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杖次韵》宋.洪咨夔
考释:凡丁
槎使携归饷老人,高棱疏节屈中伸。
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
方洗头盆还喜健,伴行脚笠未嫌贫。
一般仙骨清如鹤,倚看沧溟解起尘。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南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饶州教授,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 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著有《春秋说》、《西汉诏令揽钞》等,存诗九百余首。
诗题
邛杖次韵:一位文友送给诗人一根邛竹杖,还写诗说明其产地和过程,诗人步韵和诗,表达对这根来自万里之遥的邛竹杖之珍爱程度。
次韵:即和诗,也叫步韵。为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邛杖次韵》中的“邛杖”:即采用邛来山(今写作邛崃山)中生长的特异竹类制作的手杖。又写作筇竹杖 或 筇杖。
《山海经》:“邛来山出邛竹杖。”
《蜀记》:“汉张骞奉使溯河源,得高节竹,植于邛山,堪为杖。”
由于先秦至汉代的古临邛地域宽广,所以,南宋《邛州志.图经序》云:“山曰邛来,浸曰邛水,渊曰邛池,毛曰邛竹,东接大城。”
其中的“邛池”即今西昌,“大城”指成都。这一大片地方的“毛曰邛竹”,因系“张骞奉使溯河源”时,从今大邑县甘泉寺一带移植,后来在各地引种繁育过程中,由于生长环境中的土壤成分、光照、雨水、气候等条件各不相同,导致“邛竹”原种发生变异,从而衍生出一些新的品种如罗汉竹、高节竹等,皆泛称为:筇竹。
所以,在古人诗词中,有的写成“邛竹”和“邛竹杖”,有的则写成“筇竹”和“筇竹杖”,皆无可厚非。不过写“邛竹”和“邛竹杖”者,似乎特别强调此“邛竹杖”为正宗产地的“邛竹”制品。比如本土的黑猪肉,价格明显高于引种的白猪肉一样!
释者认为
1、如果作为植物学命名,用“筇竹”带普遍性。所以,释者在考释时,常下意识写成:筇竹。使“邛竹”不致那么狭隘,反正都同源,像古人所说龙生九子,个个不同。
2、并非所有“筇竹”或“邛竹”都可以当成珍品,而是其中自然天成,其盘曲、纠结的形状,不需要工匠刻意进行加工即可成为艺术品者;但是,如果作为手杖助行,除了艺术性外,最好考虑其是否细劲、轻便!
(参见上篇《苏轼持筇竹杖像》)
诗
槎使携归饷老人,高棱疏节屈中伸:洪咨夔说,一位友人出使西蜀时穿越千山万水,从邛州南河乘船,经南河、岷江、川江入长江,再转运河回到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后,馈赠与他一根“地道的”邛竹杖。其根部弯曲,枝干劲直,竹节稀而凸起。
槎使:本指张骞乘木筏,奉命追溯长江源头。借指乘客坐船或木筏。
槎(音查):用竹木绑成的筏子。为过去运输木材的方法,亦可以载人搭货。
木筏是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由多个原木捆绑在一起制成;最早的竹筏是由多根竹竿捆扎而成的竹排,沿着江河顺流而下,也可以用桨、橹、篙来推进。
明.区大相《于曲江逢高正甫奉使南还》:“相逢一杯酒,与子暂绸缪。以我北来信,付君南下舟。乡心沧海上,客泪曲江头。为问乘槎使,何时到广州。”
诗中的曲江,在陕西西安东南,明代人高正甫从西安出使广州必经水道。
饷老人:馈赠与年老的人,诗人自称老人。
饷,多义之— 馈赠、酬报。
高棱疏节屈中伸:形容邛竹根部弯曲,竹节稀而凸起。
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 这根“邛竹”得天地之灵气,形状似蛟龙变化而成。
拨开:向一边或两边推开。
陵气:山陵之气。
摄取:吸收,吸取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有龙族血脉的一个物种。
《说文》:“蛟似蛇四足,龙属。”
方洗头盆还喜健,伴行脚笠未嫌贫。一般仙骨清如鹤,倚看沧溟解起尘: 我刚盥洗过,不准备外出,等我选个好日子,出行时穿芒鞋、戴斗笠,再手持一根蛟龙形的竹杖,尽显仙风道骨之气。
方洗头盆还喜健:我才盥洗过,精神渙发。
头盆:今称洗脸盆。
宋.李处权《题钱德载双清堂》诗句:“服食方依炼丹井,跻攀莫近洗头盆。”
跻攀:即攀登。
伴行脚笠:出行时脚穿芒鞋,头戴箬笠,手持竹杖。
一般仙骨清如鹤:仙风道骨之气。
倚看沧溟解起尘:选择一个好天气出行,最好不要在有沙尘暴的季节。
沧溟:苍天和大海。
解起尘:出门前根据季节观察天色。古谚:“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