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湖营》清.兰之清
考释:凡丁
何年兵驻战云开,村落曾经蹂躏来。
此日恬熙风物好,酒帘高挂曲溪隈。
兰之清:(1780-?)邛崃油榨乡兰家湾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恩科举人兰玉第四子,嘉庆十五年(1810年),当 兰之清又中庚午科举人时人们庆贺,称 兰玉和兰之清为“父子举人”。嘉庆三年(1798)冬,兰之清与一帮文友在游马湖庙时,闻听文友批露清初发生在马湖地方的一场大战史实后,愤然在马湖庙的白壁上题写此诗。
诗题
马湖营:汉唐以来的兵营。三国蜀汉时期属于古越巂郡的马湖县(今四川雷波县)域;唐代为西川节度使驻邛州阅兵之处;元代属建昌(今西昌)兵备道;明清属上川南道;民国至1957年称马湖乡;1958年称马湖公社;1981年复称马湖乡;2020年前后并入水口乡。
1982版《邛崃县地名录.马湖公社概况》83p:“马湖公社位于邛崃县城之西……据县志(民国十年版)记载:马湖营频河,四路往来要道,场市不知设于何年,地名由来久远。其地形险要,乃兵家战略要地。自汉唐以来,为了防御外来干扰,曾于此设立兵营,称:马湖营。沿袭至今。解放前后均叫马湖乡,1958年改称马湖公社。”
民国《邛崃县志》131p〈马湖平安桥碑记〉摘要:“郡人宁缃撰碑记,为述火井江源流,并马湖营名义……马湖者,古赿西郡之废县,元时与建昌(今西昌)同称路者也。(古马湖县)有马湖水受台登之孙水,通僰道(宜宾古称)入(长)江。
唐时西川节度使驻邛州阅兵,凡西南防边诸营,皆调集于邛州,故建昌(指梁机房以西的建昌营坝)、马湖,皆有营地……南宋以后名称沿唐旧。
昔,司马相如桥孙水(在凉山喜德县),以通西南大道,史册美而称之……至于马湖营之名称,及石桥之所以始,并其所以成,不可不记焉。建始庚戌(1910)、成于辛亥(1911)、记于癸丑(1913)。”
马湖县:三国蜀汉置,属越巂郡。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黄琅镇。《水经.若水注》:“绳水又径越巂郡之马湖县,谓之马湖江。”西晋初废。
台登: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下设15县。以邛人聚居区设台登县,即今冕宁县泸沽镇、复兴镇及喜德县北部地区。治地台登城,居孙水东。
孙水:在今凉山喜德县。
诗
何年兵驻战云开,村落曾经蹂躏来:【大意】不知清初的哪一年,邛崃马湖营地方发生过一场官军与张献忠部的战斗,村民遭受暴力欺压、侮辱和侵害。
〔历史背景〕
清顺治元年(1644年)冬月15日,张献忠攻陷邛州后四处搜山攻寨,对藏匿崖洞的百姓以火熏之,杀人无数。顺治3年(1646),张献忠养子刘文秀又到邛州,屠杀遗民万余家,杀僧道千余人。当时驻扎马湖营的马、胡两位千总,率兵与刘文秀部在马湖地方展开了一场血战。两千官兵全部战死在马湖两岸,当地许多百姓也被无辜屠杀。
—引自祖籍油榨兰家湾的兰华荣之《油榨出了父子举人》文,其中“两千官兵全部战死”值得商榷。
按
千总:为古代较低级别的武官职称,负责士兵的管理和调度。清代千总为正六品武官,把总为七品武官。千总带兵人数大致500~1000人。实际不会超过五百人。
何年:不能确定是哪一年,指当年。
兵驻:驻扎军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虞传》:“加胜败难保,不如驻兵,以武临之。”
战云:比喻战争。
蹂躏:遭到战争的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此日恬熙风物好,酒帘高挂曲溪隈:【大意】如今天下太平,马湖人安居乐业,水湾处一家酒店都开业了。
恬熙:安乐。
风物:风景和地方特色的产品。也喻义社会秩序安稳。
酒帘:酒店的幌子,用彩色的布,缀在竿头,以招徕顾客。
曲溪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