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州崔录事》清.马维翰
考释:凡丁
序
邛州崔牧 民间传:慈惠适权篆果州,未值,因所见书邮壁,不必寄崔。
诗
救灾驰急递,问俗过临邛。樵牧东西出,泉刀市井重。
时清休疟疠,城迥接芙蓉。略徇浮江笮,疏篱种海棕。
竹竿千个直,石碓四邻舂。丙穴鱼名鳜,丁男铁在镕。
蹲鸱天委积,抱犊雪弥缝。
马维翰:见前考释。
诗题
邛州崔录事:马维翰依据邛崃民间传说—杜甫安史之乱中携家入川后,急忙向邛州知州崔贵成求助未果,因而以《邛州崔录事》为题,记述他所听说的当时情况,有极高的可信度和史学价值。
崔录事:崔贵成 字 慈惠。与杜甫同年代,时任邛州太守,官称:崔录事。
字:另取的别名。在古代,君父之前称名,对他人则称字。
录事:古代官职名称,隋初,录事被视为郡官,相当于汉代州郡主簿。唐初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唐玄宗时,复州为郡,称刺史为太守。唐肃宗时再复唐初旧制,郡官称为录事。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职官.刺使》465p:“崔贵成,灵昌(今河南滑县)人,崔光远族子。”
序
民间传,慈惠适权篆果州,未值,因所见书邮壁,不必寄崔:马维翰听邛崃民间传说,唐肃宗乾元二年(759),邛州知州崔贵成兼署理果州时,在安史之乱中逃难至临邛的杜甫求见崔贵成不得,为了节省邮资,于是在邛州驿站的邮壁上题诗,末尾说等崔太守回邛州时看到就好了。
书邮壁:即题壁诗。
邮壁:设在驿站墙壁上的留言牌。
题壁诗: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场合,为了招引人流,扩大知名度,特设一面粉墙,专供文人墨客题咏或者留言,成为传播文人作品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
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一》:“欧阳文忠尝言曰:‘观人题壁,而可知其文章。’”
清康熙和嘉庆《邛州志.艺文志》中收载不少题壁诗,除杜甫《寄邛州崔录事》以外,还有宋.陆游《书大邑寓舍壁二首》;明.杨伸《题西禅寺联》;清.吴江《净居寺题壁》和《松安桥题壁诗八首》等。另有不少匿名题壁诗,方志收载时归为“前人”或者佚名,其中不乏具有历史信息的诗。
附录
杜甫《寄邛州崔录事》诗:
邛州崔录事,闻在果园坊。久待无消息,终朝有底忙。
应愁江树远,怯见野亭荒。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
〔附言〕慈惠适权篆果州,未值,因所见书邮壁,不必寄崔。
杜甫此诗大意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避安史之乱到临邛,急忙向邛州知州崔贵成求助。由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初,崔贵成又兼署理果州(今南充市)刺使,故未能见到崔录事,只能遥想崔录事忙于应酬公务的情景。
马维翰的诗
救灾驰急递,问俗过临邛。樵牧东西出,泉刀市井重: 马维翰听说,安史之乱中举家逃难到临邛的杜甫,急忙打听邛州知州崔贵成在哪里,想向他求助,不巧的是崔贵成身兼两职,人到果州(今南充市)去了,而邛州又很大,计有三个城区,杜甫当时举目无亲。
救灾驰急递:杜甫是安史之乱产生的难民,有理由向所到地方政府报告并申请救助。
问俗过临邛:《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太史采风,行人问俗,所以求通民隐、达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樵牧:樵夫与牧童。谐音乔牧。借指兼任邛州和果州州牧的崔贵成。又,清代称知州为:州牧。如清道光《川南第一桥碑》落款即:州牧宣瑛题。
泉刀:泛指经济。
市井重:邛州城包括州治所在地—公孙城;军事城堡—张若城;工商业经济区—基方十里的卓王孙宅之古邛县。
时清休疟疠,城迥接芙蓉。略徇浮江笮,疏篱种海棕: 马维翰听说,杜甫到邛之时邛州无战事,也没有瘟疫流行。于是选择在州城—公孙述城外安家,还听说唐代时的西河上就有笮桥(即绳桥),又听说杜甫用竹木将新居围上篱笆,并种上棕树。
时清:时局安定。
休疟疠:没有瘟疫发生。
城迥:邛州城很宽,包括张若城、公孙城以及基方十里的工商业区。(见前考释)
迥:辽阔、遥远。
芙蓉:指白鹤桥之北的芙蓉池,也即“魏了翁读易亭”处。(见前考释)
略徇浮江笮,疏篱种海棕:杜甫将家安顿在西河岸边,此处的西河上有竹索桥,新居用竹木围起篱栅,还种了棕树。
略徇:典故。借指邛州西河。典出《新唐书.太宗本纪》:“太宗率兵略徇西河,将至霍邑,会天久雨,粗且尽,高祖谋欲还兵太原。”
浮江笮:西河上有竹篾拧成的索桥。又称绳桥。
马维翰《渡䢺水历邛南诸山》诗:“萧萧萍末风,磊磊江间石。绳桥架何危,簸荡长流碧。” (详见该诗考释)
疏篱:用竹木围起的篱笆。
宋.陆游《疏篱》诗:数掩围柴荆,王维画不成。尤怜月中影,特地起诗情。
海棕:椰树的一种。指临邛地区常见的经济作物—棕树。
杜甫《海棕行》诗句:“左绵公馆清江碧,海棕一株高入云。”
竹竿千个直,石碓四邻舂。丙穴鱼名鳜,丁男铁在镕。蹲鸱天委积,抱犊雪弥缝: 马维翰听说,杜甫新居有一丛竹林,一个石碓窩,邻居都上他家舂米,西河还出产名贵的鳜鱼。总之,杜甫对新家环境很滿意,认为生长“嘉鱼良木”的地方有利于后代成长,不需要“孟母三迁”了。更安逸的是,临邛地方到处都生长能充饥的芋头,在此隐居或者大雪弥漫的冬季不会挨饿。
〔释者〕
要不是上元二年(761),杜甫的世交—严武出任剑南节度使时将杜甫收入幕府,并上奏朝廷,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从而到成都浣花溪起建草堂的话,杜甫一家子也许就定居在临邛西河边的“喻坎”了!
严武:(726-765)上元二年(761),出任剑南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入为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离开成都。之后再次出任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九月,破吐蕃七万余众,拓地数百里。广德三年(765)卒。
按
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即举家到临邛,而严武在上元二年(761)方才出任剑南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又入为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而离开成都。之后再次出任剑南节度使,到广德三年(765)便去世了。
所以
杜甫在临邛生活二至三年,期间计写出有关临邛题材的诗十一首,包括《绝句》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另有《同元使君舂陵行》诗记述“漂泊公孙城”的困窘生活: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作诗呻吟内,墨澹字欹倾。
(详见前考)
竹竿千个直:竹叶形像“个”字,竹竿则根根挺立。扬州《寿芝园》多竹,复建时更名为:《个园》。
丙穴:鱼名,泛指名贵的鱼。晋.左思《蜀都赋》:“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
鳜:邛崃人称鳜魚为“巨婆鱼”。
丁男铁在镕:好男儿是锻炼出来的。
镕:冶铸。董仲舒《贤良策》:“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金之在鎔,惟冶者所为。”
蹲鸱(音登蚩):即芋头。
司马迁《史记》:“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之蜀,夫妻推辇行。诸迁虏少有余财,急与吏,求近处,处葭萌。惟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作布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算,贾滇、蜀民,富至童八百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委积:充塞;充满。
抱犊:比喻隐居。出处:唐王维《送友人归山歌》之一:“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犢。”《元和郡县志》:“抱犢山 在沂州承县北六十里,壁立千仞……昔有遁隱者,抱一犢于其上垦种,故以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