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明.仲名世
考释:凡丁
曲径通幽境,云山拥太清。松颠巢野鹤,竹底度流莺。
禅寂无尘染,心明道自生。顿令出世想,何必羡簪缨。
仲名世:见前注。
诗题
云居寺: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289p:“云居寺旧名广福寺,始于元时,明.洪武乙丑(1385)僧永常重修,因白云闲闲岛屿之间,遂改今名。”
但是
根据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邛州学正李华舟《云居寺》诗:“碣有文翁迹,停杯细细看。”分析:云居寺始建年代应不晚于文党(即文翁)任蜀郡太守之时,即汉景帝(前156~前143)时期就己经有了。譬如,清.嘉庆《直隶邛州志》288p便说:“幽居寺,在鹤林寺左,建于汉,盛于唐宋。”
李华舟《云居寺》全诗:“森林藏古寺,回壁插青峦。呼月亭虽圮,披襟兴未阑。人行翠竹里,鹤息古松端。碣有文翁迹,停杯细细看。”
(详见清.李华舟《云居寺》诗考释)
至于清.嘉庆《直隶邛州志》说:“明.洪武乙丑(1385)僧永常重修,因白云闲闲岛屿之间,遂改今名。”
是因为云居寺下即民国《邛崃县志.堰塘碾磨考》96p所载“大南河第一堰—拦江堰”就在山脚下!
按
拦江堰始建于先秦时期,由李冰亲自规划,其形制与都江堰毫无二致。即在大南河拐弯处新开一河称为:小南河。相当于都江堰的内江和外江。小南河与大南河上开出的若干支渠,共同灌溉宝林、前进、固驿、高埂、牟礼、回龙等十数万亩田畴。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堰塘碾磨考》93p:“昔李冰壅江作堋(音朋,即堤坝),开二渠以沃野。蜀人堰水灌田,即由此兴。按,堰即古人之坊沟,即古之水庸。孔颖达疏:‘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
同志87P:“南河从流溯源,其水路皆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所通正开导。冰又识其水脉,盐泉伏利,皆冰所发。”又曰“邛笮导沫泄蒙,始于秦蜀守李冰。凡地志所称天台、相台、马崖、孤石、七盘、罗绳(今称镇西山)诸山,皆是蒙山脉络。又旧志所称古城、铜官、五面、文笔、岢幕、噫棘、渠亭诸山,皆是蔡山脉络。”
同志88P:“查旧志天台山两山夹岸如门,一水中流,崖开小径,甚险。然则夹门关者,非限峦隔夷之关,乃李冰导沫泄蒙之口也。”
【大意】
李冰曾经疏导发源于蒙山脉络的白木江 和 蔡山脉络的火井江。两江合流后古称:邛水。今称:南河。南河上有李冰开凿的:拦江堰。
摘录
邛崃市文物局蔡友仁考证文
“拦江堰在前人文献和民间口语中亦有记载,前人文献则见于宋人晁公遡《嵩山集》卷三十八〈程邛州(敦书)墓志铭〉曰:‘邛州拦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岁饷汉中诸军百万缗,实八十万。前为守者,尝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民力竭不能输,公(程敦书)上其状且失劾,未报,则戚以悲,既闻有议复除,则喜过于其民之得复除也。其后卒除十万缗,而公以乾道三年(1168)正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程敦书:字通守(1100~1167),眉山人,宋孝宗乾道间守邛州。文中称‘邛州拦江堰,久废。’从‘久废’二字,则可知拦江堰并非宋代所建,年代久远,建于汉唐。”
—引自2015年6期《邛崃经纬》文〈回澜塔与拦江堰名称的由来〉
若问
李冰为何要疏导古临邛白木江、火井江和南河直至宜宾大滩礁岩,同时修建大南河第一堰—拦江堰呢?
答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意欲伐楚,司马错力主蜀有杰、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兵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诗
曲径通幽境,云山拥太清。松颠巢野鹤,竹底度流莺。禅寂无尘染,心明道自生。顿令出世想,何必羡簪缨: 仲名世说,云居寺曲径通幽,像飘渺在太空之中,他在云居寺的呼月亭中,眼见松枝鹤鸣起舞,耳听竹林黄莺唱歌,再望见山下的大南河第一堰—拦江堰上面“白云闲闲岛屿之间”,顿然感觉飘飘欲仙而不想做官了。
按
古邛崃地理气候与人口分布与现今大不相同,故古人能够在云居寺望见南河河面上“白云闲闲岛屿之间”的现象。
以明代初期人口为例:明洪武十四年(1381),全国人口为5987万;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人口为6659万。而今全国人口超14亿,故上述现象不复存在,并非古迹记载有误。
太清:指天空、天道。见《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禅寂:佛教语。出自《维摩诘经.方便品》。1、佛教以寂灭为宗旨,故谓思虑寂静为禅寂。 2、谓身心清静、寂静,不慕少华。
少华:指美好的时光。
道:多义之通达、顺畅、道理。
《说文》:“所行道也。”《尔雅.释宫》:“一达 谓之道路。”《董仲舒传》:“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广韵》:“理也。众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借指高官显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