆施—从南河到平乐坝的“私奔码头”。

       但是,司马相如驾车顺南河至成都是可能的,因为古代从临邛至成都的陆路有多条,其中一条即沿南河经宝林、固驿、高埂、羊安、新津、双流到成都。故《川南第一桥碑》处古代有一座亭,名叫:夜奔亭。
       1931年始修川康公路时,才改道从邛崃东门经天官桥,避开宝林至羊安的所有场镇,直达新津县以远。
       亡奔:即逃奔。
       驰归:驾车马快跑归成都。

       赋考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我这只雄凤,到处追求雌凰,无奈雌凰不在近旁。
       按 传说中的凤凰,雄性为凤,雌性为凰。
       东墙:邻家,近旁。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我用琴声代替心声,哪一日得到你的芳心,我才心神安定。
       衷肠:心里的话;内心的感情。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但愿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而携手同行。如果我无法与你比翼偕飞,将令我沦陷于情愁而丧亡。
       配德:1、布施恩德。2、德行堪与匹配;3、尊称别人之妻。
       于飞:指鸟类比翼偕飞。
       沦亡:灭亡;沦丧;丧失。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凤啊,凤啊,我归故乡,曾经到处寻求配偶,但时运不至没遇到适合的,你为何不在今晚的此刻就登上此堂?
       根据句意,卓王孙招待王吉和司马相如的宴会进行到天晚。
       凤兮凤兮:凤啊,凤啊。
       兮,语气助词。
       无所将:无所适从。
       将:多义之一,适从、适合。
       何悟:何不领悟。
       升斯堂:登上此堂。
       升:多义之一 登上。
       斯:本义为劈开。先秦时期被假借为代词,相当于“此”和“这”。
       元.揭徯斯《周待制乐堂诗》:“有堂渠渠,在番之区。维周寿母,式燕以娱。渠渠有堂,在番之阳。维周寿母,式燕以康。斯堂何有,有兰有芷。垂佩蕊蕊,维周之子。斯堂何有,有兰有荪。垂佩申申,维周之孙。曰烝曰尝,孔时且具。维甘维旨,承于寿母。母曰宁只,福禄凝只。升斯堂只,我心平只。母曰嘉只,福禄遐只。升斯堂只,我心和只。”
       只:为句末语气词。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贞静的女子就在附近的闺房中,但咫尺千里令我孤独。什么时候才能晚上像鸳鸯一样交颈而眠,白天可以在藍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
       咫尺千里:为汉语成语,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是远在天边一样。
       淑女:闲雅贞静的女子。
       室迩人遐:意思是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出自《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鸳鸯:雌雄常在一起的水鸟,又称:匹禽。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比喻夫妻。
       胡:疑问词。为什么?何故?
       颉颃:鸟上下飞、向上向下飞。
       共翱翔:像鸟一样回旋飞翔。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随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司马相如暗示卓文君,“你我心心相印,半夜时分,我在驿馆等你一起离开临邛到成都,然后结为夫妻,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得托孳尾永为妃:司马相如希望和卓文君匹配为夫妻,永不分离。
       妃:多义之一,同“配”,指婚配。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头吟》汉.卓文君
       考释:凡丁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卓文君:[约前175-前121(汉武帝元朔六年)]原名文后,临邛人,美丽聪慧。通音律、善鼓琴,有思想、有情操,能吃苦、能耐劳的西汉前期女能人。被历代人誉为:中国古代才女之一。难能可贵的是其追求自由婚姻的态度,令历代文人刮目相看,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极为推崇,1957年国庆节特为其填《卜算子》词〈题文君井〉
       跋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实系千秋佳话,故井犹存,令人向往。
       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
       会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谅无比。
       (详见郭沫若《题文君井》考释)
       按
       中国古代才女:按朝代顺序指西汉卓文君;东汉班昭;魏晋蔡文姬;唐上官婉儿;宋李清照。

       白头吟:为汉代乐府采集的新诗体。出自汉.刘歆(前53年-后23年)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中,该书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可补《史记》、《汉书》之不足,也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原籍收藏于上海图书馆,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白头吟》时代背景
       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封为中郎将,笔扫千军将邛、笮地方十余个县纳入西汉版图,建立千古奇功后,又被汉武帝拜为孝文园令。卓文君跟随相如来到西京长安共同生活期间,看到丈夫的出轨行为后写下《白头吟》明志。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厓、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於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
       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厓、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同记:“相如拜为孝文园令……”
       孝文园令:汉代陵寝守护的官。西汉置,掌守孝文帝陵园。
       南朝.范晔《后汉书.百官二.太常》“先帝陵,每陵园令各一人,六百石。掌守陵园,案行扫除。佐官有丞、校长各一人,校长主兵戎盗贼事。”
       孝文帝陵园:汉文帝刘恒的陵寝。刘恒谥号:孝文帝。因陵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东部的台塬上,又称:霸陵。
       孝文帝陵园简称:孝文园。后人将“文园”作为司马相如的代称,还将消渴病(糖尿病)称为:文园病。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亭伯死于县长,相如卒于园令。”
       唐.杜牧《为人题》诗:“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宋.张元干《十月桃》词:“有多情多病文园,向雪后寻春,醉里凭阑。”
       2021年重大考古结论:刘恒的陵墓在霸陵,位于西安市白鹿原,窦太后墓亦在霸陵中。
       西汉文帝刘恒的陵寝,修建年代大约在西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至西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面积达5200多平方米。
       2019年10月7日,霸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帝陵。
       (霸陵的内容引自《百度百科》)
       又根据明.高启《当垆曲》诗可知,司马相如拜为孝文帝陵园令后,卓文君也来到长安,仍然自立自强,当垆卖酒。
       诗曰:
       光艳动春朝,妆成映洛桥。钱多自解数,筝涩未能调。
       花如秦苑好,酒比蜀都饶。深谢诸年少,来沽不待要。
       说的是卓文君在长安灞桥卖酒,并非在老家临邛城内今称的“文君井”处。
       其中
       花如秦苑好:形容文君貌美如宫苑中的花枝。
       酒比蜀都饶:说文君在长安所卖酒的品种,要比在临邛当垆时多。
       深谢诸年少,来沽不待要:文君深深感谢那些前来酤酒的少年,她知道他们不是真正来喝酒的,而是仰慕其风采。
       (详见明.高启《当垆曲》考释)

       诗考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文君对相如说,我对你的心洁白无暇,而你对爱情却不专一,为此我来与你断绝夫妻关系。
       皑(音挨):霜雪洁白的样子。
       皎:洁白;明亮。
       两意:对爱情不专一,三心二意。
       决绝:坚定地断绝关系。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文君说相如:“你一会儿找人比酒量,一会几又跑到茂陵地方与女人约会,对待婚姻就像在御沟水源的分水处东西徘徊,举棋不定,想一双脚踏两只船。”
       斗酒会:与酒量特别好的人一起比酒量。
       沟水头:围绕茂陵陵墓的河沟之水头。因为这儿住着一位令司马相如心仪的茂陵女。
       按
       古人对陵墓的选址除要求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灵护佑外,周围还应有水道。
       茂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北,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于建元二年(前139)至后元二年(前087),历53年时间建成,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1961年3月4日,茂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08月,包括茂陵在内的29座汉唐帝陵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躞蹀(音夕迭):徘徊。
       御沟上:流经护卫皇城或者皇宫的河道之源头。
       晋.崔豹《古今注.都邑》:“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高杨於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也。”
       沟水东西流:御沟的水源在上游分为东西两股,围绕皇城或皇宮在一处较低的地方合流排走。
       比如
       明清临邛城的护城河水源—文脉堰的取水口在西河上段,引至城西北角的炮台处分为两股,围城一圈后在小南门处汇流,之后排入南河。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伤心啊伤心,但我决不一哭二闹三上吊,我明确告诉你,我对婚姻的态度是“白头不相离!”
       凄凄复凄凄:卓文君为第一次婚姻不幸守寡而感到凄凉,又为司马相如对爱情不专一,欲娶居住在茂陵的女子而感到伤心。
       嫁娶不须啼:意志坚强的卓文君决定不哭不闹,但要把事情说明白。
       嫁娶:嫁,指文君两次许身;娶,指相如又欲要娶茂陵女。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文君写《白头吟》的目的,是想让司马相如明白:她当初之所以与他“驰归成都”,是为一个一心一意爱她的人,和他好好过日子。
       唐.李白《相和歌辞 白头吟二首之一》诗句:“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文君说相如意志不坚定,对婚姻不严肃,像随风摇摆的竹子。又像水波中的鱼儿,鱼鳍和鱼尾上下左右摆动不定的样子。       按
       首先,古代“有志男儿娶九妻”受法律保护。其次,汉代并不要求女子从一而终,比如汉武帝生母王娡,嫁给金王孙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又被母亲臧儿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汉武帝刘彻。
       所以文君新寡再婚,在当时来说是极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文君自许相如,却为“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而且卓文君还与司马相如约定:“所生的后代,男姓司马女姓卓。”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女性的个性和特质。
       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中年女士带着家谱到成都某报社报料,自称是卓文君后人。因当时报刊宣传中心任务是搞活经济,接待人员将材料随手一放,上世纪末“文君文化研究”热潮兴起时,当年的报社接待人员查找档案已无踪影。
     〔该内容曾刊发在《邛崃经纬》或者《文君文化研究》中,因资料外借,未能确定哪刊哪页。〕
       不过
       常在《邛崃经纬》投稿的骆其南老师,曾向该刊责任编辑罗友伦谈起上述中细节:“该女士家住重庆市,说家谱规定,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后代,无论到哪一代,凡是男性皆姓司马,凡是女性皆姓卓。”
       当时,罗曾要求骆写一篇专题文章,可惜不久后骆老便辞世了,不知是否有哪一支,那一代中无女,从而在两男中一个姓司马,一个姓卓的情况?这种现象从古至今皆存在!
       引用民国初《清史稿》载供读者参考
       清中晚期诗人、画家、书法家何绍基的父亲何凌汉担任户部尚书时,有一个名叫卓秉恬的成都人,以晚辈身份特地拜访他。当时,何凌汉家里刚好有客人,于是告诉卓秉恬改天再来,随后向客人说:“这个四川人也姓卓,莫非是卓文君的后代?”
       卓秉恬(1782年-1855年), 字静远,号海帆,四川华阳(今成都)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道光三十年(1850),晋武英殿大学士,管兵部、户部、工部。咸丰五年(1855)卒。历仕三朝,鲠直敢言,持身清正,群吏肃然。工诗文,尤精书法,雍容大度,识者以为可与刘墉相埒。
       袅袅(音仰):形容随风摆动。
       簁簁(音筛):形容鱼在水中游动时,鱼鳍和鱼尾上下左右摆动的样子。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司马相如收取失宠的陈皇后(阿娇)黄金百斤,为其写《长门赋》后,陈皇后复得亲幸。
       相如《长门赋》收载在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中。
       其〈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清.常纪《驷马桥》诗:“未沽临邛酒,先过驷马桥。如何卖赋后,忍听白头谣?”
       意气:指精神、意志、气概、情谊。
       钱刀:钱币、金钱。
       刀:古代一种刀形钱币。


 楼主| 发表于 2023-8-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卓文君书》汉.司马相如
       考释:凡丁
       五味虽甘,宁先稻黍。
       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
       诵子嘉吟,而回予故步。
       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司马相如:(见前注)

       报卓文君书:答复卓文君《白头吟》的简册。
       报:答复;回复。
       书:汉代指简册、信函。

       词考
       五味虽甘,宁先稻黍:相如说,五味中的甜味固然好,但我考虑再三后,宁愿选择最基本的食物稻和黍。犹如后来出现的“糟糠之妻不下堂”之典故。
       典故:东汉初年,刘秀拜侍中宋弘为太中大夫后,欲将守寡的姐姐嫁给宋弘,宋弘本有妻室,答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五味:即辛、酸、甘、苦、咸。中医理论认为,药物味不同,作用不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五行既相生又相克,只有甘味能补能缓。而日常所食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禽畜水产等都各具有五味所属。
       宁先:宁愿首先。
       稻黍:颜师古注:“稻者有芒之穀总名也,亦呼为稌。黍似穄而黏,可以为酒者也。
       稻黍的第一种解释为:水稻、高粱、小米、芝麻、粳稻。

       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头上的光环,不能掩盖寒士的本质。
       按
       司马相如笔扫千军,略定西南夷后,被汉武帝拜为孝文园令。
       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通过这五种颜色可调出其他所有颜色,故泛指各种色彩。“五色有灿”,用现代语解释为“头上的光环”。
       灿:光彩夺目。
       韦布:寒士的服装。班固《汉书 贾山传》:“布衣韦带(牛皮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诵子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相如说读了你的《白头吟》使我回心转意。今后我不会辜负你的深情厚意,我们的爱情会像画中的丹青—永不褪色!
       子:多义之一,古代人称代词指你。
      《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句:“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嘉吟:美好的诗句。
       回予故步:回到我原先的道路。
       予:人称代词我。
       故步:原路。
       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動,毛髮森竪,乃跡故步,还至水浒。”
       丹青:分别指红色和黑色的两种矿物颜料。其中红色是丹砂,青色是青金石,合称:丹青。用于绘画永不褪色,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相如借用“丹青”表示对文君的爱情永远不变。
       青金石:古称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既是一种宝石,亦是天然蓝色颜料原料,从阿富汗传入中国。

       《青金石》百度图片
       16910256394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8-4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司马相如书》(相传)汉.卓文君
       考释:凡丁
       群华竟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啮,明镜缺,朝露晞,芳弦歇,白头吟,伤离别。
       努力加餐毋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别。

       卓文君:见前注。

       与司马相如书:卓文君写给相如的简册,相传是《白头吟》的附书—诀别书。
       诀别: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诗考
       群华竟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俗话说“家花不如野花香”,草花的艳色竟然掩盖了白色的丝绸。你(相如)如今用弹奏过《凤求凰》曲的绿绮琴,向“野花”表达爱暮之意,你的《凤求凰》曲到此为止了。
       群华竟芳:草花出乎意料地开放。
       群华:群花、草花。
       华:繁体金文“華”,本义指草木的花。南北朝时期产生“花”字后,“华”引申为光彩、华丽、中国、姓氏等。
       竟:多义词之一,出乎意料。《说文解字》又注:“乐曲尽为竟。曲之所止也,引伸之凡事之所止曰竟。”
       五色:五彩之色。指青、黄、赤、白、黑颜色。
       凌素:五彩之色侵犯本色的丝绸。
       凌:多义词:1、冰。2、升高、超越。3、侵犯、欺侮。4、逼近、高出、超过。
       素:1、没有经过加工的丝织品。2、本色;白色。3、色彩单纯。4、原有的。5、未加修饰的。
       琴尚在御:典出先秦《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中“琴瑟在御”句。
       原诗: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在御:在弹奏、在使用、在侍奉的意思。
       御,本义为驾驭拉车之马,同时广泛地用于和帝王有关的事物。蔡邕《独断》:“御者,进也。凡衣服加于身,饮食加于口,妃妾接于寝,皆曰御。”也用以比喻臣子侍奉君王。
       新声代故:指司马相如用弹奏过《凤求凰》曲的绿绮琴,向新人表达爱意。
       绿绮琴:古琴名。
       汉.刘歆《西京杂记》:“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之琴,文木之几,夫余之珠。琴铭日:桐梓合精。”
       清.严可均《全晋文》卷四十五〈傅玄.琴赋〉:“神农氏造琴,所以协和天下人性,为至和之主。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有鸣琴曰绕梁;中世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蔡邕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京城为官的司马相如与茂陵女的火热关系,到了麻木的程度。
       锦水有鸳:锦江里有鸳鸯,寓指文君。
       鸳:鸳鸯,雌雄常在一起的水鸟。文学上用来比喻夫妻,如“鸳侣”。
       汉宫有木:在长安的宮庭中,有一个因头脑发热而失去知觉的麻木男人。寓指被汉武帝拜为“孝文园令”的司马相如。  (参见司马相如《凤求凰》考释).
       木:本义为树木,后引申指木头、木料。因木质坚韧结实,故“木”既有淳朴忠厚之义;还有呆笨的意思;也指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见《百度汉语》及《现代汉语词典》)
       彼物而新:以旧換新。将新人換旧人。
       宋.释文珦《过苕溪》诗句:“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现代黄安《新鸳鸯蝴蝶梦》歌词:“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见到旧人哭?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嗟:叹息。
       瞀于淫而不悟:司马相如已经出现目眩眼花的症状,却不明白产生的原因是放纵。
       瞀(音冒):目眩,眼花。
       淫:荒淫放纵。
       悟:明白;理解;觉醒。

       朱弦啮,明镜缺,朝露晞,芳弦歇,白头吟,伤离别:伤心啊!《凤求凰》琴曲声停歇了,譬如铜镜缺了一半。
       朱弦:用熟丝制作的琴弦。
       啮:咬断。
       明镜缺:缺了一半的镜子。
       朝露晞:清晨的露水干了。比喻存在时间短促的事物。
       晞:干;干燥。
       芳弦歇:美好的《凤求凰》琴曲嘎然而止。

       努力加餐毋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别:别了,我随浩大的锦江水去了,我走之后希望你好好生活,不要思念我。
       据说
       司马相如读此书后,想起当年与卓文君患难与共的柔情蜜意而羞愧万分,遂放弃纳妾。回到成都,把卓文君接到了京城。
       1931年,车耀先(时任中共四川特委委员)以经商做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在成都市今人民南路(后迁至祠堂街)创办《努力加餐》快餐店(后简称:努力餐),出处即卓文君《白头吟》附言。经营四川风味的大众饭菜品,主要有宫保鸡丁、白汁鱼、生烧什锦等。
       车耀先曾在餐馆墙壁题联:
       要解决吃饭问题,努力,努力;
       论实行民生主义,庶几,庶几。
       庶几:多义之一,可以。出处《易.系辞下》:“ 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1944年冬,车燿先被捕后餐厅由其妻弟继续经营。
       1985年7月2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努力餐》酒楼为文物保护单位。
       (见《努力餐简介》)
       汤汤(音商):水势浩大。

 楼主| 发表于 2023-8-5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诗》(相传)汉.卓文君
       考释:凡丁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见《白头吟》考释

       数字诗:又称数名诗、数诗、杂数诗等,是嵌名诗的一种。如果嵌在首位则为藏头数字诗,如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按
       此首相传为卓文君所作的《数字诗》又称“怨郎诗”,与汉代乐府歌词风格迥异,明显后人伪讬,但因读起来琅琅上口,其独特的韵味为民间喜闻乐见而广为传播。
       2013年4月,成都市川剧院新编川剧《卓文君》(高腔)在锦江剧场的首轮第一场上演即引起轰动。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担纲主演卓文君的唱段中,即引用了此首《数字诗》。
       另外
       还有传为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数字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文君读后泪流满面,因为数字中唯独少亿(忆)。
       更有甚者编造:司马相如原信为七律:
       一二三四五六七,临邛县城认不得。
       七八九十百千万,吾心对尔早已矣。
       卓文君读后心凉如水,十分悲痛地回了此封《怨郎诗》。

       对于以上茶余饭后的谈资,释者本该一笑了之或干脆弃之不予引用的,再三思想后引用一篇旧作,特为卓文君、司马长卿,以及卓王孙辩正!

评川剧人物卓文君

凡丁

       笔者于2013年4月26晚,在锦江剧场观摩了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担纲主演的新编川剧《卓文君》(高腔)的首轮第一场演出。
       新编川剧(高腔)《卓文君》没有程式化地处理这个题材,而是突破过去若干剧种对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爱情佳话颂扬的传统模式,融合“一段两千多年前的真实故事;一段街头巷尾的古老传说;一段文人墨客的笔下佳话”和一些现代人对古人的猜测理解,演义出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鲜明地提出“司马相如的问题”和“卓文君的困惑”。
     《卓》剧通过这段并不算完美的爱情,塑造了卓文君大胆追求幸福并始终如一的完美形象,责备了司马相如见异思迁“而以新声代故”的行为,对现代人中存在的世俗爱情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记载。
       该剧没有固定的结局,只告诉观众《史记》和《西京杂记》两个不同版本的记载,而把结局的导演权交给观众,让观众自行思考和选择。
     《卓》剧以“继承与发展、古典与时尚、文学与戏剧、高雅与通俗、审美与思辨、轻歌与曼舞”为创新指南,从台词到唱腔、服饰到化妆。灯光到布景都大胆地革故鼎新,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曲词典雅凄婉如清照《声声慢》词
       如第一场中卓文君所唱满庭芳曲牌《喜怒哀乐为了谁》戏词,使用大量的重叠词修饰,间有宋词和元曲的韵味,不愧为国家一级编剧手笔:
     “……难排遣这闷闷恹恹,凄凄惶惶,惆惆怅怅,孤孤单单,隳隳颓颓。寂寂长廊悠悠,高高画栋巍巍。垒垒秦砖沉沉,列列汉瓦灰灰。空荡荡富贵明堂了无滋味,清悠悠园林深处去把梦追。前日花香浓浓,花香浓浓陶醉,今日落红片片,落红片片堪悲。前日黄莺双双,黄莺双双成对,今日孤雁嘎嘎,孤雁嘎嘎单飞。忽刺刺惊觉春光去不回……”
       此外,司马相如的几段唱词和念白也颇有汉赋风格。
       二、编曲如流水行云,唱腔高亢入云,低沉入海,既融进时尚歌曲元素,又具有传统曲牌声腔,声情并茂处常赢得观众满堂喝彩;
       三、道白通俗,插科打诨,掺进许多时尚词汇和雷人雷语,令人为之捧腹,如“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只想坐在宝马车上哭。”
       四、“过场剧”不“走过场”,而是通过角色道白或对话,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简要道明,巧妙地将剧情连接起来。
       如长公主为女儿阿娇失宠于汉武帝后,千金购买相如《长门赋》欲打动汉武帝的故事,只从使者之口道出,简化了演出程序和庞大的演员阵容,使剧情发展直转接下,喜中含悲,让全场演出时间缩短至90分钟以内;
       五、《卓》剧还采用后人所托的、相传为卓文君所作数字诗,将其修饰后作为《文君自叹》唱词,并加入:戚戚然、惶惶然、凄凄然、惨惨然等形容词作为齐唱式的帮腔,让人苍然动容:
       一别之后啊,两地苦相思。(戚戚然)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惶惶然)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凄凄然)九连环从中断,十里亭眼望穿。(惨惨然)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忆从前、忆当年,柔肠寸断泪阑珊。(悻悻然、惘惘然、苍苍然,啊呀,心儿颤颤,颤颤然。)
       万语千言道不尽,(戚戚然)百无聊奈十凭栏。(惶惶然)重九登高望孤雁,(凄凄然)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惨惨然)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里,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桃李无心摘,四月牡丹无心观。三月风筝断了线,郎呀郎,为何变作二心男?你本一心人,为何变作负心男?!
       六、配器、舞美与布景
     《卓》剧出场的主、配角演员只有六个,没有传统川剧高腔的司鼓和帮腔、代之以轻音乐器伴奏和领唱、齐唱形式,还有十人之多的伴舞;舞台布景亦采用大写意的背景画面,让人耳目一新。
七,演员与观众互动
     《卓》剧借鉴流行歌手、相声、小品演员与观众互动的做法,极大程度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和兴趣,也是《卓》剧推陈出新最成功之处。
       如:文君夜奔一场,文君与丫环奔逃的地方是台下的观众席位;卓王孙成都认亲,出场的地方竟然在观众后排,让看惯了传统川剧的观众先是一惊,接着是兴奋,继之以掌声和观众与演员间互动呼应、喝彩的阵阵声浪,让人意外并振奋。

       存在有异议的几点:
       一、关于平落私奔说
       文君夜奔一场,当家丁追赶文君过后,丫环向卓文君问往那个方向奔时,文君的回答让我瞠目结舌:“朝平乐走!”而文君的解释似乎合理:与追赶的家丁反其道而行之才不致被追到。迎合有的人曾欲将平落打造成卓文君夜奔码头的动议,还给出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殊不知此无根无据的假说,早为广泛的邛崃人所不齿并难以接受,以历史题材为据的《卓》剧不应为纯粹娱乐性,在赚取掌声的同时,可能对观众和游客产生误导。
       二、关于司马相如骗财骗色说
       此说采自某名家的“独到见解”,他曾经以己的心,度古人之腹,一语惊人地“道破”司马相如《凤求凰》的目的是骗财、骗色,与这段流传千古的风流爱情佳话大相径庭,让人大跌眼镜,曾在“文君文化研讨”中掀起过一阵不小的波澜。 《卓》剧不该不合时宜地将以上观点引用至戏词中,因为伤害的不只是司马相如形象,更伤害的是卓文君及司马相如家乡人民的感情。
       对于《史记》所载:临邛县令王吉向卓王孙推荐司马相如情节,也不宜修改为司马相如向卓家求亲被拒,之后以游卓府园林为借口被卓王孙设宴款留,这样处理既不合情理,又对司马相如的名士形象大打折扣。
       三、关于当垆卖酒
     《当垆卖酒》一场剧商业性太浓,借题发挥今古名酒与酒名的“酒论”太泛,适当引用拉拉广告赞助并非不可,但多了就“泛滥成灾”了,而且当垆卖酒的地方也应尊重记载,不能随心所欲地把它从当时的邛崃城郊搬到平乐坝,毕竟《卓》剧是历史题材剧,应与纯属虚构的娱乐剧有所区别。
       四、关于卓王孙
       依我看,在汉代就拥有近千员工(僮仆)的卓王孙是大企业家。卓氏在流徙的艰难条件下成功创业,卓王孙也必然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独到的远见和卓识。再看卓王孙的人际交往中,除了县令外还有许多地方名流,说明他也是一个有品味的人。卓王孙可能是一个传统礼教的卫道士,但他后来分与文君的家财(仅僮仆即200个)却与子相同,说明他又是一个开明和有肚量的人。
       再说
       假如卓王孙当初没有将“南河坎的铜官山麓”买为陶铸之所,哪会有南北朝时期兴旺起来的邛窑?也哪会有今天的邛窑遗址公园?
       又假如没有西汉时期“基方十里”的“卓王孙宅处”,则不可能形成现代临邛城市的格局,也必然缺少瓮亭公园和文君井两张城市名片!
       故编剧把卓王孙处理成目光短浅和势利的丒角不妥,应重塑和还原卓王孙的形象。
       此外,在舞台布景上我理解的“古典与时尚相结合”是“宜古则古,宜今则今。”比如有的场景就适合古典的亭台楼榭,不应都是画像砖式的图案或者大写意的画面背景。
       以上浅见和观点只为抛砖引玉。
       说明
       本文曾刊发在2013年的《新邛崃》,此次重校对〈关于卓王孙〉段略有补充。

       引史为证
       司马迁《史记》:“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之蜀,夫妻推辇(车)行。诸迁虏(移民)少有余财,急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有)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音登蚩。即芋头),至死不饥。民工(擅长)作布(麻布,即蜀布)易贾(交易)。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算贾(买)滇(云南)蜀民,富至童(员工)八百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又
       同记《佞臣列传》:“邓通,蜀郡南安(今乐山市)人也,以濯(摇)船为(宫中)黄头郎,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觉而之渐(登)台,以梦中阴目(悄悄看)其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
       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悦)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沫浴,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次),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到)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
       文帝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蜀严道(今荥经)铜山,得自铸铜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临邛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矿)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蜀锦),故王孙赀(资)累巨万,邓通钱亦布天下,则是卓之富,又借之于邓也。”
       东汉班固《后汉书》:“水鞲法,此法唯蜀中铁冶用之。大略似盐井取水筒。”说明西汉时期,卓王孙已将鞲鞴原理应用于盐井取水。因“水鞲鞴法”是卓王孙之发明,后世将盐井取水的筒井,命名为:卓筒井。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益州记》载:“益州(按唐初火井县划属益州)有卓王孙井,旧时常于此井煮盐。”
       北宋.苏轼《东坡志林》说:“宋祥符(1008-1016)中,邛州盐井乃民王鸾所开,自庆历、皇佑(1041-1053)以来,始创筒井。”
       自贡盐业博物舘介绍:
     “卓筒井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恐龙。”
       《邛崃土地坡花牌坊出土东汉画像砖之卓筒井》
      
1691195980716.jpg
       民国《邛崃县志.卷首》18p:“考赵人卓氏,秦时远迁临邛,以铁冶致富,未为卑贱,入汉以来,卓王孙假南安(今乐山市)邓通于严道[唐.武德时(618-626)改荥经县]铜山,家僮(工匠)致八百,故《华阳国志》记之,附其名于邓通之后,不与临邛人齿敍,所谓良吏贱商也。方今商战之世,如有能致厚赀(通资)如卓氏者,亦可贵也!”

 楼主| 发表于 2023-8-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长卿诔》汉.卓文君
       考释:凡丁
       嗟嗟夫子兮亶通儒,少好学兮综群书。纵横剑技兮英敏有誉,尚慕往哲兮更名相如。落魄远游兮赋〈子虚〉,毕尔壮志兮驷马高车。忆昔初好兮雍容孔都,怜才仰德兮琴心两娱。永托为妃兮不耻当垆,生平浅促兮命也难扶。长夜思君兮形影孤,步中庭兮霜草枯。雁鸣哀哀兮吾将安如,仰天太息兮抑郁不舒。诉此凄恻兮畴忍听予,泉穴可从兮愿殒其躯。

       卓文君:见《白头吟》考释

       司马长卿诔:卓文君为亡夫司马相如所写情真意切的悼词。(见明.贺复征 编《文章辨体彚选巻七百三十六》)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西汉辞赋家,蜀郡成都人。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封中郎将往使西南夷。元狩五年(前118)病逝,享年六十一岁。
       司马相如当年抚琴曲《凤求凰》追求文君时三十一岁,新寡的文君二十七岁,二人郎才女貌,相守终身。
       诔:诔文。我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说文》:“诔,谥也。从言,耒声。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诔文
       嗟嗟夫子兮但通儒,少好学兮综群书,纵横剑伎兮英敏有誉,尚慕往哲兮更名相如:哎,哎,我的丈夫司马长卿少而好学,博古通今,曾经仗剑远游,享有盛誉,因仰慕战国蔺相如之贤名,自己更名为:相如。(参见司马相如《凤求凰》考释)
       嗟嗟:叹词。表示感慨。
       夫子:多义之一—妇人对丈夫的尊称。
       亶通儒:仅是一个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读书人。
       亶:同但。仅、只。
       综群书:综穿群书,意为博览群书。
       纵横剑技:司马相如剑法不错,曾经仗剑远游。
       英敏:聪慧而有卓识。
       有誉:享有盛誉。
       尚慕往哲兮更名相如:因仰慕战国蔺相如之才能,自己取名相如。
       往哲:先哲、前贤。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成语典故“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出于其名下。

       落魄远游兮赋〈子虚〉,毕尔壮志兮驷马高车。忆昔初好兮雍容孔都,怜才仰德兮琴心两娱:你曾经落魄远游,凭你的才华实现了人生梦想和价值。由此想到当初你追求我时仪态温文大方的模样,你爱惜有才华的人,仰慕道德品质高者,夫妻间满是柔情蜜意。
       落魄远游;因穷困失意而出游。
       赋子虚:《子虚赋》作于汉景帝时期—司马相如投奔梁孝王刘武之时,汉武帝登位之初(前140-前136)读到《子虚赋》时大加赞赏,成都人杨得意(宮中狗监)趁机向武帝推荐同乡司马相如,汉武帝大喜而召见相如,被封为郎(帝王侍从官),数年后出使西南夷。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相如为郎数岁……
       建元六年(前135)唐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
       蒙乃上书说上(武帝)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馀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馀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
       是时邛笮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笮、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
       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笮、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毕尔壮志:用毕身精力实现抱负。
       驷马高车:司马相如封为郎官之后,驷马高车回到临邛,在临邛城北十里处留下“驷马桥”之名。
       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邛州津梁考〉:“驷马桥,又名司马桥,在州北,今毁。”
       清康熙《邛州志》57p载:“临邛驷马桥,州北十里,又名司马桥,今圮。”
       按
       邛州驷马桥在原东河上,明末东河水灾被冲毁,乾隆三十三年复建后更名:泉水桥。
       清嘉庆《邛州志》355p载:“泉水桥,在州北十里,因沟多泉穴,故名。为通大邑县并通省城要路。桥长五丈五尺,高一丈二尺,阔九尺,乾隆三十三年州民胡飞龙、叶正海、徐正义、马成麟等公同捐修。”
       另外
       成都市北门沙河上原先有一座桥名:升仙桥。相传司马相如赴长安求取功名途经此桥时,在桥廊上大书立誓:“大丈夫不乘驷马高车,不复过此桥。”后来果乘驷马高车衣锦还乡,升仙桥于是改名驷马桥。
       晋《华阳国志.蜀志》:“(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
       雍容孔都:司马相如是个美男子。
       雍容:形容仪态温文大方;舒缓;从容不迫。
       孔都:通达美好。
       孔:通达。
       都:非常、美好。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怜才仰德:爱惜有才华的人,仰慕道德品质高者。
       琴心两娱:两相情愿的柔情蜜意。
       琴心:比喻柔情蜜意。

       永托为妃兮不耻当垆,生平浅促兮命也难扶。长夜思君兮形影孤,上中庭兮霜草枯:叹人生苦短啊,想当年我俩许愿永不分离,如今我却形单影只。时值深秋,祭祀你的庙堂中草已枯萎。
       永托为妃:词出司马相如《凤求凰》曲中“得托孳尾永为妃”句,意为配成夫妻,永不分离。
       不耻当垆:对我这个以卖酒为生的妇人,你当年不但不认为羞辱,还拴起围腰帮忙打理酒店。
       成语“文君当垆”,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从成都回到临邛,变卖车马后买了一处酒店,文君在店堂卖酒,相如和佣人酒保一起洗涤酒器。
       当垆:在酒垆前煮酒、卖酒。
       垆:放酒坛的土墩。
       生平浅促:叹人生苦短。
       中庭: 古代庙堂前阶下的正中部分。
       霜草枯:司马相如逝世时间是公元前118年农历九月霜降以后。
       霜降: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雁鸣哀哀兮吾将安如,仰天太息兮抑郁不舒。诉此凄恻兮畴忍听予,泉穴可从兮愿殒其躯:天空传来孤雁的哀鸣,我仰天长叹,真想与你一道同赴黄泉。
       雁鸣哀哀:大雁南迁时,天空传来孤雁的哀鸣声。
       吾将安如:你丢下我,我怎么办呀?
       安:多义之一,疑问代词。
       如:用在词尾表示状态。
       抑郁:情绪压抑。
       凄恻:悲伤。
       畴忍听予:有谁忍心听我的哭诉呀?
       畴:谁也。
       予:即我。
       泉穴可从兮愿殒其躯:我愿跟你一道同赴黄泉。
       泉穴:地下的黄泉。中原地区墓穴挖掘偶遇出水,混合黄土如黄泉,故以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
       殒:死亡。

 楼主| 发表于 2023-8-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相如琴台》唐.岑参
       考释:凡丁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
       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
       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祖籍河南南阳,后徙居今湖北江陵县。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进士,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卒于成都。
       (来源《中国一百文学家图》)

       诗考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唐人岑参见到的“相如琴台”,是在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居宅—即史称的“司马长卿宅”基础上营建而成的。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司马相如被汉武帝拜为中郎将略定西南夷后,夫妻双双离开临邛到京城长安生活,所以人去台空。
       相如琴台:又称司马琴台,位置在今东街粮食局一带,唐代人将“司马长卿宅”辟建为园林供人过寻凭吊。琴台之南百余步,即当年“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处。”今称:文君井。
       司马琴台和文君井历经沧桑,曾经引来无数骚人墨客哦吟。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古迹》:“司马琴台在白鹤驿(即汉代都亭驿),治南半里,文君井之畔。”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州杨潮观修缮司马琴台和文君井,增建吟风阁、文君妆楼等。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
古迹》:“《琴台夜月》在州治南里仁街巷内,井北有琴台。”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州陈嵩良主持维修,疏淘古井,培植园林,将司马琴台整合到文君井中。
      《重修琴台文君井古瓮亭》碑记:
     “邛州城南相传有长卿宅,距文君井不远,时久湮(没)。予(余)牧是邦之明年,民和岁丰,乃议修复故址。而其地向属汛防处,今千总张君履和,闻予有是举,慨然以此相让。因庇(备)材鸠工,于文君井之右侧为亭,中筑琴台,凿三面为池,种以芙蕖,横石桥于其上,以通往来。由井而左,构船厅三楹,缭以曲榭……环匝栏楯。
       《晚清东街司马琴台》网络图片
      
1691316101176.jpg
       《晚清移到文君井中的司马琴台(左后)和亭(右后)》网络图片
        
1691312525995.jpg
       《现代文君井及左后写意的司马琴台》(网络图片)
        
1691312576876.jpg
       又
       在成都城西三洞桥附近有一条琴台路,还有一堆兀立地表的土丘。老百姓口口相传“那就是司马相如抚琴的琴台。”民国抗战时在土丘挖掘防空洞,发现是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如今对外开放。
       后来琴台路成为珠宝一条街,保留了一些古建样式,2002年12月30日正式开街。改造后的琴台路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
     (引自《成都市的珠宝一条街》)

       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岑参到访司马琴台的时间,在冬季的一个月夜,琴台上大树的树梢在寒风中颤抖。
       寒萧条:寒冷萧瑟,无生气。
       悲风:凄厉的风。出自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
      
       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台上的月亮作证:这座琴台是汉代的。
       清代邛州训导 陈汝楷《琴台》诗:.
       琴台何处是,荆棘尚斜横。赵国人难在,临邛今几更?
       题桥怀壮志,操缦动羁情。独有当时月,于今照旧城。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和歌辞.白头吟二首.其一》唐.李白
       考释:凡丁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将买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归故林。
       菟丝固无情,随风任颠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时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学术界普遍采纳李白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的说法。被后人誉为“诗仙”,卒于今安徽当涂县。

       相和歌辞:乐府歌辞中的一种,区别于五言、七言、律诗诗体。
       乐府歌辞分:燕射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相和歌辞”又分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等类。
       乐府:汉代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唐代称为“梨园”。最早设于汉武帝时,为制作乐谱,收集民间和文人歌词,训练音乐人才而设。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乐府歌辞,由官府名称变成诗体名称。
       传说司马相如看到卓文君的乐府歌词《白头吟》中“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之后便打消了娶妾的念头。
       李白用乐府歌辞诗体写《白头吟》二首抒发感想。第一首主要写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婚姻危机及背景,第二首内容大体与第一首同,但结局是“相如还谢文君回。”

       歌词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相如欲娶茂陵女为妾后,文君很伤心,宁愿去死也不忍心活着与相如分手。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典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书》:“锦水有鸳,汉宫有木……” (见前注)
       锦水:锦江之水流经成都,为岷江支流之一,从西南流向东北。传说蜀人织锦,若濯其中,则色鲜艳,故名。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指汉宮中的司马相如与秦地茂陵的女子关系暧昧。典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书》:“锦水有鸳,汉宫有木……”(见前注)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李白理解文君当时的心情—宁愿死一万次,也不忍心活着与相如分手,而这是一个  社会问题。
       绮翼:鸳鸯美丽的翅膀。
       分张:分离、离散。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将买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此段写卓文君写《白头吟》的时代背景,也是封建社会从上到下的普遍现象。
       阿娇黄金买赋:见南朝梁.萧统编纂的《昭明文选》中。
       其〈序〉曰:“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当时,汉武帝将曾经“金屋藏娇”的陈皇后禁闭于长门宫后,另立卫青之姐—卫子夫为皇后。
       陈皇后:小名阿娇。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堂邑夷侯陈午 与 大长公主刘嫖之女。汉景帝年间嫁与太子刘彻为太子妃,建元元年(前140)立为皇后。
       元光五年(前130年),以“惑于巫祝”罪名废黜退居长门宫,于元鼎至元封三年间(前116-前107)去世。因其起伏一生,为后世留下“金屋藏娇”、“长门买赋”等典故而在历代文学作品中传播。
       比如
       宋.王铚《白头吟一首》诗句:“请把阿娇作近喻,到底君王不重顾。”
       宋.辛弃疾《摸鱼儿》词句:“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明.汤显祖《相如》诗句:“知音偶一时,千载为欣欣。上有汉武帝,下有卓文君。”

       菟丝固无情,随风任颠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比喻司马相如和茂陵女,像菟丝、松萝一样见异思迁,互相缠绕,就像司马相如当年弹《凤求凰》热烈追求文君一般。
       菟丝:寄生藤草植物,茎攀附缠绕生长。杜甫《新婚别》诗句。“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蓬麻: 蓬与麻。比喻微贱。
       女萝枝:松萝和附着的树干。
       松萝:一名女萝。由菌丝组成,呈丝状缠绕成团,不易折断,喜生长于深山老林树干上或岩石上,是金丝猴喜食食物。全株可入药,有消炎、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
       《松萝》网络图片
      
1691447579329.jpg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此段比喻露水夫妻不会长久。意为任他和她两根草缠绕吧。也别去卷他们的龙须席,因为天凉了,龙须席用不住了!
       龙须席:用龙须草编成的凉席。
       龙须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狭线形,初夏开花。茎叶可以做蓑衣、绳索、草鞋等,亦可织席、造纸。有的地方叫蓑草或蓑衣草,邛崃地方叫席草。
      《初学记卷二五引晋东宫旧事》:“太子有独坐龙須席、赤皮席、花席、经席。”
       唐.韩偓《已凉》诗:“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从他:任由它。
       网丝:网以丝或植物等纤维为原料编织而成。此处的网,指龙须草织的席。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自我安慰,或许出现好梦的结果。
       琥珀枕:用琥珀碎粒制作的枕头。琥珀有淡淡的松香味,入中药,能定惊、安神、安眠。史料记载汉宮赵飞燕为增加体香,促进睡眠,美容养颜,用的是整块琥珀精雕细磨而成。
       《用琥珀碎粒制作的枕头》
      
1691447995405.jpg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时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别存幻想,我还是准备一死了之!
       从李白角度是赞颂文君对爱情忠贞的态度极其少有。
       覆水:成语“覆水难收”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宋代《野客丛书》收载逸史梗概:姜子牙七十三岁辅佐文王拜相之前,其妻马氏离他而去。后来,马氏欲与姜子牙复婚,姜子牙将一盆水倒在地上说,你把泼在地上的水收回就复婚,马氏羞愧自杀。
       弃妾:被弃之妾。
       妾:多义之一—古代妇女自谦词。
       只今惟见:极言其少。
       青陵台:在河南商丘。周赧王二十五年(前290),宋康王夺得门下舍人韓凭之妻何氏之后,为其建离宫,又判处韩凭修筑青陵台,韩凭自杀。何氏作《乌鹊歌》和《青陵台歌》后跳台而亡,后世用作爱情忠贞的典范。
       唐.李冗《独异志.搜神记》:“宋康王以韩朋妻美而夺之,使筑青陵台,然后杀之。其妻请临丧,遂投身而死。王令分埋台左右。期年(一年)各生一梓树,及大树枝相交,有二鸟哀鸣其上,因号之曰:相思树。”
      《乌鹊歌》:“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民,不乐宋王。”
      《青陵台歌》:“长相思,终难忘,声声呼唤在睢阳。青陵台下埋恩爱,相思树上话凄凉。棒打鸳鸯滔天罪,千秋万代骂昏王。”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和歌辞.白头吟二首.其二》唐.李白
       考释:凡丁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
       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
       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
       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
       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
       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
       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
       鹔鹴裘在锦屏上,自君一挂无由披。
       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
       覆水却收不满杯,相如还谢文君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有青陵台。

       李白:见前注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见《相和歌辞.白头吟二首.其一》同注)
       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召入长安后,成为武帝身边的侍从官,从平民步入显贵的行列,出行时驾驶四匹马拉的红色车辆。
       赤车:古代显贵者所乘红色的车。
       驷马:拉一辆车之四匹马;也指地位显赫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
       大人作:指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
       万乘:指汉武帝。周代礼制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帝王为万乘之尊。
       凌云翔:直上云霄的感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说:同悦,即高兴。
       大人之颂:指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因汉武帝说,读《大人赋》之后“飘飘有凌云之气”, 后代文人遂称《大人赋》为“凌云赋”,其实游人并不买账。
       北宋.田况《琴台》诗:
       西汉文章世所知,相如闳丽冠当时。
       游人不赏凌云赋,只说琴台是故基。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评价司马相如:“然其专长,终在辞赋,制作虽甚迟缓,而不师故辙,自摅(自我宽解)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

       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相如入宮为郎后俸禄丰厚,后又拜为孝文园令,年俸粮食六百石,加上为陈皇后写《长门赋》又得到一百斤黄金的润笔(文章的报酬),因此想娶纳一个偏房。
       阿娇千金买赋:见前注。
       聘私室:偏房,纳妾。现代语包养情妇。

       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司马相如想要纳的妾,是茂陵那地方的美女,文君为此写《白头吟》与司马相如诀别。(见前注)
       茂陵姝(音书)子:住在茂陵那地方的美女。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刚接位时即开始修建的陵寝,从建元二年(前139)至后元二年(前087)历53年时间方才完工。(详见前注)

       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形容卓文君萎靡不振,拖着紫色衣服的下摆,头发凌乱,长吁短叹、泪流满面地写《白头吟》。
       紫罗襟:紫色丝绸做的上衣前幅。
       紫色:是高贵的颜色。我国古代高级官员及配偶方才有资格穿着朱紫色的服装。
       绿云鬓(音并):形容妇女浓黑而柔美的鬓发如云。
       云鬓:泛指头发。
       唐.牛峤《菩萨蛮》词: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敛翠春烟薄。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
       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啼粉污罗衣,问郎何日归?
       其中
       绿云鬓上飞金雀:黄金做的鸟型金钗在头上颤动如飞。

       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孟姜女哭倒长城,把泥土都感动了。
       杞梁妻:指孟姜女。
       谁道土无心:指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将孟姜女的传说追溯到《左传》的一个故事。
       西汉.刘向《列女传》引《左传》中“杞梁妻”的故事说:杞梁妻在丈夫修长城死后没有子嗣,也没有亲属,于是“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过路人无不感动,恸哭了十天后“城为之崩。”杞梁妻在后世的传说中,成为有名有姓的孟姜女。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家园不复存再,卓文君的悲哀如落花流水。
       落花辞枝:比喻失去家园。
       故林:从前栖息的树林。比喻故乡或家园。
       唐.杜甫《得舍弟消息》诗: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卓文君打算自强自立,连贴身之物不带走净身出户,为的是“赠君表相思”,给司马相如留下念想。
       玉燕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用玉石做的燕子形状首饰。
       罗袖:女人寬大的袖子。也指华贵衣物的饰品。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龙须席和琥珀枕也留下来吧,或许司马相如会有梦来又梦醒的时候。

       鹔鹴裘在锦屏上,自君一挂无由披:文君对相如的关怀无微不至,嘱咐天冷了要记得添衣服御寒。
       鹔鹴裘:司马相如所穿的裘衣。由鷫鸘鸟的皮制成,一说用鷫鸘飞鼠之皮制成。

       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传说秦楼镜能照出人物内心的好坏,文君特意留给相如使用。
秦楼镜:唐.姚崇 《执镜诫》:“秦楼明镜,鉴有余暉。色自凝晓,光能洞微。饰以鞶组,匣以珠璣。”
       照井:即照面井。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县乐平里香炉坪对面三星岩半山腰。相传为屈原幼年照影梳洗之处,井水粼粼如镜,井台石碑文:“预白遐迩人等,此系屈公遗井,特遵神教重新整顿,以后切勿荒废。倘有故违,定遭天谴。此株青树永世勿得砍伐。三闾合坛弟子同修,皇清咸丰十年七月十二日立。”
       据传,屈原在朝廷任左徒时,姐姐女媭和乡亲们什么时候想屈原了,只要往照面井里一瞧,就能看见京城里的屈原。
       还说不管什么人往井边一站,好人和坏人都分得清清楚楚!所以乐平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照面井寒奸佞胆。”
       《照面井》网络图片
      
1691543215710.jpg             
       (来源:秭归县文化館)
      
       覆水却收不满杯,相如还谢文君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有青陵台:李白以他的视角和丰富的学识,客观公正地解读《白头吟》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原因,揭示出人物心理细腻变化的过程,最后“覆水却收,相如还谢文君回”,为这段千古爱情画出圆满句号并得以流传至今。
      
相如还谢文君回指司马相如读《白头吟》后深受感动,打消了纳妾念头,夫妻生活重回正轨。
      李白不仅还原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这段婚姻危机的化解过程,还借“青陵台”典故,竭力歌颂卓文君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和人生观,从而引导后代人乃至现代人正确认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并成为一种主流思想。




 楼主| 发表于 2023-8-1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群公秋登琴台》唐.高适
       考释:凡丁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似昨朝。
       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
       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万象归白帝,百川横赤宵。
       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飚?燕雀满檐楹,鸿鹄博扶摇。
       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兀然还后醉,尚握罇中瓢。

       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仲武,唐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世称高常侍。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此诗作于安史之乱(755-763)刚过。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似昨朝:空旷高远的琴台,一千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
       琴台:详见唐.岑参《司马相如琴台》考释
       寂寥:寂静冷清;空旷高远。
       静然:安详,闲雅。
       遗尘: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残留的灰尘。


       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高适和各地的文人相互通知,邀约在农历六月下旬的一天,到临邛司马琴台汇聚登高赏景,好比晋代王羲之兰亭相约,不曾想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流传影响这么宽广,来者竟然众多。
       参考《兰亭相约图》网络图片
      
1691715105285.jpg
       临眺:在高处远望。一种登高赏景的方式,说明唐代时司马琴台十分高大。由此而产生临邛八景之一的《琴台夜月》景观。(参见“临邛八景部分”考释)
       司马琴台:在今邛崃市东街粮食局一带,西傍秦汉至宋代的驿站—都亭驿(在现南街口东),与文君井隔了一条里仁街,又与唐之水亭(今称:瓮亭公园)同属西汉时的“卓王孙宅”。总属“司马琴台景区”。
       清《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一》:“《史记》:卓氏之先,赵人。秦破赵,迁卓氏。夫妻推辇而出,曰,吾闻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即山铸钱。即此山也。汉文帝常以此山赐邓通。今州南五里有卓王孙宅,基方十里,耕者往往得古钱。”
       引古人诗句为证
       唐.释无可《送李少府之临邛》:“旧井王孙宅,过寻独有期。”
       唐.李商隐《寄蜀客》:“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
       唐.杜甫《琴台》:“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唐.唐求《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诗: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蜀关蝉已噪,秦树叶应秋。
       道路连天逺,笙歌到晓愁。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其中
       水亭:明代起改称:瓮亭。因明代人在疏浚水池时,发掘出“卓氏钱瓮”两个。
       寒塘:明代称为文脉堰的上池。中池在文脉巷内,今无;下池即文庙前的:月儿塘。今无。
       五代.僧齐己《送人入蜀》:“文君酒肆逢初雪,满贯新沽洗旅颜。”
       宋.陆游《文君井》:“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明代的白鹤驿馆,包括司马琴台和文君井。明末,张献忠之乱后,司马琴台和文君井荒芜于蔓草青苔之中。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古迹》:“司马琴台在白鹤驿,治南半里,文君井之畔。”
       清.康熙郑燮诇《邛署偶成》:“临邛自古称繁庶,乱后荒残亦可嗟,司马琴台藏蔓草,文君酒井覆苔花。”
       清.乾隆三十三(1768)年,知州杨潮观修缮司马琴台和文君井,增建:吟风阁、文君妆楼。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古迹》:“《琴台夜月》在州治南里仁街巷内,井北有琴台。”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州陈嵩良主持维修,疏淘古井,培植园林,将东街司马琴台整合到文君井中。
       民国初,司马长卿宅的琴台,改建为民居,今文君巷内民宅中尚孑遗古槐一株。
       民国中,宁缃撰写《文君井》楹联:井上风疏竹有韵;台前月古琴无弦。
       同期,梁正麟撰写楹联:草色怨王孙,犊鼻褌前一樽酒;琴心感之子,龙门传里两才人。
       1957年国庆节,郭沫若《题文君井》词:“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会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
       跋词:“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实系千秋佳话,故井犹存,令人向往。”
       自兹始:从此刻开始。
       群贤:众多德才兼备的人。
       孰知:哪曾想、未曾料到、不曾想到。

       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 四季轮回,尚是夏季三伏之时,便听秋蝉之鸣。
       四时:指春夏秋冬。
       倏(音书)忽:意转眼间。
       秋蜩(音条):即秋蝉。《说文》:“蜩,蝉也。”
       蝉:幼虫在地下一般生活二、三年,长的五、六年,最长十七年。每年农历六月末,成熟幼虫爬到地面脱去外壳,羽化为双翼的成虫,随后雄性开始鸣叫。

       万象归白帝:临邛地方所有历史都与白帝有关。
       万象:即所有。
       白帝:共有三层含义。
       一指秋天。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白帝少昊,被封为“秋神”,主管西方。
少昊:为黄帝之长子—玄嚣,生母名叫:女节(非正妃)。少昊因修太昊历法,故称为:少昊。
       有学者认为,黄帝出自泰山部落集团—即后来所说的东夷人。在向西部的发展扩张中,与炎帝等部落相互融合,主宰了中原地区,形成华夏民族主体。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黄帝)共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长子)曰玄嚣(女节所生),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次子)曰昌意(正妃嫘祖所生),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史记索引》:“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降居江水,即所封国也。”
       个人理解
       玄嚣降居的江水,应是后来称的䢺江或邛江(今称南河)的江边,所封的国即:古蜀国。考古发现,今大邑高山镇古城埂的古蜀国都城遗址距今4600年。
       末代的蜀国名叫:邛都国。邛都国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迁到今西昌降为:邛都县。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沿革》34p:“邛为古蜀国。”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
     《帝王世纪》:“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少昊娶东夷的凤鸿氏之女为妻,后成为东夷部落首领。东夷部落的先祖太昊和少昊、帝舜、后羿、伯益等,都以鸟为图腾。
       《华夏文化图腾—凤》网络图片
        
1691717267819.jpg
       少昊因修太昊历法,故称少昊。曾设工正、农正,发展生产。还“正度量”、重观天象后修改太昊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并且养育黄帝的孙子—正妃嫘祖所生的昌意之子:颛顼。
       其中天文历法中的四时五方与五行五色对应关系如下图(网络图片)
       标示:上南、下北, 左东、右西。
        
1691715347068.jpg
       说明
       春天五行属木,万物生长的季节,木的颜色为青绿色;
       夏天五行属火,骄阳艳照,颜色为赤色、红色;
       秋天五行属金,太阳降落的方向,金的颜色为白色;
       冬天五行属水,寒气袭来的意思,水的颜色为黑色、蓝色;
       土居中央,地位尊重。土的颜色为黄色。
       又
       司马迁《史记》并《山海经》又载,中央黄帝轩辕氏称为天帝,掌管八方;东方青帝伏羲为春神;南方赤帝(又称炎帝、火帝)神农氏为夏神;西方白帝少昊为秋神;北方黑帝颛顼为冬神。合称上古五帝。

       二指西汉公孙述城,在今渒酒厂以北,省汽车六十四队以南。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公孙述亦于公元25年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崇尚白色,自称“白帝”,并于临邛县新筑“公孙述城”即位。国号:成家。年号:龙兴。
     《大明一统志》:“公孙述城在临邛县,即古邛州。西汉末,公孙述为导江卒正,驻临邛,即此城也。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人,初以父官荫为郎,补任清水县长。公孙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公孙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建武元年(25)公孙述称帝于蜀。国号:成家。年号:龙兴。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35)年派兵征讨,被公孙述所拒。次年大司马吴汉举兵来伐,尽诛公孙氏,计公孙述割据益州称帝共十二年。”

       三指高适登上司马琴台之后,联想到少昊善抚琴。
       传说少昊能用琴声引来百鸟,能使百花盛开,能让海水跟着旋律翩翩起舞。少昊还将琴艺传与侄子颛顼,当颛顼继黄帝位后“弃其琴瑟”。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养育)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百川横赤宵:借喻临邛城刚经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不久。
       赤宵:借指兵戈。赤宵,古代十大名剑之一,剑身篆字:赤霄。为汉高祖刘帮所得,刘邦凭此剑斩白蛇开创大汉基业。

       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飚?燕雀满檐楹,鸿鹄博扶摇:高适等人齐聚司马琴台是农历六月尾伏,此时天气还热,但已有大雁和天鹅开始南迁,在今西河畔构成《䢺水寒雁》景观(见“临邛八景部分”考释)。而居民的屋檐下,则挂满了色泽艳丽的笼养鸟。
       夏伏:夏季的三伏天。2023年入伏是7月11日。
       凉飚(音标):大风。
       燕雀:又叫虎皮燕雀、虎皮雀、花鸡、花雀,颜色鲜明,常作为笼鸟。分布于中国等地,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
       《燕雀》网络图片
      
1691715518116.jpg
       鸿鹄(音胡)博扶摇:鸿,指大雁,鹄,是天鹅。皆为季节性迁徙的大型水鸟
       扶摇:盘旋而上。

       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兀然还后醉,尚握罇中瓢:晚年尚在仕途中的高适,登高司马琴台后,通过对临邛自然环境、季节变换、物象乃至市民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在醉后的状态下悟出“物性”的概念,并表达向往渔樵生活的想法。
       物性:现代科学释义为 “物的面貌与性质”。指出大千万物与自然环境在自然规律下存在和发展。而人类的活动,既要体现个人根本感受和需要,又要与自然融洽,相互依存。
       渔樵:渔人和樵夫,隐居。
       兀然:忽然。
       罇:酒器。

       结语
       高适此诗不仅抒发对世事变迁的感叹,重要的是通过登高司马琴台,经过仔细观察并思考后,在唐代便提出“物性”这一抽象概念。
       物性:一个具有深博哲理与科学的词汇。
       抽象: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引自《科普中国 科学百科》)


 楼主| 发表于 2023-8-12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邛怨》唐.李馀
       考释:凡丁
       藕花衫子柳花裙,多著沉香慢火熏。
       惆怅妆成君不见,空教绿绮伴文君。

       李馀:(?-?)成都人。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进士,曾为湖南观察从事。擅长乐府诗,所作甚为元稹所称,但均不存,《全唐诗》存诗二首,此为其一。

       藕花衫子柳花裙,多著沉香慢火熏:卓文君身穿粉红颜色上衣和鹅黄色裙子,点燃博山炉中的沉香后,室内散发出一阵又一阵幽香。
       《藕花》网络图片
        
1691798316236.jpg
       柳花:柳树开的花,呈鹅黄色。
       《柳花》网络图片
      
1691724844550.jpg
       此联诗句撷取自唐.元稹《白衣裳二首》其二诗中:
       其一
       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
       其二
       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其中
       衫子:古代妇女所穿袖子宽大的上衣。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衫子》:“自黄帝无衣裳,而女人有尊一之义,故衣裳相连。始皇元年(前246),詔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于侍奉。”
       宋.高承《事物纪原.衣裘带服.衫子》:“《实録》曰:‘女子之衣与裳连,如披衫,短长与裙相似,秦始皇方令短,作衫子,长袖犹至于膝。’宜衫裙之分,自秦始也。”
       裙:围于下体的服装。古谓上衣下裳,古代的汉族男女同用。
       《裙》网络图片
        
1691798684559.jpg
       沈香:香木名。亦作沉香;又名伽南香。产于亚热带,木质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著名的熏香料。
       唐.李白《杨叛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慢火:文火,微火。
       博山炉:汉、晋时期民间常用的焚香器具,材质分青铜和陶瓷。炉体像青铜器中的豆,盖高而尖,呈山形,镂空雕有云气、人物及鸟兽纹。轻烟飘出,缭绕炉体,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青铜描金博山炉》网络图片
        
1691798807462.jpg
       《陶瓷博山炉》网络图片
        
1691749908867.jpg
       周昉:唐代著名人物画家。

       惆怅妆成君不见,空教绿绮伴文君:卓文君身着雅致的服装焚香独抚绿绮琴,因为无人欣赏而感到失望。而此刻的司马相如,或许还在汉武帝身边陪伺,或者正在回家的途中。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绿绮:古琴名。通体玄色。碧、绿、青、蓝、黑、苍,统称为玄色。先秦时期人崇尚的玄色为青色或者蓝绿色;汉代人崇尚的玄色为黑色或黑中带微红。参见五行中水的颜色。(见前图)
       相传
       司马相如游历河南睢阳的梁王府时,作《如玉赋》赠送梁王刘武,梁王将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相如。琴身有“桐梓合精”铭文,意为选上好桐木和梓树木精心制作而成。后来“绿绮”成为古琴的别称。相如到临邛时,即以绿绮琴抚《凤求凰》曲打动文君。
       梓树:落叶乔木,材质轻软耐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